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爷要赚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爷要赚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德昌捋着胡子点头,又看向霍乱方的宣纸:“藿香正气散虽为治霍乱之经典方,但若遇热霍乱,恐需加减。”他在纸上加了“藿香、紫苏、白芷”的药名,“患者暑湿盛时当去白芷之温燥,加滑石、茵陈清热利湿。谢大人以为如何?”
谢清风如何以为?他只是个半吊子,当然比不得王德昌、林妙手等人精通医理,他只能用自己的常理来判断,“王老先生那个,不若我们在小范围内试验这个调整后的方子,看看疗效如何?”
女大夫苏映雪摇头道,“来不及,这三种疫病来势汹涌,咱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谢清风思忖片刻,苏大夫说得对,现下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再用中医的“一人一方”的理论去一个个辨证论治了,只能大锅熬制这三个方子的药直接给患病的民众们喝了。
他深吸口气,将方才讨论完加减之后的方子交给面前的这五位中医,指尖在大锅熬制四字上重重按了按:“诸位大夫们,现下只能行此笨办法了。劳烦各位今晚就定出每种药的大锅配比——比如青蒿绞汁,十斤青蒿该兑多少酒;白头翁汤,一服药该煮出几人份。”
王德昌接过方子,“老朽明白,大锅药虽失了辨证精细,但能救命的便是好方。林大夫你对药量敏感,就由你来算配比如何?”
“得令!” 林妙手卷起袖子,五位大夫立刻围聚在一起时而争论时而点头。
谢清风默默将房间留给他们,专业的人干专业的活。在后退时,他不小心踩到李文远的脚,“李大人在想什么呢?魂不守舍的。”
李文远这才惊觉自己盯着谢清风背影出了神,他喉头动了动,终于将憋了许久的话吐出来:“谢大人,属下从前只当您是读书做官的文弱书生,却不想您竟连医理都这般精通......这些大夫们竟无一人质疑您的方子,反倒都顺着您的思路加减药物,您......”
“打住打住。” 谢清风笑着摆摆手,“我不过是无聊的时候多读了几本闲书罢了,再说了,若不是王老先生他们肯信我,肯在方子上用心加减,单凭我一个半吊子能成什么事?”
李文远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敬佩:“谢大人不必自谦。您能在短短时间内找到这些方子,并且还能与大夫们商议改良,这份见识和魄力,实在令人叹服。”
谢大人真的是全才啊!临平府能有谢大人这样的知府,真是幸运呐!
谢清风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自己之所以能拿出这些方子,并非全靠博学而是得益于系统。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闪耀过的智慧,如今被他重新拾起用以拯救当下的百姓罢了。
他也真的是被逼到绝境了,再不整出点有用的东西出来,他肩上的压力真的要直接爆表了。
“行了,李大人也很厉害,你就别吹捧我了,我有事情要交代你,现在就去做。”谢清风缓缓说道。
“你今日需将城内健康的百姓按里坊聚集至演武场及东西市广场。” 谢清风从袖中抽出一张泛黄的舆图摊开,指尖划过标注着空地的圈。
“卑职听令。” 李文远听到有事情要做,立马挺直腰背。
李文远走后,谢清风回到侧房铺开空白宣纸,提起狼毫写下“临平府抗疫章程”八个大字。第一行他用工整的小楷写着:“即日起全城设十五个煎药点,各点由大夫一名、士兵五名、文书一名值守。”
第二行他顿了顿,写下:“患病者集中送去城外隔离,每日辰时、酉时各服汤药。”笔尖在隔离二字上停留片刻,想起现代医学的切断传播链理论又在旁边补注道:“每百人一组,间距三丈,用竹篱笆分隔。”
第三行,“每日寅时、申时全城撒播石灰火硝粉,由士兵督战,拒不执行者断其三日口粮。”这举措虽然严苛,但在疫病面前容不得半分心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