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仨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5章 文化输出,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深仨品,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文化输出

1995年1月3日清晨,四九城琉璃厂的荣宝斋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排起长队。七十岁的琴师张老爷子裹着军大衣,跺着脚呵白气,怀里紧紧抱着个紫檀木匣子。"老张头,你这把年纪还来抢书?"后面有人打趣。老爷子神秘地拍拍木匣:"我带着光绪年间的《弦索备考》原本,就等着对照新出的校勘本呢!"突然队伍骚动起来——店员正在拆卸门板,玻璃橱窗里露出堆成小山的《夏国古乐谱大全》,烫金书脊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中央音乐学院的琴房里,琵琶专业的苏雅正对着新教材发愁。2月15日这天,她反复比对着《月儿高》的两个版本:"奇怪,新刊印的工尺谱里这个'撞'的指法,跟老师教的不一样..."突然琴房的门被推开,白发苍苍的民乐系主任颤巍巍递过本发黄的手抄本:"傻丫头,看看这个!"苏雅翻开扉页,赫然是1953年刘天华先生的亲笔批注——原来新版本复原的正是民国时期险些失传的浙派技法。

三月春雨中的杭州艺校舞蹈楼彻夜通明。编导系学生林小曼蹲在地上,正用红笔在刚拿到的《唐宋舞谱辑佚》上写写画画。"这里'双拂袖'接'回身转'..."她突然扔掉笔,扯过录音机按下播放键。当合成器模拟的编钟声响起时,她的身体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般舞动起来。路过教室的老校长驻足窗外,恍惚看见壁画上的飞天活了——那个梳着马尾辫的姑娘,竟把敦煌壁画里的"s"形三道弯,完美融入了电子乐的节奏里。

六月的央视演播厅里,《国风新韵》节目组正在做最后调试。6月18日直播前两小时,音响师老周突然发现调音台出了问题。"把均衡器。"这不可能..."老人颤抖的手指抚过蛇皮纹路,"这批蟒皮应该是当年高卢鸡租界最后那批库存..."

在首尔景福宫的露天舞台上,兔子南棒子联合舞团正在排练《长恨歌》。5月20日彩排时,南棒子国领舞金敏喜的裙角突然勾住了舞台边缘的装饰钉。撕裂声中,露出衬里上绣着的"苏州织造"四个小字。"没关系,"夏国舞者轻声安慰,"这是按照杨贵妃时期'破裙百褶'的工艺复制的,本来就是..."她的话戛然而止,因为金敏喜从裂缝中抽出了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汉文写着"天宝七年上巳节赐安禄山"。

最意外的文化碰撞发生在莫斯科大剧院。当夏国舞蹈家表演完《胡旋舞》后,俄罗斯文化部长突然激动地冲上台,指着舞者脚上的绣花鞋:"这个针脚!"随团翻译这才明白,部长家族珍藏的沙俄时期地毯上,就有完全相同的纹样——那是19世纪从恰克图口岸换来的夏国丝绸上的图案。,正是1956年全国民间文艺汇演的纪念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咸阳宫阙三万里

墨香犹在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万芊芊

疯批黑莲花:顶级财阀大小姐回归

向日小葵花

重生80,我靠懂兽语征服绝嗣京少

棠舟

高武:表白99次,我升到满级

排骨年糕

重生98年,获得一元秒杀系统

飞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