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育秧
墨染千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育秧,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墨染千书,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再表示只要季宴时伤好了一定离开,并且他的人沈家随便用,不收工钱。</p>
他本人还交租金,只求双方和平相处。</p>
沈清柯呢?则上来文人那骨子执拗劲儿,就是不松口,非让秦征他们三天之内消失。</p>
秦征被逼急了,脱口说了一句:“这山谷又不是你们沈家的!我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p>
只一句就把沈清柯气着了。</p>
秦征心虚,说完跑了。</p>
沈清棠脸色很平静,甚至还带着笑。</p>
赵煜吞了下口水,微不可见的后退一步,“秦征也是被逼急了!他不是那个意思。他也知道自己说的不对,要不然也不至于躲出去。”</p>
沈清棠笑,没提打架的事,只问赵煜,“秦征他真的是一个将军?打仗时也这样?如果是,我建议你们早点弃暗投明!”</p>
说罢转身离开。</p>
留下赵煜一脑子问号:沈姑娘什么意思?</p>
想了想,还是快步追上沈清棠解释:“秦征不是坏人,就是平时看着不靠谱,到正事上他能立得住顶的起。</p>
棠姑娘,我不是帮他说好话,但凡有其他办法,我们绝对不会来打扰你们。”</p>
沈清棠点头,“等秦征回来,跟他说一声,让他来找我。躲着有什么用?难道你们剩下的人不进谷了吗?”</p>
***</p>
秦征一连三天没回谷。</p>
最起码沈清棠见到他。</p>
沈清柯也被沈清棠劝回书局。</p>
他留在谷里图生闷气。</p>
当对手过于强大时,与其做无意义的挣扎,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p>
再说,沈屿之夫妇晚上要回谷,一楼铺子还需要人照看,需要他帮忙。</p>
至于沈屿之和李素问,还和以前一样,快乐地忙碌着。</p>
知足且幸福。</p>
其他人也一样忙碌。</p>
郑老伯天天领着季十七等人在地里转悠。</p>
不同的农作物是不同的种法。</p>
比如水稻。</p>
在北川水稻只能一年一熟,并且产量很低。</p>
种起来还相当麻烦。</p>
要先浸泡稻种。</p>
找一口大缸,把水稻种放进去,倒满水,盖起来,等种子发芽。</p>
一般两三天就够。</p>
这期间要先找一块方便进水和排水的地,在地里划出三尺宽的地垄弄的板板正正,像豆腐块一样。</p>
这块单独平整的小地块叫秧床,为的是培育稻苗。</p>
等种子发芽率达到八成后,把缸里的水倒掉,把湿漉漉的种子均匀撒在秧床上,然后用木板刮平。</p>
发芽的种子也不是干撒,要拌上碎麦秆或者谷皮。</p>
撒这些主要为了保暖用。</p>
最后撒上干粪肥再刮平。</p>
刮平后,用草苫子盖在秧床上。</p>
在现代,盖的是塑料布,育秧时间也会更早些。</p>
古代没有足够的保温措施,只能暖和一些才育种育苗。</p>
育苗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前前后后差不多得一个月。</p>
主要取决于对秧苗的管理、温度和湿度。</p>
等到初夏,光脚下水也不冷,就到了插秧的时候。</p>
把秧床上的秧苗贴着地皮铲下来。</p>
别小看这活,对技术要求很高。</p>
根上带的土不能太薄,薄了秧苗容易散。</p>
不能太厚,厚了不好掰开,也不方便托在手里。</p>
需要秧苗根上带一层薄土,既方便拿取,还不散。</p>
整个水稻从育秧到插秧足足一个多月。</p>
如今谷中其他农作物已经种的差不多,只差插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