深仨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航母10,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深仨品,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航母10

1988年3月1日凌晨四点,南海某军港笼罩在咸湿的海雾中,探照灯的光柱像一柄柄银剑刺破夜幕。辽宁号核动力航母的甲板上,水兵们正在做最后的出航准备,橡胶靴底与防滑纹钢板摩擦发出特有的"吱嘎"声。炊事班长老王扛着一筐刚蒸好的馒头从厨房钻出来,白茫茫的热气从他肩头腾起,在零下五度的寒风中瞬间凝结成细小的水珠,挂在他花白的鬓角上像撒了层糖霜。他粗糙的手指被蒸笼烫得发红,却浑不在意地哼着《军港之夜》的小调,把馒头一个个塞进保温箱里,每个动作都带着老水手特有的节奏感。</p>

"老班长,今天馒头咋这么白?跟棉花团似的。"年轻水兵小李凑过来问道,鼻尖上还沾着检修发动机时蹭到的机油,在灯光下泛着蓝黑色的光泽。老王神秘地眨眨左眼——那是他年轻时在渔船上被缆绳打伤后留下的毛病:"加了奶粉,远航特供!首长特批的。"说着从兜里掏出个手工缝制的小布袋,布面上还绣着朵歪歪扭扭的牡丹花,"这是老家寄来的和田大枣,待会熬粥用,补气血。"布袋的针脚粗细不均,明显是老人颤抖的手一针一线缝出来的。</p>

随着朝阳升起,辽宁号在六艘舰艇的护卫下缓缓驶离军港,核动力装置输出的澎湃动力让舰尾泛起珍珠串般的细密气泡。舰队参谋长站在舰桥上,双手撑在海图桌边缘,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海图上的航线用红铅笔特意绕了个弯,正好经过1894年甲午海战的战场坐标——北纬39度、东经123度。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前口袋里的鎏金怀表,那是爷爷留下的老物件,表盖里嵌着张泛黄的照片,是北洋水师致远舰全体官兵的合影,照片边缘已经磨损得起了毛边。</p>

"航向075,航速18节。"舵手重复着指令,山东口音在密闭的舰桥内显得格外浑厚。这个胶东汉子右臂上纹着个简陋的锚形图案,是二十年前在荣成渔船上当水手时刻的,靛青色的纹身已经有些晕染。此刻他手背上的青筋像蚯蚓般凸起,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老旧舵轮上的防滑纹在他掌心留下深红色的压痕,仿佛要把这辈子的谨慎都灌注在这直径不到半米的圆盘上。</p>

上午十点十五分,舰队进入宫古海峡。阳光穿透云层在海面上洒下碎金般的光斑,浪尖上跳跃着细小的彩虹。信号兵小张突然喊道:"左舷30度发现倭国护卫舰!距离约15链!"他年轻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变调。舰桥里顿时忙碌起来,作战参谋们的皮鞋在地板上敲出密集的鼓点。副舰长老刘举起62式望远镜,黄铜镜筒上的磨损痕迹记录着它见证过的所有风云。那艘白色涂装的"朝雾"级护卫舰正在远处游弋,桅杆上的oPs-14雷达天线像只警惕的蜻蜓复眼般急速旋转。</p>

"要规避吗?保持无线电静默?"年轻的作战参谋小声问道,钢笔在记事本上无意识地画着问号。老刘嘴角扬起,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犬齿:"按原计划,保持航向航速。"他转身对通讯兵说:"给各舰发灯光信号,全体注意——整理着装!"这个出乎意料的命令让众人愣了下,随即会意地笑起来——这是要让倭国海上自卫队看清楚夏国海军的精神面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咸阳宫阙三万里

墨香犹在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万芊芊

疯批黑莲花:顶级财阀大小姐回归

向日小葵花

重生80,我靠懂兽语征服绝嗣京少

棠舟

高武:表白99次,我升到满级

排骨年糕

重生98年,获得一元秒杀系统

飞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