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7章 我是你爹啊,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有所,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二楼的那个中年人却是把目光放在了王青云刚刚书写条幅的字上边,因为二楼角度更好,看得更清楚,尤其是一些细节,笔锋,笔力,转折,这中年人看得极为仔细。

王青云的字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只是比一般童生要好得多,和秀才水平差不多,但是字体却是独树一帜,仔细看还能看出其中的根骨。

字无骨不成字,王青云的字已经颇具根骨,只要坚持,未来至少也能凭字大富大贵。

只不过一楼的读书人首先就忽视了王青云的字,因为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顽童的字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即便考上童生又如何,没有几十年的功底甚至都不足为外人道。

他们明显对于第二关上联的兴趣更大。

至于其他人,大多目不识丁,也看不出个好歹。

随着条幅抖落,第二联上联已经出现:

“ 十年寒窗,学贯九州八荒,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日一定要中”

也不知道哇什么?可能是看见字数太多,看客纷纷震惊,别问,问就是字数越多肯定越难。

而夫子学子们倒是识货的,看到这上联众学子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对倒是可以试着对一下,但是想要完美契合可以说在场众人还没有这个功底。

第一时间并没有感慨,而是感同身受,在场的读书人谁不是这样啊,这对联对的人心酸的紧,这对联很明显是贺宣等府试通知的时候写的,此时读来无比符合在场学子的心境。

贺宣有这个实力,众人毫不怀疑。

王青云对于这个上联也颇多感慨,前世参加都对烂了,像什么“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再比如“十卷诗赋,学之九章八股,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此联堪称绝妙。”

这些都是一到十的对联,王青云也记得几个,改一改,还能用。

看大家都陷入沉默,那壮汉就以为这对联定是无比之难。

“小公子,你还成吗?”那壮汉问道,将在场读书人悲凉的氛围一下就打破了,而且还有点好笑。

众学子熄了继续答对的念头,不仅是被对联伤到了,更是被王青云伤到了,众学子倒是看他要如何做答。

所以大家也都将目光投向王青云,而夫子们好像还沉浸在回忆之中,所以一直也没有点评,这对联对于他们这些几十年寒窗苦读的人来说杀伤力更大。

那中年人也随之将目光放在王青云的身上,目光中的意味难明。

而王青云则是递给那壮汉一个安慰的眼神。

王青云也没有说话,思索片刻,便开始下笔,这下就连夫子们都坐不住了,这是人群就区别开来了,正襟危坐的肯定是儒法两家的,快要凑到台前的肯定是兵墨两家的,这两家不守规矩是出了名的。

就好像儒法属于文科,兵墨属于武科一样,虽未分科,但是泾渭分明。

不过台子还是有些高度的,虽然能看到墨迹,但是看不真切,他们也只得坐了回去。

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窃窃私语,因为第一关王青云已经验证过自己的才学了,这第二关,自然不会有人认为王青云是在装腔作势了。

王青云不急不缓,写完之后,王青云后退一步,递给那小厮一个眼神,那小厮自然知道什么意思。

待墨迹干透,就重新登上二楼,将下联放了出来,王青云对的是:

“一朝读书,结交二友三师,奔赴四海五湖,离别六亲七族,经历八颠九簸,明日十分精彩”(自己编的,不喜勿喷,不过和主角倒是挺符合的,他确实有两个朋友和三个师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理寺小饭堂

漫漫步归

梦回九天君相逢

千篇一律一笔浩然

我就一个押钞员,你让我做大佬?

神与秋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霖酱别咬

穆黎传

神秘兮兮的五瘟神

天灾降临:最后一块净土

山河已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