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白衣山人李泌(4)
方忆lt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白衣山人李泌(4),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方忆lt,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泌的军事智慧与贡献
在安史之乱期间,肃宗于灵武即位,李泌对局势有着深刻而准确的洞察:
精准判断叛军态势
1. 叛军难以持久的原因分析
- 缺乏广泛支持:李泌指出,叛军主要由异族人组成,而中原地区的汉人参与寥寥无几,这表明安史之乱并未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 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叛军将掠夺的财物全部运送回偏远的范阳老巢,这一行为暴露了叛军缺乏长远战略眼光,没有一统天下的壮志。
2. 制定周详的平叛方略
- 战略部署:李泌建议肃宗命令李光弼坚守太原,从井陉出击;郭子仪攻取冯翊,进入河东。这样一来,叛军将领史思明、张忠志将不敢离开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也不敢离开长安,从而以三地之兵牵制叛军四将。
- 疲敌策略:他提出让郭子仪不要急于攻取华州,使叛军能够通行关中,迫使其在范阳和长安之间疲于奔命,叛军的精锐部队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消耗殆尽。而唐军则以逸待劳,避开叛军锋芒,在其疲惫时发动攻击。
- 长远规划:李泌还建议逐步实施,先稳定局势,然后任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与太原、朔方军形成夹击之势,最终夺取范阳,彻底摧毁叛军的老巢。
- 战略耐心:他反复告诫肃宗不要急于求成,要着眼于长远,确保将叛军彻底赶出中原,不留后患。李泌的这一系列方略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然而,肃宗未能完全采纳他的建议,急于收复长安,导致叛军退回河北,形成了长期的割据局面,给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祸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