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医术遭禁起风波。,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诺途,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秦的天下,自大一统之后,看似一片祥和,实则各方势力与传统观念相互交织,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笼罩着世间万物。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各行各业皆有着沿袭已久的规矩与传统,医术一途更是如此。
医家传承,讲究的是门第之见,名师授徒,口传心授,那些古老的医书典籍也被各大家族和门派视为珍宝,秘而不宣。药材的炮制、病症的诊断、药方的配伍,无一不是遵循着先辈们传下来的既定方法,容不得丝毫的离经叛道。而在民间,百姓们对医者也是怀着敬畏之心,却又因自身缺乏医学知识,往往只能盲目地信奉那些有名望的医馆和郎中,将他们的话语奉为圭臬。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苏逸这个来自现代的穿越者,带着他那迥异于这个时代的医术理念和治疗方法,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苏逸凭借着前世身为兵王所练就的坚毅果敢,以及系统赋予的神奇助力,在这异世已经多次展现出了高超的医术,妙手回春,拯救了不少濒危之人的性命。他本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慢慢地改变这个世界的医疗现状,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受益,却未曾料到,自己独特的治病方法会引来了如此大的风波。
此前,他用针灸之法救治老者,又巧妙运用一些在大秦鲜为人知却行之有效的药材配伍,成功让那些被视为疑难杂症的病人转危为安。这些事迹在民间口口相传,起初,百姓们对他是赞誉有加,纷纷夸赞他为神医在世。可这却引起了当地一些守旧医馆和郎中的不满。
这些守旧医者,大多出身医学世家,自幼便被灌输着传统的医术理念,他们苦心钻研多年,好不容易在这一方医界有了些名声和地位,靠着那些一成不变的治病方法和自家的招牌,赚得盆满钵满。在他们眼中,苏逸这般新奇的医术,简直就是对他们多年所学、所秉持的传统的一种亵渎。
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回春堂”的刘掌柜,此人年逾五十,面容清瘦,留着一缕长须,平日里总是身着一身藏青色的长袍,头戴方巾,一副德高望重的医者模样。他出身医学世家,其家族传承医道已有数百年之久,在这城里乃至周边郡县都颇有名气。刘掌柜自幼熟读医书典籍,对那些古老的医方和传统的诊治手段深信不疑,且极为自负,认为世间病症皆可在先辈留下的医术范畴内找到解法,容不得他人另辟蹊径。
还有“济世阁”的陈郎中,此人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丝看似和善的微笑,可那笑容背后,却是一颗精于算计、嫉妒心极强的心。他靠着攀附权贵,为达官贵人治病,也在这城中站稳了脚跟,自认为医术高超,无人能及。
这一日,刘掌柜和陈郎中召集了城中诸多守旧医馆的掌柜和郎中,齐聚在“回春堂”的后堂之中。屋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香,却也掩盖不住那压抑且充满算计的氛围。
刘掌柜坐在主位上,轻轻抚着胡须,眉头紧皱,率先开口道:“诸位,近日那苏逸在城中风头正盛啊,他那所谓的新奇医术,我看不过是些旁门左道,可百姓们却被他迷惑,对他推崇备至,长此以往,咱们这正统的医道传承可就要被他搅得乌烟瘴气了呀。”
陈郎中在一旁附和道:“刘掌柜所言极是,他那针灸之法,我等闻所未闻,还有那些用药的法子,根本就不符合咱们医家的规矩,这要是任由他这般胡来,咱们的饭碗可都要被他砸了呀。”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起苏逸的不是来。
“就是啊,我看他就是个江湖骗子,仗着些花里胡哨的手段,来骗取百姓的信任罢了。”
“哼,他那样治病,万一出了岔子,可就是草芥人命啊,咱们不能坐视不管。”
在众人的撺掇下,刘掌柜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说道:“既然如此,咱们联名向官府施压,要求禁止那苏逸行医,绝不能让他再这般肆意妄为了,只有这样,方能维护咱们医道的正统,也保住咱们的名声和利益。”
众人齐声应和,当下便写好了联名书信,带着一种扞卫传统的“正义感”,朝着官府而去。
而此时的苏逸,对此事还浑然不知,依旧如往常一般,在自己的住处钻研医术,想着如何能更好地利用现代医学知识与大秦的医药文化相结合,去攻克更多的疑难病症。
直到有一日,他如往常一样出门,准备去看看之前救治过的病人恢复情况,却发现街上的百姓看他的眼神变得异样起来,有的带着疑惑,有的则是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苏逸心中觉得奇怪,正欲找人问问,却见一个熟悉的老者走了过来,这老者曾是他救治过的病人家属,对他一直颇为感激。此刻,老者面露担忧之色,压低声音对苏逸说道:“苏公子啊,你可得小心了呀,我听说城里那些大医馆的掌柜和郎中们联名去官府告你了,说你违背医道传统,用些邪门歪道的医术治病,要求官府禁止你行医呢,这事儿现在传得沸沸扬扬的,你可得早做打算啊。”
苏逸听了,心中先是一惊,随后便是一阵无奈和气愤。他深知这些守旧之人不过是因为嫉妒和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才会使出这般手段,可没想到他们竟如此不择手段,直接要断了自己行医的路。
他谢过老者后,决定先去官府探探情况,看看这事儿究竟发展到了何种地步。来到官府门前,只见那大门紧闭,门口的守卫神情严肃,透着一股威严之气。苏逸上前说明来意,想要求见负责此事的官员,可守卫却告诉他,此事正在审理当中,暂不见外人,让他回去等候消息。
苏逸无奈,只能先回到住处,一路上,他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次自己面临的可不是简单的同行竞争,而是涉及到传统观念、权力以及舆论的一场风波,稍有不慎,自己不仅无法再行医救人,还可能会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名声扫地。
回到住处后,苏逸静下心来,开始仔细分析当下的局势。他明白,那些守旧医者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是因为他们多年经营的名声和地位,在百姓心中已经树立了权威形象;二是他们背后或许还与官府中的某些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对自己施压。
而自己这边,虽然凭借之前妙手回春的事迹赢得了一部分百姓的信任,但在这舆论的漩涡中,很多人还是容易被那些所谓的“正统医道”说辞所误导,摇摆不定。
就在苏逸苦思冥想应对之策时,脑海中突然传来了系统那略带俏皮却又透着一丝着急的声音:“叮!宿主遭遇重大危机,医术遭禁风波触发特殊任务——医道正名。任务要求:宿主需在十日之内,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打破守旧医者的污蔑与阻拦,证明自己医术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让官府撤销禁止行医的决定,并重新赢得百姓的信任,使支持宿主行医的百姓人数达到七成以上。任务奖励:医术技能全面升级,解锁神秘的古医典籍一本,内含失传已久的精妙医术,获得官府颁发的行医许可金牌,可在大秦境内畅行无阻行医,同时系统开启新功能——医道传承空间,有助于宿主更好地传播医术知识。任务失败惩罚:医术技能封禁一年,宿主被打上江湖骗子的标签,名声尽毁,且一年内不得在任何地方行医,否则将遭受官府通缉,请宿主谨慎应对呀!”
苏逸听着系统的提示音,心中苦笑,这任务难度着实不小啊,可如今也没有退路了,为了能继续行医救人,实现自己改变医疗现状的理想,他必须全力以赴。
他决定先从收集证据入手,证明自己医术的可行性。于是,他开始走访之前被自己救治过的病人及其家属,希望他们能够出面为自己作证。那些病人和家属们,大多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对苏逸的医术深信不疑,也感激他的救命之恩,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其中一位曾身患重病、险些丧命的青年男子,激动地对苏逸说道:“苏公子,你放心,我这条命都是你救回来的,那些人想要污蔑你,我第一个不答应,我定会去官府为你说明情况,把你是如何妙手回春,让我从鬼门关走回来的事儿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苏逸心中感动,连声道谢,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他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
然而,那些守旧医者得知苏逸在四处找病人为自己作证,便又想出了阴损的招数。他们暗中派人去威胁那些病人和家属,说若是敢为苏逸说话,日后他们若是生病了,城里的医馆都不会再给他们看病,甚至还会有其他更可怕的后果等着他们。
这一下,不少原本坚定要为苏逸作证的人,心中开始害怕起来,有的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退缩了,不敢再出面帮忙。苏逸得知此事后,心中气愤不已,可又一时拿那些守旧医者没办法,只能继续想其他办法。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反套路操作,既然那些守旧医者强调传统医道,那自己不妨从古代医书典籍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与自己医术理念相符的记载,以此来证明自己并非离经叛道。
苏逸开始在城中四处寻找古老的医书,他跑遍了各个书斋、藏书阁,甚至还去拜访了一些隐居的老学究,希望能从中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位隐居山林的老者那里,他偶然间发现了一本早已残破不全的古籍,上面记载了一些颇为奇特的医术方法,其中竟有与他所用的针灸之法相似的描述,而且还提到了在特殊病症下,不拘泥于常规药材配伍的理念。
苏逸如获至宝,赶忙将这古籍内容抄录下来,准备以此作为证据,去说服官府。可就在他拿着抄录的内容准备前往官府的路上,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一群地痞流氓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这些地痞个个凶神恶煞,手持棍棒,为首的那个脸上还有一道长长的刀疤,看着格外狰狞。
刀疤脸地痞晃着手中的棍棒,嘿嘿冷笑道:“苏逸啊苏逸,你最近可太不安分了,我们老大说了,你就别再想着去官府翻案了,乖乖认了这禁止行医的事儿,不然,今天就让你尝尝我们的厉害。”
苏逸眉头一皱,心中明白,这肯定又是那些守旧医者找来故意为难自己的,他冷哼一声,说道:“就凭你们?也想拦住我,我劝你们还是赶紧让开,别自讨苦吃。”
地痞们一听,顿时恼了,挥舞着棍棒就朝苏逸冲了过来。苏逸身形一闪,灵活地避开了他们的攻击,同时施展起自己前世身为兵王所练就的格斗技巧,三两下就将这群地痞打得趴在地上,哎哟哎哟直叫唤。
刀疤脸地痞见状,瞪大了眼睛,心中暗惊,没想到这看似文弱的苏逸竟有如此厉害的身手,他一边爬起来往后退,一边色厉内荏地喊道:“你……你给我等着,咱们走着瞧!”说着,便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跑了。
苏逸也没去追,整理了一下衣衫,继续朝着官府走去。来到官府大堂,只见那堂上坐着一位中年官员,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与威严。这位官员乃是城中主管民政事务的李大人,平日里对城中的各种事务都颇为上心,不过在这医道之事上,他也受到了那些守旧医者的影响,先入为主地对苏逸的医术存了几分疑虑。
苏逸上前施礼,然后将自己收集到的证据,包括病人的证词(虽然有部分退缩了,但还是有一些勇敢的人站了出来)以及那古籍的抄录内容,呈递给了李大人,说道:“大人,草民苏逸所行医术皆是有据可依,并非如那些人所言的违背医道传统,还望大人明察,撤销禁止草民行医的决定啊。”
李大人接过证据,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他微微皱眉,说道:“苏逸,你这古籍虽有相似记载,但毕竟只是残本,难以作为确凿证据,而这些病人的证词嘛,也难保不是你收买而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本官暂时不能答应你的请求。”
苏逸一听,心中着急,赶忙说道:“大人,草民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啊,草民行医只为救人,若被禁止,那那些等着草民救治的病人可如何是好啊,请大人再仔细斟酌斟酌呀。”
就在这时,刘掌柜和陈郎中等人也来到了官府,他们见苏逸在此,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刘掌柜上前对李大人施礼后,说道:“大人,这苏逸就是个江湖骗子,他那医术古怪离奇,万一出了人命,大人您可也担着干系啊,还望大人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迷惑,维持原判才是。”
陈郎中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大人,我们这些行医多年的人,都从未见过他那般治病的法子,这肯定是不靠谱的呀,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着想,绝不能让他再行医了。”
李大人听了他们的话,又看向苏逸,心中有些犹豫不定,毕竟一边是城中有名望的医家,一边是这个被众人质疑却又看似有些本事的苏逸,他一时也难以决断。
苏逸见势不妙,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李大人说道:“大人,既然您觉得难以决断,那草民有个提议,不妨举办一场医术比试,草民与刘掌柜、陈郎中他们各自挑选疑难病症进行医治,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病人,且保证病人无后顾之忧,若是草民输了,草民甘愿接受禁止行医的处罚,从此不再涉足医道,可若是草民赢了,还望大人能撤销原判,还草民一个公道。”
刘掌柜和陈郎中等人一听,心中先是一愣,随后心中暗喜,他们自认为医术高超,又有着正统的医术传承,对付苏逸这个毛头小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当下便答应了下来。
李大人见双方都同意,觉得这倒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便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你们所言,三日后就在这官府后院举办医术比试,届时本官会亲自监督,还会请城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学究和其他医家一同前来评判,你们各自回去准备吧。”
苏逸和刘掌柜等人领命后,便各自离开了官府。苏逸深知这场比试对自己的重要性,若是输了,不仅自己行医的路被彻底堵死,还会辜负那些信任自己的病人和百姓,所以他必须要赢。
回到住处后,他开始精心准备起来,回顾自己所学的所有医术知识,无论是前世的现代医学理念,还是在大秦世界积累的经验,以及从系统那里获得的各种医术技能,他都一一梳理了一遍,思考着应对各种病症的最佳方案。
而刘掌柜和陈郎中等人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他们翻出了自家珍藏的医书典籍,挑选出最拿手的疑难病症案例进行研究,还准备了各种名贵的药材,想着一定要在比试中把苏逸打得落花流水,让他彻底在这城中抬不起头来。
三日后,官府后院聚集了不少人,除了参与评判的老学究和医家们,还有许多听闻消息赶来的百姓,大家都想看看这场关乎苏逸能否继续行医的比试究竟会如何收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