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子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5章 愿者上钩,冒姓琅琊,东周公子南,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愿者上钩

“那王爷,我先回家等席面了。”</p>

“你等等!”巴东王没好气地叫住王扬,然后吩咐侍从道:“书。”</p>

侍从捧书而至,巴东王拿到手中,随意翻着,问道:“南蛮统考,你写的?”</p>

王扬一听便知,这是小登听说他下了狱,所以提前放书,以增加他在巴东王面前的筹码。</p>

下个月就到丝绸交货的时候了,巴东王搞不好会灭口,所以现在可不能韬光养晦,而应该展现价值。这也是王扬不避讳在巴东王眼皮底下算计长史、展示智谋和声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展示也要有度,明牌暗牌,各有作用,或藏或显,存乎一心而已。</p>

王扬道:“是我写的。”</p>

巴东王看着王扬,目光审视:“你还懂蛮学?真是深藏不露啊......”</p>

“王爷过奖了。我也是略懂而已。”</p>

按照萧宝月的设计,在这里王扬便要主动抛出诱饵。但王扬给否了,不仅否了,还把萧宝月的原定话术,大刀阔斧地修改了一番。</p>

“略懂就写成书了?”</p>

王扬一笑:“写书不难,写好书才难。”</p>

巴东王盯着王扬:“那你这书写得如何?”</p>

王扬顿了顿,说道:“还不错。”</p>

“哈哈哈哈!王扬,你小子有意思!对本王的脾气!你二十岁时就在本王军府起家,南中郎板行参军这个位置,本王给你留着。”</p>

这个是之前两人的约定,但那时巴东王未必有多少诚意,说不定还存了灭口的想法,所以很可能没想过履约。现在旧事重提,倒多了几分真诚。</p>

“多谢王爷!那王爷,我这就告辞了。”王扬再次流露出要走的意思。</p>

“你急什么!”</p>

“一会儿香雪楼的席面到了,我回去晚了这口感......”</p>

巴东王白了王扬一眼:“你瞧你那点出息!区区万钱下箸肴而已......”</p>

王扬立即道:“那王爷明天再——”</p>

巴东王深知王扬顺杆爬的本领,马上打断道:</p>

“之颜啊,现在南蛮校尉府都裁撤了,你研究蛮学做什么?”</p>

对嘛。根本上不需主动抛饵,巴东王做贼心虚,岂能不问?</p>

王扬道:“朝廷有可能在荆州开蛮路贸易,我叔父要我跟着谋划一下,所以——”</p>

巴东王脸色一变,立即问:</p>

“朝廷要开蛮路?什么时候的事?本王怎么不知道?”</p>

“没有没有,只是几个人小范围的草议,尚未形成决策。最后是否上报,是否实施,都是未知数。”</p>

巴东王神色不定:</p>

“此议不妥当吧。蛮子粗野凶暴,岂能通商?这不是资敌吗?”</p>

王扬没有详细解释,只是简单道:</p>

“想要打入蛮人内部,一以兵,一以利,既然不便动兵,那就用利。以利导之,以利驯之,以利化之,说不定能收奇效。”</p>

“这是你叔父的主意吗?”</p>

“是。”</p>

“哪个叔父?王散骑吗?”</p>

“是。”</p>

萧宝月让王扬尽管往王揖身上推,她有办法能圆谎。王扬虽猜到了几分,但尚不能百分百确定。不过小登既然前后设计得这么清楚,那自然是有准备的。</p>

巴东王把玩着刀鞘,状似随意地问道:</p>

“这个草议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p>

王扬故意迟疑了一下,语气为难:</p>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p>

巴东王皱眉:</p>

“怎么?和本王还藏着掖着?怕本王泄密啊?”</p>

王扬推脱道:</p>

“王爷言重了,此事也没什么可保密的。只是事还没成,各种细节尚在商讨之中,我便是说了,也未必作得准。不如等敲定之后,再向王爷禀报。”</p>

巴东王耐住性子道:</p>

“不用作准,就是闲聊,最近柳憕被劫的事搅得本王心烦,也在想治蛮的办法,刚才听你说通商,觉得有点意思,所以有些好奇,你尽管说,不用顾忌。”</p>

王扬便把之前和萧宝月说过的治蛮方略,捡了几条扩展开来讲,多思路而少实际,主要是渲染通商这个理念,一番话说得煞有介事,体系严密,彷佛已然?经过了重重讨论,听得巴东王一愣一愣的。</p>

“......其实整个过程我不是了解得很详细,叔父虽然常和我探讨蛮事,但谈得都是具体问题,不及其他。所以我也不知道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不过叔父已经最后圈定了三处蛮部,让我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哪一部合适作为试行之所,我想既然已经论及试行,那大概是准备得差不多了。”</p>

“嗯......本王早听说令叔通于蛮事,今日听你所言,果真是名不虚传!尤其是考虑周全,先选试行之地,这个好!行不行先试试看,就算出了问题,范围也小,好补救。”</p>

王爷,你这话套得不高明啊......</p>

“王爷谬赞,叔父常说,治蛮不可一蹴而就,须要步步为营。”</p>

“说得好!步步为营!本王治荆,深知蛮人脾性。若是没有万全的准备,贸然行事,很容易出乱子的。”</p>

王扬见巴东王绷着一脸“快问我”的表情,心中暗笑,嘴上简单答道:</p>

“王爷所言极是。”</p>

巴东王见王扬不问,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道:“那令叔选的是哪三个蛮部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葫芦树人

九阳天帝

shelley

陆总眼红失控,说好的高不可攀呢

墨香轻语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将相皆俯首

南芝

仕途巅峰:从乡镇开始

梦醒挑灯看剑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指尖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