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夫妻回程 再叙童年,离人偏识长更苦,个中人,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昆明的路上,【喻华年】主动提起了之前未讲完的故事,就是【冷子清】所好奇的,他们一家为什么会回到昆明的。
“后来我母亲就去了林业局的蔬菜队,变成了蔬菜拿工资的‘农民’,我们家里不是养了很多鸡嘛,就有一些人很眼红我们家,想出了一些害人的招数:他们偷偷放了毒药在我们家的鸡圈里,堵死了好几只鸡,这还不算什么,母亲见死了鸡,便重新去买,可却买到了几只得了鸡瘟的病鸡来,这样一来,鸡一下子全死光了,把我母亲气得够呛,父亲当时才被提拔成生产队的书记,也不便追究这件事,之后我们家就再也没有养过鸡了。”
“好可恶啊这些人,养点儿鸡都能被害,真是想不通。”【冷子清】不解地摇摇头。
看着列车窗外后退的山川,【喻华年】叹了口气,道:“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你稍微好一点儿,旁人就看不惯,眼红你。老婆你看,火车现在走的这条铁路叫‘成昆线’,我都走过好几遍了。”
“那第一次走‘成昆线’,就是爸妈带着你和【琇莹】回昆明那次吧?”【冷子清】问道。
“没错,1969年,父母等到了转业的机会,便带着我和【琇莹】,一家人准备回昆明发展,【琇莹】当时都还在吃奶呢。父母离开昆明已经十几年了,特别是母亲,终于能回到心心念念的昆明了,她激动得不行。不过,当时要出趟远门,可没现在这么方便,我们从马尔康到成都都走了两天,不过已经很不错了,汽车开在阿坝洲的道路上时,父母心里都非常感慨,因为大多数道路,都是他们曾经参与一起修建的。”
“走到汶川时,我抬头望去,感觉天空都要大了一圈儿,有点儿坐井观天的青蛙被放出来那意思,可没想到的是,到了晚上,却发现这里的天气热到难以入眠;因为之前都在深山老林里嘛,要凉快得多,但是汶川就热多了,我是从来没有过过这么炎热的天气的,父母也许久没有经历这样的高温,同样也有些受不住,而且半夜还有蝉鸣,吵得人更是烦躁不安。”
“第二天,终于到了成都,虽然是第二次来成都了,但这次我才有记忆,我虽然是在昆明出生的,但从小就没有在大城市生活过,看到街上车水马龙、繁华热闹得很,还有好多我从来没见过的汽车;从沙尔宗离开的时候,那里的老工人就对我说过,成都街上的汽车多到书都数不清,我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直到自己亲眼看到了以后,才知道是真的。不过,我们并不是来成都旅游的,没有机会去见识更多的场景,当天就坐上了回昆明的火车,那时的车票才十几元。”【喻华年】说了这么久的话,打开茶杯喝了口茶,缓了缓。
看到前排的旅客拿出了一个地瓜,【喻华年】又来了兴致,继续说道:“我记得那时候,母亲也买了地瓜给我吃,第一次吃地瓜,我总觉得地瓜有股子腥臭味,咬了一口就吐了,当时列车员还来提醒我不要随地乱吐东西。”
“哈哈,你连地瓜都不会吃啊?哪有什么腥臭味儿,多好吃的东西啊!”【冷子清】嘲笑道。
“你小时候肯定经常吃啊,我在阿坝州里哪见过这些东西,没吃过就觉得怪怪的。”【喻华年】反驳道,此时,列车已驶入了贵州地界,突然停了下来。
“爸爸,爸爸,火车怎么又停下来了?”邻座的小女孩拉着一旁的父亲问道。
“不会又要错车了吧?爸爸也不知道,可能停一会儿就走了吧。”她父亲也不太清楚怎么回事,猜测地回应着女儿。
这时,【喻华年】为他们解答了疑惑:“从成都到昆明的这条铁路,到贵州是要转火车头的,现在停车是在换火车头呢,换好了以后就要变方向,原来是正着走的,换了车头后就要倒着走了。你们应该是第一次坐这趟车吧?”
听了【喻华年】的解释,父女俩略有所思,直到火车再次缓缓开动起来,他们才信了【喻华年】的话,那小女孩儿大喊道:“叔叔,你说得没错,车往回开了,真的在倒着走诶!”
“是啊,当年我第一次坐这趟车的时候,我父亲还逗我呢,他说火车要开回成都了,我原本还有点高兴,以为父亲说的是真的呢!”
【喻华年】的故事被打了岔,见妻子看着窗外分了神,他用手肘拐了一下【冷子清】,道:“继续听我说啊。当时,我们好不容易到了昆明站,下了火车以后父母却找不到路了。”
“怎么会呢?爸妈在昆明生活了那么多年,再回去还能找不到路?”【冷子清】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你还别不信,他们离开了十几年,昆明的变化可大了!火车站都不是原来的火车站了,我听父母说,原来的车站是在塘子巷,等我们回来那时,火车站已经是在南窑了,也就是现在的昆明站。父母问了好几个路人,才找到东南西北,不过还好,从南窑站到我们原来住的东寺街不算远,坐公交车的话,也就三个站的路程。当时父母拉着一大堆行李,坐公交车也不方便,就在路边叫了一辆三轮车,把行李都放好后,人就坐在三轮车两侧的铁架子上,屁股都坐疼了才到。
明明离家很近,却坐了好久的三轮车,到了土桥我才知道,原来是要先来看外婆。外婆当时住的门牌号是297号,我就打头阵,一家一家地找着,终于找到了297号,这房子里面是两个天井,外婆就住在里面天井的耳楼上,分别了十几年,外婆见到我们一家人回来,高兴得直流眼泪。大人们聊着天,我在一旁就闲得无聊了。这时,家里来了一个小伙子,坐在了天井里的椅子上,我们俩互相对视着,彼此都不认识,我猜测他应该就是姨妈家的儿子,我的表弟了。我看他一个人也无聊,就叫上他一起出去玩。
我们俩来到了街上,一家卖酱菜的门市吵吵闹闹的,瞬间就吸引了我们俩的注意力,我和表弟走过去一看,才发现那门口聚集了好多半大小孩儿,跟我们年纪也差不多,我和表弟就想着跟他们一块儿玩。殊不知刚上去就和那几个男孩儿打起来了。”
“你们怎么又打架了?不是一起玩儿的吗?”【冷子清】听到这,还是没忍住,吐槽了起来。
“小孩子认生嘛,他们那群小孩儿没见过我,就有欺生那意思,你也知道我的脾气,我看他们不好对付,自然也就拿他们‘练练手’咯。”【喻华年】说着,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他笑了笑,又接着说:“我正打得火热,表弟就不太行了,被一个男孩儿打得直哭,这时,我的大表哥恰好从旁边路过,可当时我还不知道他是谁,直到表弟认出他来,哭喊着“大表哥,我被人打了,表哥还在打架呢,快去帮忙啊!”大表哥一听这话,上来就给了那几个兔崽子几脚,给他们吓得四散逃走了,后来他们知道我们几个是表兄弟,就再也不敢来惹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