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0章 以圣人昏聩意欲如何说服李光弼,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九孔,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子仪面色凝重,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心中有着千头万绪。

“圣人当年确实英明神武,但这十数年来,却已经不是当年的圣人了。”郭子仪的话语打破了车厢内的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沉重。

李光弼听到这句话,不禁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子仪,你为何如此说呢?”

他的目光紧盯着郭子仪,似乎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些端倪。

郭子仪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缓缓说道:“当年,天下众人皆知安禄山心怀叵测,有谋逆之意,可圣人却对他盲目宠信,毫不怀疑,直到裴帅想尽办法、用尽心思在圣人面前揭露了安禄山的野心和丑态。”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失望。

李光弼的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追问道:“你是说,去年元旦之日安禄山在认贵妃娘娘为干娘的宴会上暴露丑闻,最终被打入大牢,这一切竟是裴徽一手谋划的?”

郭子仪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正是如此。此事知晓的人并不多,其中的谋划细节牵涉甚广,不过李兄无需对此有任何疑虑。”

他的眼神坚定,似乎对自己所说的话充满了信心。

李光弼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仔细思考郭子仪所说的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马车里静得只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声。

过了好一会儿,李光弼终于开口说道:“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啊,裴徽竟然有这样的手段。”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疑惑。

郭子仪紧接着说道:“不仅如此,天下人都知道杨国忠是个无能的奸臣,可圣上却偏偏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担任宰相,掌控朝廷大权。这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怀疑圣人是否昏聩啊!”

他的语气有些激动,显然对杨国忠的所作所为深感不满。

李光弼叹息道:“是啊,杨国忠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担当如此重要的职责呢?他的能力和品德都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

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但他顿了一下之后,死死的盯着郭子仪,一脸肃然地说道:“子仪,我记得你在陇右、河西军中的时候,做事说话向来都是谨言慎行的。可如今,你却能对我如此直言不讳,话语中多次冒犯圣人,这足以说明你对当今局势的担忧啊!”

他的目光落在李光弼身上,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如今再度相逢,李光弼惊讶地发现郭子仪的胆子竟然变得如此之大。

就在刚才那短短几句话中,郭子仪不仅言语失当,更是数次“指斥乘舆”,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不等郭子仪说话,李光弼又一脸肃穆地低声质问起来:“子仪,你刚才所言,可是真心话?”

“什么是指斥乘舆?”面对李光弼的质问,郭子仪却毫不示弱,冷哼一声,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反问道:“难道李兄不知道吗?”

郭子仪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想当年,太宗皇帝尚且能够容忍魏征当面劝谏,甚至将他视为自己的一面镜子,虚心纳谏。”

“然而,如今的圣人却连谏言都提不得,稍有不慎,便是杀头的大罪!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圣明之君吗?”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李光弼的内心。

李光弼不禁为之一震,他深知郭子仪所言不假。

如今的朝堂之上,圣人确实听不得半点与其意见相左的言论,稍有忤逆,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然而,面对郭子仪的质问,李光弼只是默默地叹了口气,并未吭声。

他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无法与郭子仪争辩,因为郭子仪说的都是事实。

郭子仪见状,继续说道:“再看看那潼关,如此重要的关口城池,关乎着关中中枢的安危,竟然让鲜于仲通之流去驻守。”

“之所以会这样安排,无非是因为此人听话、在军中威望有限,圣上不用担心他会拥兵自重罢了。”

郭子仪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和忧虑。

他深知,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交给一个能力平庸、毫无威望的将领,简直就是拿国家的安危开玩笑。

“子仪,听你所言,难道对潼关能否守住不报信心?”李光弼突然一脸肃然地问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疑虑和担忧。

郭子仪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的目光如寒星般锐利,直直地盯着李光弼,缓缓说道:“若是由李兄你驻守潼关,我自然是信心十足。但若是由鲜于仲通来守,那就难说了。并非我长叛军威风,只是以鲜于仲通的能力和谋略,若没有裴帅在敌后的种种精妙安排,恐怕潼关难以守住啊。”

李光弼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显然对郭子仪的话感到有些意外。

他愣了一下,随即追问道:“哦?裴徽在敌后有何安排?我倒是未曾听闻。”

郭子仪深吸一口气,凝视着李光弼的眼睛,郑重地说道:“李兄,事到如今,小弟也不再隐瞒于你。”

“其实,裴帅早已在敌后布下了天罗地网。”

“他不仅暗中策反了许多叛军将领,还暗中安排大批不良府骨干,在叛军占领的各郡县组织并训练了大批义军。”

李光弼听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他没想到裴徽竟然有如此缜密的计划。

他沉思片刻,说道:“原来如此,裴帅此举确实高明。不过,义军之流战力低下,缺乏组织,这些安排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看实际情况。”

郭子仪没有和李光弼辩解,沉默片刻,点点头,说道:“李兄所言极是。潼关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的确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义军身上。”

郭子仪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此事暂且不说,而我之所以能够以区区一万人马,在野战中击败安守忠的三万大军,其中至少有一半原因要归功于裴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诡异羊村,规则怪谈从懒大王开始

混沌无念

中古战锤:救世鼠辈

物亡而道何存

60年代,我能无限模拟

随缘的猪

开局分家:我带妻儿逆袭人生!

芜湖的小芊

四合院之重回开始的时候

Leslie飘零

修仙弱?你头顶的太阳就是我金丹

我是张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