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带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1章 夜请大人辩星辰,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三湘带水,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即,他又忙不迭打躬作揖:“卑职拜见指挥使!”
旎啸但将下颌轻点,神色淡然如古井无波。
那骆思恭却是面色冷若玄冰,双眸似寒潭深邃,阴沉沉地立在一旁,周身似有寒意萦绕。
倒是那钦天监来人,正是监正洪言山。
此人年逾花甲,须发皆白,然精神矍铄,气度不凡。虽官居正六品,却无半分卑微之态。
只见他稳步上前,双手抱拳,微微欠身,朗声道:“下官洪言山,见过二位大人。”
旎啸微微颔首,以示回应,旋即抬手一指头顶,“洪大人,且看这头顶星辰,独缺一轮明月,其余景象,与那外面夜空,倒也相差无几。”
洪言山见说,缓缓抬头,仔细端详片刻,复又抱拳施礼,恭声道:“禀太子辅卫,虽说乍看之下,此间星辰与外界相关无几,然星无强弱之分,恰似夜中萤火,唯远近有别,并无大小、亮暗之异。
“且这头顶星辰,虽隐隐有移动之象,却并非依那外面夜空星辰日月运行之轨迹而动。”
旎啸闻得此言,心中一动,复又仰首凝望,果如洪言山所言。
低下头,他又见那台上浮石,不时微微颤动,似有灵性一般。
收回目光,他手指那台子,问道:“洪大人,你且看这台子上的浮石,摇曳不定,莫不是与那头顶星辰暗合,又或与外界真正夜空有所关联?”
洪言山闻言,只将双手一拱,并不答话,径自缓步至那台子之前,双目微阖,细细观瞧,时而又抬首望向那浩瀚星空,似在参悟其中玄机。
此时,旎啸目光一转,落在那工部右侍郎汪邢身上,朗声道:“汪大人,还望你细察这台子并浮石之状,为何能悬空而浮?其中可有何玄妙讲究?再者,这台子与浮石,你可否查得分明?”
那汪邢听得,忙不迭地连连躬身,“是,辅卫大人!卑职这便细细端详,详加查探,待查明缘由,再向大人细细禀报。”
旎啸但将下颌轻点,神色自若,而后也不理会洪言山与汪邢二人,只独自于举目四望,四处观瞧起来。
过了一会儿,只见那洪言山与汪邢,二人行至旎啸身前,恭恭敬敬地双手抱拳,躬身施礼。
洪言山这才开口说道:“禀太子辅卫,下官与汪大人细细观瞧那浮石之态,又结合头顶星辰之光华,若推断无误,那浮石尖头所指之处,恰是太液池的某一方位。”
旎啸闻听此言,双眸陡然一亮。
原来,他唤来工部与钦天监众人,正是欲证实心中猜想。
他并未言语,只是移步踱至骆思恭身前,目光交汇之间,递了个眼色。
骆思恭会意,当即吩咐身旁几名锦衣卫,将那京城地图徐徐展开。
说起这太液池,原是明太宗——既嘉靖帝改庙号的成祖朱棣。
当时,朱棣新掘南海,使得太液池水面南延,直抵长安街畔,自此构成北、中、南三海之布局,又筑人工岛“南台”,世人皆唤作瀛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