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付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落山坡大捷后的营帐议事,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一笑付苍穹,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们无缘无故侵犯我国土、残害我百姓,

既然敢踏入我们的疆土,就得有来无回,做好埋骨于此的觉悟。”

“哈哈哈,还是王兄深明大义,气魄非凡!”

小侯爷不禁赞叹,

“那就全指望王兄多费神,尽快想出个绝妙的计策,咱们争取早日夺回雁门关。”

“好,我定当竭尽全力。

这几日我也一直在琢磨此事,只是想要谋划出一个万无一失的良策,确实还需要一些时间。”

王铭微微皱眉,认真地说道。

“哎,时间呐……”

小侯爷忍不住重重叹了口气。

“小侯爷为何如此唉声叹气?”

王铭一脸疑惑地问道。

“王兄有所不知啊,”

小侯爷满脸忧虑,缓缓说道,

“大将军在此地已然僵持两个月了。

且不说粮草储备能否再支撑两个月,单说朝廷那边,皇帝陛下已然焦急万分。

从京城传来消息,陛下每隔几日便要询问战事进展。

如今,所有的压力都沉甸甸地压在大将军一人身上,

若是短期内无法收复雁门关,大将军必定会被皇上怪罪。”

“哦?竟有这等事?”

王铭微微一惊,脸上浮现出凝重之色。

“是啊,大将军如今压力山大。

所以我一心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尽快帮大将军夺回雁门关。

王兄,你可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小侯爷目光灼灼,恳切地看着汪明。

“好,放心吧,小侯爷。

虽说我等不能像武将那样上阵杀敌,但出谋划策还是不在话下。

我回去之后,便全身心投入,针对雁门关的局势,制定一份详尽的计划。

小侯爷,还请给我一些时间。”

王铭神色坚定,郑重地承诺道。

“好!有王兄这句话,别说几日,多久我都等。

我这就去和大将军沟通,紧密配合,

咱们齐心协力,务必夺回雁门关!

王兄,到时候你必定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

此次落山坡之战,你便已经功勋卓着……”

“哎,小侯爷,莫提莫提,咱们还是先去吃饭吧!”

“啊?!好,吃饭去,一起去!”

“哈哈,同去,同去.........”

中军大帐内,

气氛严肃而凝重。

大将军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冷峻,

目光如炬地扫过站在面前的前后左右四位将军。

帐外,烈日高悬,

炽热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明亮却又带着几分燥热的光线。

偶尔有微风吹过,帐帘轻轻晃动,

发出细微的声响,却丝毫未能打破这紧张的氛围。

大将军缓缓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帐中来回踱步,

片刻后,

他停下脚步,声音坚定且洪亮地说道:

“诸位将军,如今鞑子虽在落山坡遭我重创,

但在周边据点仍留有残余势力。

这些据点犹如毒瘤,不拔除必将后患无穷。

现命你们,各自带领本部人马,分别对这些据点展开清理拔除行动。

同时,战场的打理工作也至关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

说到此处,

大将军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此次乃是几万人规模的大战,战场狼藉一片,绝非短时间能够清理完毕。

当下天气酷热难耐,尸体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疫病,危及我军将士。

所以,务必将所有尸体进行深埋或者焚烧,确保万无一失。”

他转过身,指向一旁的地图,继续说道:

“战场上遗留的各类物资,如甲胄、箭矢、粮草、马匹以及马车器具等,皆需统一捡拾分类。

甲胄和器具,能修复的尽快修复,以备后续使用;

实在无法修复的,该整修就整修,若实在无修复价值,便果断销毁。

还有那些受伤无法再骑乘的马匹,送到后勤伙夫处宰杀,给将士们改善伙食,补充体力。

这些工作千头万绪,繁琐复杂,

却关乎着我军的后续战力,诸位务必认真对待,不可有丝毫懈怠!”

前,后,左,右,四位将军和其他将校均都齐声应道:“是,大将军,末将领命!”

声音响彻大帐,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待众位将军领命离去后,大将军与洪英缓缓走出营帐。

此时,烈日当空,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照得人睁不开眼。

大将军抬手遮挡阳光,举目远眺,

目光紧紧锁定在远方的雁门关上。

那高大的关隘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冷峻的气息,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

大将军凝视着雁门关,

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对胜利的渴望,又有对责任的担当。

他心中暗自思忖:

“这一次,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夺回雁门关。

如今周边鞑子据点的清剿行动已然展开,

用不了多久,雁门关外便能肃清鞑子。

届时,我便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全力对付关内之敌。”

回想起开战之初,

雁门关和落山坡的鞑子兵力总和达十万之众,与己方兵力不相上下。

然而,经过此次激烈交锋,雁门关内的鞑子兵力锐减,如今已不足七万。

而己方加上小侯爷的兵马,仍保有近十万之数。

兵力上的优势,让大将军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但在大将军心中,这份底气的真正来源,其实是王铭。

王铭,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农官,一介文人。

现在虽已升任黄州巡察御史,

可终究还是一名年轻学子,

此前从未有过行军打仗的经历。

此前,大将军听闻王铭在治理民生方面颇有建树,能力出众,口碑极佳。

可他万万没想到,王铭在军事指挥上竟也如此天赋异禀,

所制定的计策环环相扣、精妙绝伦,每每让人拍案叫绝。

大将军不禁感叹道:

“真是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他转头看向洪英,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

“洪英啊,像王铭这样的人才,实乃我军之幸。

咱们必须予以充分尊重,善加运用。

只要能借助他的智慧,以最小的损失夺回雁门关,即便将头功让与他又何妨?

咱们的目的,是要把这群肆意屠杀我大华百姓的狗鞑子,

一个不留地全部埋葬在大华的土地上,为那些枉死的百姓报仇雪恨!”

洪英点头称是,和声应道:

“将军所言极是。

王县伯的智谋确实令人钦佩,有他相助,夺回雁门关指日可待。”

大将军微微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雁门关,

紧握双拳,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军神出狱

梭罗果

原神,长枪依旧

八千里云海

领证才知道已婚,老婆是女魔头

DZ君

佣兵与冒险家

袁榛的鱼呀

龙魂传

几枝相思

傻子,嫂子漂亮吗

无骨凤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