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读客行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劝持品第十三,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深圳读客行空,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劝持品第十三

〈劝持品〉,专门劝导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其实从第十品以后几乎都是在「劝持」。佛意犹未尽,专门讲了《劝持品》。到后面第十四、十五、十六品,哪一品不是在劝持啊?《法华经》非常妙,乃至从〈序品〉〈方便品〉开始,就是在「劝持」,是不是啊?品品叫「劝持」。

那么这一品主要是通过菩萨来劝持。大概是这样:一开始是二万菩萨发愿于佛灭后,于浊恶世中弘扬《法华经》;可阿罗汉不争气,他们也弘扬《法华经》,但要到他方佛土去,为什么?他看到佛授记了那么多菩萨,看到那么多佛土之殊胜。而娑婆世界众生太坏、太顽固。他是惹不起,躲得起;所以佛又示意那八万那由他恒河沙菩萨在定中沟通,由他们再次发起,弘扬《妙法莲华经》,要到恶土来。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増上慢,贪利供养,増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这是对佛的恭敬,请您老人家宽心,不要焦虑。有我们这些菩萨在,都不是吃干饭的,我们也要来弘法。那么这里为什么把药王菩萨放在前面呢?药王菩萨是弘扬《妙法莲华经》的典型代表。他燃身供佛就是供《法华经》,燃臂供佛就是供养《法华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所以〈劝持品〉,以药王菩萨作为当机。

善根转少,多增上慢:「增上慢」就是贡高我慢,众生的特点就是自以为是,好占上风。

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大忍力」,忍之为德,持戒、布施等所不能比。不管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一定的忍力,你一事无成。一切万法都是自己一个念。不见这个道,你修「忍」,不能成就。甚至那种「忍」还会修出自己的仇恨心、报复心。「大忍力」一定是基于明心见性,明白一切万法跟我到底是什么关系。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

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増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一个是「异国土」,一个是「他国土」。你看是不是?五百阿罗汉看到人家要弘法,也不好意思了:我们也要弘扬《妙法莲华经》,但是要在「异国土」。跟菩萨的心态能不能比啊?讲老实话。为什么呢?你不要怪我们,我们惹不起这些东西。这是真话啊!娑婆国土的人就是这些东西啊!你看我们是不是这些东西啊?包括我都是这个东西。娑婆世界的众生很难教化!这里也给我们一个启发:这些阿罗汉这么小的心量都蒙佛授记,我们这里有没有哪个心量比阿罗汉心量再小的?据我所知,大部分都愿意再来娑婆弘法啊。他们能授记,是不是我们更加能授记啊?

嗔浊谄曲:「嗔」是嗔恨心;「浊」是这个脑袋一天到晚糊里糊涂的、不清爽;「谄」,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当面讨好卖乖;「曲」就是讲话拐弯抹角,心口不一,甚至完全相反,这是众生的弊病。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经文人情味很重,是不是?「波阇波提比丘尼」前面已作介绍,不再重复。「憍昙」是她的姓,译作「泥土」。「波阇波提」译作「大爱道」,说明这个比丘尼非常慈悲,否则也不会有五百宫女随她出家。很不可思议。

你看「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一直看,她不用吭声。你给这个授记也很起劲,也给那个授记也很来劲,就把我冷落在这里,我看你怎么打发我?所以佛一看就知道了,马上把她的心事说出来了:你是不是讲我不给你授记啊?后面佛就专门解释了:你可不要误解啊!都要授记嘛。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说既然这样,我就专门给你提一下。

这个「一切众生喜见」与前面的「波阇波提」有关系。「大爱道」是不是「一切众生喜见」呐?这位菩萨以其特有的慈悲心,在生生世世来成就自己的道行。当然这一定是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根据自己所习惯的那种修行次第来成就自己。这个时候无量法门皆得成就。

这里有个「大法师」的概念,需要几个条件:

一者,善知法义。首先要善知《法华经》《楞严经》之义。最好能够熟读乃至背诵。特别是对已经明理之人,每背诵一次你会心潮澎湃。

二者,能广宣说。第一:你要对一切人说法,根据不同的众生根机都能引导到如来藏,这是对人;第二:对一切法,你随拈一法,都能解释为阿弥陀佛。

三者,处众无畏。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众生,不管多少人在场,你心里一点点都不害怕。你胸有成竹,他讲什么样的话你都能把他引到正题上来,叫「处众无畏」。

四者,巧方便说。也可以说为「能广说法」。「巧方便说」:在哪里说哪里。站在地球上说地球,在飞机上说飞机,看到飞来一只鸟就说鸟,看到前面有块石头就讲石头,告诉他什么叫「如来藏」,什么叫「阿弥陀佛」。这个法叫「闻一悟千,举一反三」,「三」和「千」都是无量。你只要把「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了,千变万化你都能对答如流。

五者,无碍辩才。这也是在说明怎样「巧方便说」。面对那些先入为主的菩萨,乃至歪门邪道,他故意问难你;你用「如来藏」大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佛法也有规定,对这种人可以拒绝回答。

师父的《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就是被别人问难逼出来的。本来计划七天讲一部《心经》,结果讲了三天才讲「是诸法空相」,没有办法讲下去。提问一个接着一个,他们都是有备而来。到第四天我不讲经,归纳了六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通过,叫他们打妄想都没有机会。明白的把手举起来,他的思路跟着我的脑袋转。那两个多小时,连喘气的声音都听得到。到最后呢,最厉害的一个人半路就溜走了;最厉害的第二个人跪下来哭了:「师父啊,你能不能原谅我?」我说:「你成了菩萨,我高兴都来不及,还有什么原谅不原谅呐?」这是真的。就在安徽师范大学啊!都是些高级知识分子,多年研究佛学的人。

我们真应该要感恩这些菩萨,是他们逼出来的。我过去成就一场法会,少说也要一个礼拜。那么现在根据实战情况,两个小时就能成就人。

六者,法随德行。虽然我们讲「依法不依人」,但是法靠人传。你德行好,同样讲法,效果不一样。「身教重于言教」。凡是登台讲经的法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学生不可以去评价老师的长短;但作为老师要懂得自尊自重,各人修各人的功德。德行好的人,同样的法讲出来,分量不一样。他可以得到灵感爆发,他可以现身说法教化众生。他讲出的法充满着慈悲心,充满着智慧,因为他心量打开了。那么对下面的影响,你这个人在群众中威信比较高,你同样讲一句法效应不一样。

七者,威仪具足。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行住坐卧皆有威仪,也是必要的。「相随心转」,你的言语行持有不可思议的摄受力,叫「佛光普照」。有道行的人不管走到哪里,不用开口,人家就知道这个人来历不凡。不需要去推销自己。这不是装模作样所能取得的。

想成就大法师,要扎扎实实用功。你慈悲不慈悲?平等不平等?智慧不智慧?一定要全心全意弘扬如来家业。为一切众生连我们的生命都可以牺牲,应该提高到这个高度。江山、美人、金钱、财宝、生命都可以放下。如果必要的时候,为了证明佛法真理跳火海!为如来家业做牺牲都愿意,就这么简单。我们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

八者,勇猛精进。就是像常精进菩萨,一心一意只想着怎样来弘法度生。众生有请,菩萨必到;而且还要做「不请之友」——当菩萨就是要求众生来接受我们的帮助,这就是菩萨的道行。

九者,身心无倦。色身不累是不可能的。但越是感到疲倦的时候,你心里越是心安理得。我把我的生命供养了众生。要生欢喜心,所以叫「倦而无倦」。

十者,成就忍力。横来正对,逆来顺受。万法都是「我」,哪有什么忍不忍?有一个「忍」,你就已经落入了分别。根本不存在忍,想不到忍,这才是最大的「忍」。这叫「无忍之忍」。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只劫。

耶输陀罗:译作「持誉」。她严格受持「如来藏心戒」,成就无量智慧光明,所以这个法号是相圆融。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

其实这段授记,属于节外生枝。因为佛前面已经笼统宣布授记了,无奈这两位菩萨她还有这么点小执着,所以佛也就随顺了一下,这样有点人情味,大家也可以理解。

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一点不含糊,大声提出来,生怕到时候要发配到娑婆世界来。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黙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世尊视:眼睛看一下,这就是佛在定中沟通加持。所以下面这些菩萨马上心领神会。意思来讲:你看看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弟子,还没有一个想到娑婆世界来呢!你们这些菩萨看怎么办吧。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诸陀罗尼」就是总持大法门。以「一心三藏」这种智慧时时、事事、处处把握一切的万法。

若世尊告敕我等:这是跟佛沟通。意思来讲啊,你叫我们来我们肯定愿意来,你不叫我们来,就好像有点喧宾夺主了。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只要你命令我们,我们一定会依佛教诲,广宣《法华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真锄禾修士

野生一级布偶猫

抗战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始

渴死的仙人掌

废材逆袭:绝色傲世

涂山夭夭

末世:从成为亡灵帝君开始

无暇自无尘

寿元能换宝?无限寿元的我无敌了

戏柳先生

序列:旧日君临

奉命娶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