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射程翻5倍的PL-4,总工麻了
葫芦树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03射程翻5倍的PL-4,总工麻了,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葫芦树人,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003射程翻5倍的PL-4,总工麻了
刘威铭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p>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穿破背心造歼十”、“搞核弹的卖冰糕发工资”……</p>
曾经不相信的“网络谣言”此刻具象化了。</p>
刘威铭知道,改革开放后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p>
大量高精尖端军工项目下马。</p>
从百吨级大飞机运-10到远程战略轰炸机轰-8;战略核潜艇到大型驱逐舰再到航母;从空空导弹到地空导弹再到东风-7……</p>
太多项目下马。</p>
全国军工系统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寒冬。</p>
虽然知道下马是国家的正确决策,也正因为大批顶级军工项目下马给经济基础建设腾出资金,让国家经济开始腾飞。后来经费充足,所有一切高精尖端项目又启动,从新中国成立的一穷二白到后来引领蓝星踏上星辰大海征途。</p>
可现在的惨状,是刘威铭没想到的。</p>
“厂里一年多没发工资,在上级停止拨款后,厂里干部职工把家里的钱全部捐出来搞研究……大家都要养家糊口……”</p>
王兴国的声音中,满是落寞与无奈。</p>
“赶紧的!我们的困境有突破口了!”</p>
“真的?”</p>
李志贤兴奋得跳了起来。</p>
顾不得茶叶蛋摊子,向这边冲来,对着赵秉璋迫不及待地问道。</p>
“赵总,快给我说说,怎么解决?”</p>
“这得问他啊。”</p>
赵秉璋指着刘威铭。</p>
“他?”</p>
李志贤扭头看向年轻的刘威铭,愣了。</p>
“这么年轻,能解决?”</p>
“达者为师。很多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一闪而过的灵光。”</p>
赵秉璋严肃地说道,“先回厂里再说。”</p>
几人冒着酷暑,很快到了厂技术部。</p>
技术部一个人都没有,却收拾得非常整洁。</p>
“喏,用扇子扇一下,厂里欠供电局电费,已经停电半年了……”</p>
王兴国一脸歉意地把一把跟济公手里蒲扇差不多的扇子递给刘威铭。</p>
抬头看看天花板上一动不动的吊扇,刘威铭默默叹了口气。</p>
把已经湿透的的确良白衬衫脱下来,就穿着同样湿透的蓝色背心。</p>
摇晃两下,蒲扇带来的微弱风,让穿着湿透背心的刘威铭感觉到了一丝凉意。</p>
“王厂长,赶紧去给刘威铭同志泡茶!别忘了用你抽屉里的好茶!”</p>
顾不得满身大汗,赵秉璋催促着刘威铭。</p>
“赶紧说说具体方案……”</p>
李志贤一满脸怀疑地看着刘威铭。</p>
他不相信刘威铭。</p>
619、612、331等国内空空导弹实力最强的单位都没解决的问题,他能解决?</p>
接连猛扇好几下的刘威铭感觉到舒坦多了。</p>
面对李志贤充满质疑的眼神,他并不生气。</p>
对方是怕自己在他们绝望时给希望,又无法实现。</p>
“在半主动雷达的导引头上,加装小型的3自由度陀螺仪提供惯性导引,让导弹在目标脱离战机雷达照射期间向着目标继续飞行……”</p>
落后的技术,网上各种资料一大堆。</p>
能用“专业技术”钓50万的半吊子军事发烧友,在这年头绝对算专家。</p>
“机械陀螺仪制造难度大,对计算机要求也高,而且对角位移、角速度等传感器要求也高……要装在PL-4上,小型化几乎难以实现!”</p>
李志贤直接提出了最关键的难度。</p>
专业的总体室副主任一听,就明白刘威铭提出来的方案是可行的。</p>
可难度太大。</p>
“内部控制电路设计成集成电路……陀螺仪先手工打造,目前我们需要拿出可行的方案重新获得上级资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