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从监狱开始,从监狱结束!
奥尔良烤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 从监狱开始,从监狱结束!,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奥尔良烤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忱脸色涨红,“我马上就向太子殿下写奏疏!”
说罢他也不喝酒了,差人拿来纸笔便写了起来,等写完后再和陈雍喝酒,也是个真性情。
其实张忱并不知道,陈雍还有后手,他已经打算将修书这件事进行到底。
等图书馆收集到足够的书,他就上疏修着洪武大典!
非要用一次次的文教盛宴,把江南文人的骨头给打碎!
如果他们不跪,自己的经济学怎能推广出去呢?
胡惟庸府邸。
胡惟庸差人将太师椅搬到庭院里来,坐在上面,抬头看天。
颇有一点无语凝噎的滋味。
胡少爷天赐虽然好了一些,却还是有些痴呆,想要恢复估计得两个月时间。
而最让他伤心的,这次杀刘伯温,车马炮都亮出去,皇上也动了杀心,药方都开好了,结果又让陈雍搅了!
他...就连下了杀心的皇上都能劝回来,那张嘴到底怎么长的啊。
胡惟庸在宫里也有暗探,再加上朱元璋并未隐瞒消息,他也很快知道了原因。
洪武字典,匡正天下读音。
这是要在始皇帝统一全国之后再往前走一步。
以他的智慧当然能看出其中的好处,难怪皇上会动心。
字典...这东西比说文解字还要厉害啊。
之前,无论是户部栽赃还是其他的计谋,胡惟庸都是随手落子。
而这次,他终于感觉到了挫败。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边的情况下,依旧被刘伯温逃了出去。
哎~~
胡惟庸接连不断的叹息好几声:“管家,上奏中书省,老夫病了,要将养一段时间。”
“遵命!”
刘伯温听说胡相生病之后只是噗嗤一笑。
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他了。
朱标却大张旗鼓的去胡相府上看望了下,弄得胡相诚惶诚恐,赶紧回去上班。
他不上班不行啊!
老朱把东西都甩给了朱标,要是胡相也告假,朱标不得累死?
朱标算盘打的叮当响。
这一日,朱棣出门的时候忽然碰到一个和尚,胖乎乎的,最为醒目就是那双倒三角的眼镜。
“阿弥陀佛。”
“贫僧道衍,见过燕王殿下。”
朱棣看到比自己还黑的人,心中不由得很是高兴:“有事?”
道衍说道:“贫僧是给殿下送钱来着。”
“什么钱?”
“殿下不是奉命修着洪武字典吗?此乃文教一大盛事,贫僧乃鸡鸣寺戒律方丈,特意将鸡鸣寺中积蓄拿了出来赠予殿下。”
“总计三十万两!”
剩下的四十万留到陈雍那里保底。
朱棣很是高兴,这个和尚很有眼力价!
知道本王缺钱立刻就送过来了,看老三还怎么嘲讽我!
“多谢大师,你就在编纂队伍里面挂个名吧。”
“殿下,贫僧也可以参与进去,贫僧也既会江淮话,又会北方话。”
“哦?你不是苏州人吗?怎么会北方话呢?”
“贫僧曾经在邢台住过五年时间。”
“原来是这样,那你就作为本王特派,加入到编纂队伍中去。记住,一切听刘伯温的指挥,不要和刘伯温发生冲突,如有不同意见,先回来告诉本王,由本王决断!”
“明白吗?”
“贫僧明白。”
其实,道衍没有完全说出真相,他去邢台是去访问刘秉忠的故居了,也就是在那住了一段时间。
他自号,自己就是刘秉忠那类人物,不然上天不会赐给自己这样一双眼睛。
他不安分,要一步步的往上爬。
洪武八年,名垂青史的洪武字典编纂开始,朱元璋明发诏书,朱棣用一百个牌子亲自前去北方延请士绅,又听从刘伯温的话,不要请太多名士,否则很难操控。
洪武八年九月,字典编纂工作正式开始,第一天各地的士绅就打成了狗脑子,他们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家乡的读音匡正江淮话,要知道,这是要流传于后世的!
刘伯温带着道衍一个字一个字的确定读音,然后编纂到字典当中。
洪武八年十二月,大牢里的陈雍献上四角字码查询法,让字典的编纂工作进一步加快。
洪武九年五月,应天府改造工程完毕,历史上第一座公共图书馆面世,朱元璋亲自题字,天下学子民心归附。
洪武九年九月,道衍在编纂字典时发现鸡鸣寺内藏着的账册竟然和户部的对不上,几番锁拿之后得到真相,有人在暗中利用空印做假账,天下竟然有两个账本,其一是给朱元璋看的,其二是用来收税的。
许多隐户的数目被他们私吞,假使账目对不上,那就用空印抹掉。
朱元璋大怒,抓捕天下州府所有主印官,经过审讯,得知幕后主使乃是韩国公李善长。
原来李善长并不甘心退居二线,他看出朱元璋任用循吏的想法,利用空印拉拢这些循吏,而后利用国子监将循吏送上高位,以完成自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王者归来的壮举。
当年的陈雍,就是因为路过了存放空印账册的房间而被诬陷下狱的。
朱元璋大怒,将所有参与到空印中的主印官,循吏全部处死,共计两千余人。
又下令停止中都建造工程,彻底断绝李善长的政治前途,但因为他是淮西勋贵之首,并没有杀他。
洪武九年十月,陈雍出狱,前去挖掘大运河,朱元璋的用意是让他离开这个漩涡,以免伤及无辜。
洪武九年十一月,正当陈雍在下邳测量的时候,方孝孺来求救,说父亲方克勤卷入了空印案。
陈雍谋算,让他上奏撤销各行省!
朱元璋允许方克勤戴罪立功,任命为山东布政使,前去山东行省收回参政兵权。
方克勤清丈卫所土地,期间碰到无数次暗杀,最后在银行帮助下大获成功。
从即日起,行省正式取消,改为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三者共掌一省权利。
洪武十年冬,珈运河贯通。洪武字典修筑完成!
洪武十一年冬,通州到北平的通惠河贯通,陈雍治水大获成功。
燕王,晋王就藩。
通商银行开到北平和太原,实力再次增强。
洪武十二年,陈雍重返京师,以治水之功担任工部侍郎,很快转为户部侍郎,着手解除中书省的权利,期间和胡惟庸发生多次冲突。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鉴于各地统治已经完全稳固,以胡惟庸谋反为借口发动胡惟庸案。
此次,朝堂上的胡惟庸一党,淮西勋贵,各地士绅依附胡惟庸的人从上到下被杀的干干净净,共计一万九千余人,并宣布废丞相和中书省,不再设置。
洪武十四年,山西布政使挪借府库借给银行谋求利息的贪污行为被御史告发,山西通商银行遭到重创,陈雍前去处理后续事宜,利用张家口开市的机会重组通商银行,同时着手用金融控制蒙古草原。
洪武十五年,通商银行南下浙江,剿灭倭寇,出海远航,银行和海关的联合让他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钱财。
洪武十六年,有感于市场已经成熟,陈雍上位中央银行行长,推行废两改元制度,将全国各地的银两统一以通商银行应天总行的市价为准兑换成新出的银元,改革一出,天下钱币归于统一,大明经济再次迸发。
洪武十七年,徐达北征,攻破北元王庭,俘虏北元皇帝,陈雍兼任理藩院尚书,实行都护府制度。
将整个草原分割成卫所和都护府。
不准人跨界动兵,再利用市场改变他们逐水草而居的习惯,彻底征服了蒙古草原。
洪武十九年,陈雍担任吏部尚书,着手刷清吏治。
洪武二十年,天下清丈田亩,明朝大势已成。
洪武二十二年,世界银行成立,通商银行向海外迈出一步。
这个世界的明朝,更加精彩。
(全书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