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lt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白衣山人李泌(2),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方忆lt,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军中商议立元帅时,众人的目光大多聚焦于建宁王李倓,李泌却私下对肃宗皇帝说:“建宁王确实聪慧,但广平王是嫡长子,有为人君的气度,难道陛下想让他效仿吴太伯吗?”唐肃宗回应:“广平王已被立为了太子,何需再做元帅?”李泌分析:“若元帅立下大功,陛下不立其为君位继承人,可行吗?太子随军是抚军,留守是监国,如今元帅之位实为抚军之责。”肃宗皇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唐肃宗还是太子时,曾遭到宰相李林甫多次进谗陷害,心中积怨已久。即位后,他打算挖出李林甫的遗骸焚烧。李泌则认为,天子如果心怀旧恨,就无法向天下展示宽广胸怀,更会使叛军之人失去改过自新的念头。

唐肃宗听后有些不悦,问道:“你忘了往事吗?”李泌正色道:“臣之所虑非在此。上皇统治天下五十年,一朝失意(指玄宗逃亡四川),身处南方恶劣气候之中,且年事已高,若闻陛下记恨旧怨,必内心惭愧不乐。万一上皇因此伤感得病,即便陛下拥有天下之广,也难以安抚亲人之心。”话未说完,唐肃宗已有所感悟,下阶竟然抱住李泌的脖子痛哭道:“朕未曾想到这些。”

随后,唐肃宗向李泌询问剿灭叛军的战略,李泌根据当时形势,制定了一套围剿计划。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是一群无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仅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因此,他拟定战略,让朔方大将李光弼坚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攻取冯诩,进入河东,隔断叛军四将,使其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叛军能通关中,迫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波数千里,劳损精兵。而唐军则以逸待劳,剪除其弱卒。再将各路兵马齐聚扶风,与朔方军共同平叛。并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与李光弼互为犄角,以攻取范阳。叛军失去根据地,必将身死于河南诸将之手。

唐肃宗采纳了李泌的计划,后来事态发展皆如其所料。这便是李泌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然而,遗憾的是,唐肃宗急功近利,未能听信李泌的建议,致使河北未能彻底肃清。肃宗急于尽快收复都城长安,在郭子仪筹借到西北军大集合之际,便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分析:“若动用大军,急于速得两京,则贼势必将重新强盛,我们日后会再受困扰。我们有恃无恐的强大兵力,全赖碛西突骑、西北诸戎。若先取京师,约在明年春天可成功。但关东地理与气候特殊,春天早至,气候闷热,骑兵战马易生病,战士思春,亦想早日归家,不愿再辗转作战。那么,沦陷之敌又可休养士卒,整军经武,日后必复南来,此乃危险之举。”但肃宗未采纳李泌的战略意见,急于收复两京,最终出现了郭子仪借回纥兵,随广平王李豫等收复两京的一幕。

遁避衡山

自唐肃宗于灵武即位之日起,李泌便始终伴随其左右,为平定叛乱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彼时,他虽未正式担任显赫要职,却实际上“权逾宰相”。然而,正是这种与肃宗之间极为亲密且深厚的信任关系,招致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等人的深深猜忌。随着两京的顺利收复,平叛大局已基本稳定,李泌敏锐地洞察到局势的变化,便主动向唐肃宗提出请求,希望远离权力的中心,遁入衡山潜心修道。唐肃宗对他既不舍又理解,于是下诏赐予李泌三品官员的丰厚俸禄,并特赐隐士服饰,以示尊崇,同时还下令为他精心建造了一处清幽雅致的居所,供其修行之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八零嫁给全军第一硬汉

九羊猪猪

神级修炼系统

包租东

仙武神煌

搞个锤子

顶级玩家她在新手副本里当疯批

阿夫

团宠萌崽:皇城毛茸茸全是我线人

就是不白

南朝玄怪录

三戒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