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加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梦止西南(三):刑部扬名(中),抱歉,我已不是原来的二皇子了!,格林加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放下笔,方景凌打开下一卷宗。

励建文见方景凌只思索片刻便提笔疾书,心下好奇,低头看方景凌写的内容,眼中慢慢浮现惊异神情。

这二王爷,竟如此敏锐。

这番推断倒是合情合理,就是不知道计策应不应。

如此想着,励建文侧头看方景凌正在看的卷宗。

这是清原县报上来的一桩杀人案,因为存在明显疑点,刑部堂官已决定发回重审。

励建文知道,这应该是手下听了他的话,特意送来的简单案件。

为的是让二殿下发现疑点,不至于说送来的案件全部处理不了,那样二殿下面子上就太不好看了。

励建文本已打定主意,如果二殿下连这么明显的疑点都发现不了,那他就开口,不经意地点拨点拨二殿下。

可是……

励建文又看了看方景凌刚刚写的文书。

二殿下可能看不出吗?

方景凌眉头微皱。

清原县有一庄稼汉吴井,他性格和善,与村民相处融洽。

前些日子,与吴井结婚的七年的妻子被发现死在家中,头颅不翼而飞。

吴井回家时,被几名村民抓获,并扭送县衙,经县令审讯,吴井招供,认罪画押,清原县将此案报送刑部复核。

“励尚书,这件案子是准备发还重审的吧?”

励建文怔了一下,附近假装工作,实则偷听的堂官也都纷纷侧目。

这二殿下是怎么知道的?

励建文惊讶看着方景凌,“二殿下为何有此疑问?”

方景凌将卷宗推到励建文面前,“此案疑点颇多,卷宗上翻折痕迹明显,说明有不少堂官翻看过该卷宗……”

说到这,方景凌捏起卷宗一角,另一手指了指卷宗上的一处细小墨渍。

“此处墨渍很浅,却已透纸背,显然是堂官刚落笔,却又被什么事打断了,随后擦掉墨点所造成。”

听着方景凌的话,几位堂官偷偷对视一眼。

这件案件是他们早上从一位堂官手上要来的,那时候堂官的笔尖已经触到纸上,被另一堂官叫住,墨点并不大,而且他们用棉帕擦拭过,一般人并不会注意到,即便注意到,也大多会觉得只是点污渍。

这二殿下也太敏锐了。

励建文有些尴尬,只好岔开话题,“二王爷说此案疑点颇多,不知有何疑点?”

“清原县说,吴井与妻子结婚七年,未曾生育一儿半女,吴井心生怨恨,愤而杀妻。

疑点一,吴井如果如此介意妻子不能生育,他大可以休妻再娶,犯不着杀人;

即便吴井杀了妻子。

正常人为了逃脱罪责,定会想方设法隐瞒,或说妻子是病死的,或说妻子回娘家,然后找机会抛尸。

当然,也可能是吴井与妻子爆发激烈争吵,一时性起,激情杀人,可如果是这样,他为何要砍下妻子头颅呢?

如果是为了泄愤,那么后续会有两个可能。

第一,吴井为了躲避官司,畏罪潜逃;

第二,吴井是条好汉,已做好为妻子偿命的准备。

可卷宗上说,吴井是回家时被村民抓获,那么就不是第一种可能……”

一名堂官提出质疑,“也可能是吴井刚逃到一半,发现忘了拿盘缠,所以回头。”

方景凌转向堂官,“正常人杀了人,如果要躲避罪责,必然会处处小心谨慎,卷宗上说,吴井被抓的时间是白天,而且背着锄头,这不符合常理。

若真是忘拿盘缠或其他重要物品,想要取回,也应该趁晚上夜深人静时。”

堂官点头,“下官没有看过详细卷宗,不知还有这些细节,贸然发问,还请王爷勿怪。”

“谈不上怪不怪,讨论案情而已。”顿了顿,方景凌接着诉说推断,“既然不是第一种可能,那还有第二种可能,吴井已经做好偿命准备。

可卷宗上写得明白,吴井是被村民擒获,并扭送县衙,经县令审讯后才认的罪,因此,也不是第二种可能。

此疑点一。

卷宗上说,吴井性格和善,与村民相处融洽。

大家想象一下,你们身边有一个老实人,他跟你们关系都不错,有一天,他家里出现一具尸体,那么,你们会第一时间怀疑老实人杀人,还是会觉得是外人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是秦妈!少爷居然说爱我

蔓蔓为枝

快穿:成为炮灰的哥哥后

因为重复所以没有

有幸今生又见你

蓝蓝的田上白云飘

我靠残玉知晓一切

头很大的T君

小师妹玩转抖音,老祖竟是榜一

一跃锦鲤

任你独断万古,总有熬死你那天

威猛先生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