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子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6章 密谋,冒姓琅琊,东周公子南,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说交易在即,我们的货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想来那边也是如此。要是突然终止交易,我们的锦缎丝绸不愁销路,可蛮人屯的那些兵甲卖给谁?他们又岂能干休?说不定心生怨恨,酿出祸事。</p>

另外各部私兵已经扩充完成了,现在就等这批器仗,之前话都放了,要是不能到位,难免动摇军心。如今朝局复杂,形势瞬息万变,兵器早到一日是一日,说句犯忌讳的话,就是台使此来,真的意在荆州......”</p>

刘超之微微一顿,目露精光:“那买回这批甲兵,就更有必要了!”</p>

郭文远黑着脸,强调道:</p>

“交易不是取消,而是暂缓!等台使走了之后,交易还可继续!</p>

刚才冯将军比喻不当!狗一叫,自然不能不种庄稼了,但如果狗冲着人龇牙咧嘴地叫,难道不应该先确保狗不会咬人,然后再继续种庄稼吗!</p>

难不成为了种庄稼,连命都不要了?</p>

诸位不要忘了,台使来荆,除了出使蛮部,还要查问!</p>

虽然可能是做做样子,但万一呢?万一查出点什么怎么办?</p>

兵器虽重,却重不过大局!</p>

若因小失大,急功近利,一旦有所差池,悔之晚矣!</p>

并且刘将军有一句话我没听懂。</p>

什么叫‘如果台使此来真的意在荆州......那买这批兵器就更有必要了’?</p>

将军这是要做什么?</p>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p>

如今兵甲未足,钱粮未充,民心未附,士心未收,岂是快意之时?”</p>

刘超之冷睨郭文远道:</p>

“你的意思是,若台使真地查到什么,围府问罪,你要让王爷束手就擒?”</p>

冯全祖在一旁帮腔:</p>

“是啊!要是人家欺负上门了,你还待时而动?</p>

收捕的刀都架脖子上了,你还会念什么藏屁于身的酸文?”</p>

郭文远怒道:</p>

“两位将军何必曲解我的话!我的意思是,准备不足,不能轻举妄动!”</p>

冯全祖哼了一声:</p>

“准备准备,准备到啥时候是个头?</p>

该下手就得下手!</p>

咱小时候割麦子,镰刀磨一磨,差不多就行,然后赶紧下地去割!</p>

不然等下雨倒了杆,更难割!</p>

还把麦子给泡了!要非得磨得跟镜子似的再下地,晚得屁的了。”</p>

刘超之附和说:</p>

“老冯话粗理不粗,凡事过犹不及,若一味求全,反倒误了大事。</p>

咱们现在兵甲虽未至十全,却也能一战;粮草虽未至充盈,也足以支撑数月,实在不行,还有常平仓的粮食!还可以再征粮!</p>

等这批兵甲到了,真要打,也够用了!</p>

我广牧军训练已毕,只听王爷一声令下,便可以率师东进!</p>

别的不说,不用一个月,打下郢州,手拿把攥!”</p>

冯全祖撸胳膊道:</p>

“咱老冯也是!台军(禁军)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甲好刀快吗?只要咱兵甲足,让他们来荆州,和咱江安军碰碰!干不死他们!”</p>

郭文远知道冯刘两将在交通蛮部上获利巨大,每次交易他们私人都能捞不少好处,尤其刘超之,借着交易之机贩货至蛮,捞得是盆满钵满,连军中也多有夹带!他手下一个校尉居然都在福同里买了新宅!若台使从他的广牧军入手查起,那还不一查一个准?这也是郭文远要求立即切断蛮路、终止交易的一个原因。</p>

但郭文远不能将此事掀出来,他明白,如果自己这么干了,那自己就真成傻子了!</p>

巴东王绝对不会问罪两人!尤其在这种时刻,恐怕连惩罚都不会有。</p>

最多也就是斥责一番,轻拿轻放,可自己就与两将结了大仇,说不定就此埋下亡身的祸患。所以他只能就事论事,不敢指明两将力主交易,乃由私心。</p>

其实也不用郭文远说,巴东王早就知道两员大将借蛮路谋利,两将也很知趣,每回交易,都多有上贡,巴东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行事一向如此,手下贪点财没什么,只要做得不太过分,他就不怎么放在心上,只要不坑他的钱就好。</p>

郭文远此时见冯、刘两人一唱一和地表忠心,心中虽气,却不敢再争。但陶睿是荆州议曹从事史,论官阶比冯、刘高,论身份他是寻阳陶氏,此时虽然衰落,搭不上正经士族的“牛后”,但再衰落,也是寒门中的“鸡首”,不怕得罪两人,站起身,沉声道:</p>

“昔者,樊哙阿吕后言:‘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说‘樊哙可斩’!今天刘、冯唱大言,下官以为,与樊哙似!”</p>

两将瞬间炸了锅!</p>

“陶大人此言,莫非认为本将在面欺?”</p>

“咋的,陶大人还想让王爷杀了咱!”</p>

“......”</p>

“好了好了。都是自己人,不要做意气争。”巴东王打了个手势,止住争吵的几人,“现在本王问的是应该如何应对台使,其他的不必说那么远。”</p>

然后问孔长瑜道:</p>

“孔先生的意见呢?”</p>

孔长瑜主意早定,站起道:</p>

“下官以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能因噎废食,耽误戎事。甲兵乃荆州中陶家的门中参与密谋的,都是在当时社会运作逻辑中的不得意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葫芦树人

九阳天帝

shelley

陆总眼红失控,说好的高不可攀呢

墨香轻语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将相皆俯首

南芝

仕途巅峰:从乡镇开始

梦醒挑灯看剑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指尖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