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生繁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筹备大典遇难题,时空翩跹:朝凤,笔下生繁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太后明确表态支持晋王登基后,整个朝廷瞬间被一股紧张而忙碌的氛围所笼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小吏杂役,都为筹备晋王的登基大典而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礼部的官员们更是首当其冲,忙得焦头烂额。他们每日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手中的公文和图纸堆积如山。从大典的仪式流程策划,每一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行礼的规范动作,都要反复斟酌、细细考量;到各处的布置装饰,宫殿内外的色彩搭配、龙凤图腾的绘制位置、花卉绿植的摆放造型,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安排,不容有丝毫差错。因为他们深知,这登基大典不仅是晋王个人身份的转变,更是关乎国体尊严、昭示天下太平的重大盛典。
晋王在这期间也丝毫没有闲下来。他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先处理堆积如山的日常政务,批复各地呈上来的奏折,了解民生疾苦、地方治安、财政收支等情况,确保朝廷的运转不受影响。而后,又马不停蹄地与礼部等相关部门商讨登基大典的事宜,对每一项安排都仔细询问、严格把关。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任何闪失。
苏晴心疼晋王的劳累,主动帮忙打理一些琐碎事务。凭借着她多年来在宫廷中积累的经验,对宫廷规矩和礼仪的熟悉程度,她在筹备过程中倒也帮了不少忙。她协助礼部核对礼仪流程的细节,检查各处装饰的布置是否符合规制,还时常提醒众人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环节。
然而,筹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难题接踵而至。先是选定登基大典所用的吉服环节,便遭遇了重大阻碍。按照皇家传统,吉服的制作需用上等的绸缎和珍贵的丝线,绣以象征祥瑞的龙纹、凤羽、如意云纹等图案,且样式要严格符合皇家的规制,彰显皇室的威严与尊贵。可如今时间紧迫,原本负责制作吉服的绣坊却出了状况。绣坊的管事哭丧着脸来向礼部尚书禀报,说是之前备好的一批关键丝线不知为何被虫蛀坏了。这些丝线是特地从南方的蚕桑之地精心挑选而来,其质地细腻、色泽纯正,在别处很难寻到同样品质的。而重新寻找同样质地和颜色的丝线,难度颇大,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完全匹配的。
礼部尚书得知此事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额头上满是汗珠。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一刻也不敢耽搁,赶忙来向晋王禀报:“晋王殿下,大事不好了!这吉服的丝线出了问题,那批珍贵的丝线竟被虫蛀了,如今一时半会儿怕是难以寻到合适的呀。若是耽误了吉服的制作,这登基大典可如何是好啊?这可是关乎国体的大事,老臣罪该万死!”说着,他便要跪地请罪。
晋王听后,原本就严肃的脸上眉头紧皱,神色愈发凝重。他沉思片刻后,沉稳地说道:“此事确实棘手,你也别慌。你且即刻派人去京城各处的绸缎庄、绣坊再仔细找找,务必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看看能不能找到相似的丝线。实在不行,就从其他地方调运,哪怕是出高价,也要尽快解决。无论如何不能耽误了大典,这关系到朝廷的颜面和百姓的期望。”
礼部尚书领命而去,带着一众手下,不辞辛劳地奔波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他们一家一家绸缎庄、绣坊地询问,翻遍了所有的存货,可找了几日,收获却甚微。那些丝线要么质地不够上乘,要么颜色稍有偏差,都无法满足吉服制作的严苛要求。那吉服的制作也只能暂且搁置,整个筹备进度都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大典上要用的一些礼器也出了问题。原本存放于皇家宝库中的几样重要礼器,在进行最后的清点时,负责的官员惊恐地发现竟然有了些细微的损坏。这些礼器都是传承了数百年的皇家珍宝,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工艺价值,在登基大典上承载着重要的仪式功能。虽说不仔细看不太明显,但这关乎着登基大典的庄重性和神圣性,绝不能就这样使用。
负责宝库管理的官员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前来向晋王请罪:“殿下,微臣有罪啊!不知为何这礼器竟出现了损坏,微臣实在是疏忽大意了,没有尽到看管的职责,还望殿下恕罪!”他说着,声音都带着颤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头重重地磕在地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