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犹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 章 天下扬名,咸阳宫阙三万里,墨香犹在,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下扬名
格物轩内,方铭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每一个弟子的耳畔。</p>
"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墨家善工巧,农家精耕植,医家通药理,儒家明礼义——这本就是各家之特点。"</p>
他走到窗边,推开木窗,雨后清新的空气涌入堂内。远处桑海城的炊烟袅袅升起,隐约可见农人在田间劳作的身影。</p>
"农家弟子,研究出更高产的种子,让百姓多收一斗粮,这便是本分。"</p>
"医家弟子,精研医术,治病救人,这便是本分。”</p>
墨家机关术,本可用于改良农具、修建水利。"</p>
张良的折扇停在半空:"方先生似乎对各派都很熟悉?"</p>
"因为这是他们该做的事。"方铭迎上张良探究的目光,"就像儒家——"他忽然转向众弟子,"你们读圣贤书,明是非理,这本是为了教化世人。可若只知空谈仁义,却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这算尽到本分了吗?"</p>
最年长的弟子面色涨红:"方先生,我等苦读诗书,不正是为了......"</p>
"为了什么?"方铭打断道,"为了将来做官享受俸禄,还是什么?”</p>
方铭声音逐渐变大:“在我看来,诸子百家最崇高的追求,应该是:</p>
为天地立心,</p>
为生民立命,</p>
为往圣继绝学,</p>
为万世开太平。"</p>
刹那间,整个厅堂如沸水炸开!</p>
"轰——"</p>
竹简坠地声、案几碰撞声、弟子们的惊呼声混作一团。最前排的伏念几人猛地站起,浑身颤抖:"这、这话......"伏念的眼中竟泛起泪光,"这是圣人之言啊!"</p>
公孙子明手中的笔"啪嗒"掉在绢帛上,墨汁晕开一大片。他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盯着方铭:"这四句......出自何典?"</p>
方铭负手而立:"典出何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目光扫过每一张震撼的面孔,"这难道不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追求吗?"</p>
张良的折扇"咔"地折断了一根扇骨。这位素来从容的谋士此刻竟失了风度,快步上前抓住方铭的衣袖:"方先生,这四句......"他的声音罕见地发抖,"可否赐予墨宝?"</p>
惊鲵的剑"锵"地出鞘半寸,不是为警戒,而是因震撼过度失了分寸。</p>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那些素来眼高于顶的儒家弟子,此刻竟有不少人跪坐席上,对着方铭行弟子礼!”。</p>
伏念的双手微微颤抖,素来沉稳的儒家掌门此刻竟失了方寸。他深吸一口气,忽然整肃衣冠,对着方铭深深一揖——</p>
"方先生此言,当为天下师。"</p>
这一拜,重若千钧。</p>
颜路紧随其后,温润如玉的面容罕见地浮现激动之色。他解下腰间佩戴多年的玉珏,双手奉上:"此物随我二十余载,今日赠予先生。愿天下学子,皆能铭记先生教诲。"</p>
玉珏在阳光下泛着清辉,上面刻着"克己复礼"四字——正是颜路毕生坚守的信条。</p>
张良折断的折扇"啪"地落地。他凝视方铭良久,忽然笑道:"良游历天下多载,今日方知何为'圣贤之言'。"</p>
白衣谋士俯身拾起断扇,将刻着"运筹帷幄"的那半截递给方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