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礼记终于抄完了
1本正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礼记终于抄完了,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1本正经,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月初四,新年的第一次开朝,天色未明,整个乾安城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含元殿却已灯火通明。
刘镇羽身着朝服,神色凝重,站在官员队列之中。他的手中,紧紧握着刘毅罚抄完毕的《礼记》,那抄本此刻却似有千斤重,压得他心头沉甸甸的。
随着张宁尖锐的嗓音高呼:“圣人驾到!”众人纷纷拱手。李承远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龙椅,扫视一圈朝堂,开口道:“众卿勉礼,今日新年首朝,望诸位畅所欲言,共商国事。”
先是几位官员上前,汇报各地新年期间的民情与治安状况。有的地方百姓欢庆佳节,歌舞升平;有的地方却因雪灾,民生艰难。李承远听得认真,不时询问应对之策,朝堂气氛庄重而严肃。
待这一轮奏报结束,刘镇羽深吸一口气,踏出一步,双手抱拳,高声道:“圣人,臣有本奏。犬子刘毅,前些日子行事孟浪,圣人罚他抄录《礼记》,以明事理、正言行。如今抄录已成,臣特带来呈上。”说罢,他将抄本恭敬地递向张宁。
待李承远接过《礼记》,缓缓打开,本以为会看到熟悉的毛笔字迹,映入眼帘的却是陌生笔体写下的工整小楷。他微微皱眉,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心中满是疑惑,抬眼看向刘镇羽,开口问道:“这抄本所用笔墨,并非寻常毛笔,字迹虽说工整,却透着几分怪异,这是为何?”
刘镇羽微微欠身,神色中满是愧疚:“圣人恕罪!这是犬子的过错,臣实在惭愧。前几日臣忙于公务,对他抄录的事过问甚少,昨日才发现他没用毛笔,竟用了不知从哪弄来的炭笔抄写。臣之前在他书房见过这炭笔,只当作新奇玩意儿,没料到他会用在抄录《礼记》上,是臣疏忽了。”
李承远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转瞬又恢复了沉稳的神色。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原来如此,这世上还会有第二种可以用来书写的笔,这炭笔……倒是有点意思。张宁,传朕旨意,今日朝会暂且到此,退朝。”
张宁扯着嗓子高喊:“退朝——” 官员们纷纷拱手行礼,有序退出朝堂。
待众人退下,李承远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内心对那炭笔充满好奇,却依旧不动声色,对张宁吩咐道:“你亲自去一趟传刘毅进宫,朕要当面问问他这炭笔的来历和用处,对了让他把炭笔带来,朕要看看。”张宁领命,匆匆而去。
张宁领命后,步履匆匆赶往国公府。彼时,刘毅正惬意地坐在自家院子的摇椅上,沐浴着冬日暖阳,专心盘着那对宝贝核桃。这对核桃被他养得油光锃亮,在他手中灵活转动,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刘毅眯着眼,沉浸其中,好不快活。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急切的呼喊打破了这份宁静。福子慌慌张张地跑来,大声说道:“小公爷!皇宫来人传您即刻进宫!”刘毅手上动作猛地一滞,核桃差点掉落,满脸疑惑,心里直犯嘀咕:“又出什么事了?这大过年的,皇上突然传我进宫做什么?” 满心不解,却也不敢耽搁,赶紧放下核桃,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前往正堂。
一进正堂,刘毅一眼就认出了张宁,这不是圣人的贴身公公么?心中疑惑更甚,但还是迅速镇定下来,脸上堆满恭敬的笑容,快步上前,双手抱拳,身子微微前倾:“刘毅见过张公公,不知公公亲临,有何要事?”
张宁神色如常:“刘毅,圣人宣你即刻进宫,询问炭笔之事,速速随咱家前去,不得有误!圣人还特意吩咐,让你带上炭笔。”
刘毅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叫苦,原以为抄完《礼记》这事就翻篇了,没想到还是因为炭笔出了岔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