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有一个现成机会,并汉,做梦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无论贪腐、廉洁,官吏无论善良、狡猾,都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

一时间,南阳官场震动,没人不战战兢兢的。

董先又开始给局头写锦囊。

局头已经习惯。

反正都是赚钱。

拿着剧本开赌。

没啥不好意思。

要不你也自己写一份。

太尉张延为驻军反叛负责下台一鞠躬。

刘宏遣使者持节到长安拜车骑将军张温为太尉。

三公不在朝,就是由张温开始的。

张温任太尉。

车骑将军空出。

于是刘宏安排中常侍赵忠就任车骑将军。

目的就是让他平叛。

西有西凉叛军,南有赵慈叛军。

都需要赵忠这个新任车骑将军拿出方案。

赵忠就任车骑将军之后。

先把张温的班底换成自己人。

比如张温被拜为太尉后。

他便以孙坚作战勇敢的理由,让孙坚入朝当议郎。

简单说,就是弄回朝廷。

免得碍手碍脚的。

而汉阳没有郡守。

这个危险的地方没领导。

这可不行。

于是有人提议让议郎傅燮就任。

当时傅燮因怒斥司徒崔烈而被认定为刚正不阿。

再加上讨伐黄巾前,傅燮关于清除奸佞宦者的上书。

不仅让赵忠很生气。

就连司徒崔烈也不高兴。

只是傅燮名气大,不敢加害,当时只敢使小手段让傅燮无法封为列侯。

如今有一个现成机会。

可以将傅燮迁出朝外,到凶险的地方任郡守,说不定就没回来的可能了。

执金吾甄举对赵忠说:

“傅南容此前在皇甫嵩麾下立有战功,却没有受封列侯,让天下失望。”

“如今,将军担此重任,应该为朝廷举荐贤才,平息怨言,以符合众望。”

赵忠采纳甄举的谏言,派遣自己的弟弟城门校尉赵延去探傅燮的口气。

赵延对傅燮说:

“南容就稍微应付一下吧,到时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

傅燮严词道:

“能不能受封列侯,是命也;能不能得到赏赐,是时也。”

“但让我傅燮去乞求封赏!这是不可能的!”

赵忠人在外,怎么能让这种硬骨头在朝。

于是禁中宦者和朝中司徒崔烈上下其手。

最终刘宏下诏让傅燮接替盖勋就任汉阳郡守。

盖勋离职,由汉阳郡守将范津代理郡守职务。

他是傅燮的举主。

见傅燮来任职,很爽快地与傅燮办理交接,并将象征郡守军政权力的铜符一并交给傅燮。

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范津,字文渊,南阳人。

这种不贪恋权势地位的风骨,让乡里人为之自豪。

但实际汉阳处于金城、陇西与三辅之间。

周边羌族多数已叛。

所以傅燮这个郡守当得并不轻松。

他首先抚恤百姓,拉拢羌人。

羌人感念傅燮的恩信,于是开始有人迁至汉阳。

傅燮为安置他们,在汉阳开垦农田,设置四十余营。

二月十六日,春分,庚戌,大赦天下。

毕岚的四出文钱铸造成功。

随后新钱引来关注,很快向四方流传散布开来。

四月,火星逆行并留守在心宿的后星。

五月,日有食之。

六月,灵丘府君日。

中原大地,战火不断,贼寇层出。

但好歹灵丘是安全的。

在董固的主持下。

今年总算稍稍正常一些了。

经过近两年的适应。

各地总算也熟悉了这样的世道。

只是战争导致黔首流离失所。

这钱是越来越难赚了。

而投奔黑山师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已经有近百万规模。

当然了,这么多人,褚燕不会傻到全部接济。

他已经对这些人进行分门别类。

首先自然是有手艺肯吃苦的人。

按董先要求,除了已经往珠崖儋州农庄运送三万人手外。

还往高显送去了三千名青壮协助建设垦荒。

再来就是进入太行的私矿工作。

其次就是扩编人马。

有黄龙所带领的后备营管理团队协助。

褚燕黑山师的扩编的任务也顺利完成。

而且他们不止为褚燕整编出三十营人马。

另外还训练出三十营的预备队。

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人可是从百万之中精挑细选的十八万人。

黄龙觉得自己总算不负董先所托。

而这十八万人的直系亲属。

黄龙也没放过。

毕竟这些也是享有免费口粮的潜在人手。

尤其事关中选之人的士气。

黄龙将这些人编成后勤人员。

负责为自己的子弟纺纱织布,裁衣鞣革,编毡纳鞋。

当然这也是有工钱拿的。

反正扩编的人员也需要穿着。

最后剩余的人员,褚燕将他们安置在太行山的各处荒地。

少的几户,多的数十户。

褚燕接济粮种,等有收成后再慢慢还给黑山师即可。

借多少还多少,不收利息。

有娄圭的帮助。

褚燕政事上轻松不少。

军法由夏侯兰主持。

无人胆敢犯禁。

自中平元年战乱中断人才举荐。

所以今年各方商团队队举荐的人才有点多了。

东方商队举荐了四人。

山阳昌邑人满宠,字伯宁,为人固执有原则,曾为郡督邮。

任内不畏豪右,督查过同郡李氏和张氏。

甚至在审讯时把张氏嫡子,同任郡督邮的县人张苞给打死了。

这才无路可走,弃官返乡。

但无官的他,又怎么是同郡豪右的对手。

于是被迫背井离乡,所幸商团伸出援手。

送他北上。

广陵吴硕和汝南平舆人陈到,都是中平元年大战时到坞堡避难,并受雇部曲,表现良好,被荐北上。

彭城人严畯,字曼才,喜好读书,听闻灵丘桃山书院的大名,所以自愿北上。

西方商队举荐了四人,

冯翊万年人杨沛,字孔渠,为人灵活有机变,不会墨守成规。

京兆尹人隗禧,字子牙,为人好读书,即使随商团北上,也要背负经简。

河东人乐详,字文载,与隗禧一样,好学,两人一路交流北上。

三人皆因西凉叛军寇三辅而投奔商团避难坞堡。

听说蔡邕在桃山有书院,便申请前来学习。

另外还有河南张梁,受雇司隶部曲,任上表现突出,被荐北上。

南方商团一口气举荐十二人,其中有一人还是孩童。

扬州寿春人仓慈,字孝仁,因兵乱投奔坞堡避难,擅农,对农业十法感兴趣,要求北上学习。

义阳人韩嵩,字德高,好学,听说蔡邕在灵丘桃山书院,于是想北上学习。

黄巾起事时,韩嵩和同为义阳的好友董厥龚袭,樊建长元,胡济伟度,邓芝伯苗,刘邕南和,郝普子太一起避难平氏郦西山中,恰好董氏南阳避难土楼坞堡在此。

于是七人结伴叩门。

荆州商队长莫酉便一并接纳。

眼下他们最大的韩嵩,才刚满弱冠,余者才过舞象之年。

当他们听说前议郎在灵丘桃山,而且商团愿意出资请他们北上之时。

看韩嵩心动了,其他人便同意结伴去游学。

庐江刘靖、江夏李允,义阳傅肜、义阳魏延。

四人战乱之时到坞堡避难,前三人受雇当了先锋部曲,任上表现突出,被荐北上。

魏延因是锦囊中人,虽是孩童,但莫酉仍不敢轻视。

循循善诱之下,魏延才同意北上。

北方商团只举荐两人。

甘陵东武城崔林,字德儒,其从兄崔琰将往东求学于郑玄,因他讷言,不为宗族所知。

于是让他北上桃山书院找蔡邕。

崔林是一路问人问过来的。

太原人孙资,字彦龙,被其兄长推荐到商团。

知道灵丘有桃山书院,于是申请北上。

董固根据这二十二人的意愿,想跟随蔡邕学习的,便安排进书院。

想进先锋部曲院校的,便安排跟随田晏。

想学农的,便跟随枣祗到田间地头。

正当董固忙于府君日事项之时。

董先、张宁、蔡琰依旧待在董家沟守孝。

但田晏的到来,给他们平静的生活投下一颗石头。

田晏此行是为和董先商议。

今年冬季应对鲜卑之策。

董先给的意见是,以逸待劳,引狼入室,然后关门打狗。

提前伏兵于各城。

利用并州广阔腹地,引诱鲜卑主力深入。

待鲜卑主力力竭,无法逃脱之时。

便群出逐个消灭。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有足够的饵,确保能吸引鲜卑主力一路追逐。

既要确定这个饵不会被咬掉,又要确定能安全引诱到预设的歼灭之地。

二是要并州各郡县配合。

首先还是要坚壁清野。

这个计策重点是让鲜卑入境之后得不到任何补给。

所以整个并州,不能有任何可让鲜卑找到补给的地方。

其次是城内埋伏。

当鲜卑入境后,为保障退路,必定会在沿途遇到城外设置警戒兵力。

而城内的埋伏就是要确保在鲜卑主力离开后,能独自面对城外警戒的鲜卑骑兵。

再来是通信,只有当鲜卑主力被牵引住时,其余伏兵才可动手。

否则鲜卑主力意识到进入陷阱,立刻撤军就会功亏一篑。

还有就是预设战场的选定。

既不能让鲜卑发挥其骑兵优势。

又要能有效迟缓他们撤军。

方便己方发起攻击。

最后就是防止鲜卑从阴山其它山口出入。

在对鲜卑主力还未完成合围前,不能让鲜卑援军越过阴山。

更不能让他们逃出阴山。

由于董先、董武还在守孝。

所以这事只能麻烦田晏安排。

按董先的意思,务必要请田丰、董固、董武等人帮忙把关完善。

然后把修改后的方案送给左校尉张恺。

由他呈报新任度辽将军裴晔。

若是可行,再来安排具体的执行方案。

这几来几回,就要到冬季来临之前才能搞定。

如果一切顺利,秋收后并幽两州又会有大规模的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异域使命

自在飞花1

问九卿

姒锦

星璇洛逸

瑾言言

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

小羊羔的救赎

开局死党求我去总裁女神家当奶爸

万诺成

异道卦师

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