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午田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书 张旻翊封为靖安王 皇上最终同意张旻翊与安馨成婚,安翊卿,言午田心,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旻翊带着陈德和苏尘,邀约林宇轩与慕弋生来到城中最负盛名的醉香楼。

众人在雅间内围坐,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热气腾腾,酒香四溢。

张旻翊率先举起酒杯。

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诸位,许久未曾这般畅聚,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言罢,一饮而尽。

林宇轩折扇轻摇,笑着回应:“张旻翊如今贵为靖安王,却依旧不忘我等旧友,实乃幸事。这酒嘛,自然要痛饮。”

说罢,也将杯中之酒饮尽。

酒过三巡,张旻翊放下酒杯。

目光中透着一丝期待:“如今我等在大原也算稍有建树,我想,是时候向父皇提及我与安馨之事了。我与她情投意合,历经诸多,只盼能早日将她迎入王府。”

陈德在一旁憨笑着点头:“王爷所言极是,公主与王爷情深义重,皇上定会应允。”

苏尘也抱拳道:“王爷,此事宜早不宜迟,属下也好早作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慕弋生微微点头,正欲说话,突然想起一事。

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说起此事,我倒想起我也想让安音见见我的家人。她温婉娴静,定能与我家人相处甚欢。”

林宇轩打趣道:“弋生这是好事将近啊,见了家人,下一步便是成婚之喜了吧。”

慕弋生红了红脸:“宇轩莫要取笑,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只是我心中确有此念想,想让她融入我的家庭。”

张旻翊笑着说:“这是喜事,待我与安馨之事定下,便可着手筹备你与安音的相见之事。届时,我们可要好好谋划一番,让两位姑娘都能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林宇轩又饮一杯酒,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我可得好好准备贺礼,不然到时候可拿不出手。不过,安荷那丫头古灵精怪,我还真得费些心思去挑选。”

众人听了,皆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窗外的秋风轻轻吹过,仿佛也在为他们的美好憧憬而低语。

张旻翊望向窗外,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但愿一切顺遂,我们都能与心爱之人相伴此生。来,再饮此杯,为我们的未来祈福。”

说罢,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雅间内再度响起欢声笑语,弥漫着浓浓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众人酒兴正浓,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如何向皇上提及这些事情上。

张旻翊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皇虽知晓我与安馨的情谊,且也清楚慕达族君主与君后对我们的认可,但此事关乎两国联姻,仍不可草率。

我想,或许应先在朝堂之上,借大原与慕达族日益紧密的往来之事,侧面提及两族联姻的益处,试探父皇的态度。”

慕弋生点头表示赞同:“王爷此计甚是稳妥。待皇上对此有了一定的思考后,我们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将你与安馨的深情厚谊细细道来。

着重强调安馨公主的贤良淑德以及她在慕达草原的声望,如此一来,皇上应允的可能性便会大增。”

林宇轩轻摇折扇,笑着插话:“那我这给安荷准备贺礼之事,倒也得精心谋划。

既要契合安荷的喜好,又要彰显我对她的重视。

我听闻安荷对中原的奇珍异宝颇为好奇。

我打算差人四处寻觅一些独特的物件。

比如西域的琉璃盏,东海的珍珠配饰,再加上一些精美的绸缎,你们觉得如何?”

慕弋生笑道:“宇轩这心思倒是细腻,安荷收到如此礼物,定是欢喜不已。

不过我这边,带安音见家人之事,也需好好安排。

我想先让家中长辈知晓安音的身份与性情,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到时唐突了佳人。

我会先安排一场家宴,只邀请至亲之人,让氛围轻松自在些,也好让安音能自然地融入其中。”

陈德挠了挠头,说道:“王爷,不管是向皇上进言,还是慕公子安排家宴,苏尘和属下定会全力护得周全,绝不让任何意外发生。”

苏尘也抱拳应道:“陈德所言极是,我们定会确保诸事顺利。”

张旻翊欣慰地看着众人:“有诸位相助,我心中踏实许多。

只盼这一切都能如我们所愿,不仅我与安馨能得偿所愿,慕弋生与安音、林宇轩与安荷也能修成正果。”

众人纷纷点头,又举起酒杯,为这美好的愿景共同饮下一杯。

此刻,他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

也有对即将面临之事的谨慎谋划。

而彼此间的情谊在这交流与碰杯声中愈发深厚。

酒阑兴尽,张旻翊与林宇轩、慕弋生在醉香楼外拱手作别。

张旻翊也让苏尘回他的住所。

张旻翊带着陈德,踏上回宫的銮驾。

车内,张旻翊微微闭目,似在思索着后续的计划。

陈德则在一旁正襟危坐,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陈德轻声打破沉默:“王爷,今日商议之事,虽有了些头绪,可向皇上进言终究是大事,还需从长计议。”

张旻翊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透着坚定:“嗯,我自是知晓。父皇一向看重皇家颜面与大原的局势,我不仅要表明我与安馨的深情,更要让父皇看到这门亲事对两国的诸多益处。”

銮驾行至皇宫,张旻翊步入嘉文殿。

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

张旻翊径直走向书桌,坐下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

陈德在一旁侍奉,低声问道:“王爷,可要准备些茶点?”

张旻翊摆了摆手:“不必了,你且退下吧,我想独自静一静。”

陈德领命退下后,张旻翊起身,在殿内踱步。

他回想起与安馨相处的点点滴滴。

从最初的相遇,到后来的生死与共。

每一个瞬间都如同一幅画卷在他眼前展开。

他深知,这一路走来不易。

而如今距离他们的幸福仅差关键一步,绝不能有丝毫差池。

他走到窗前,望着皇宫内的夜景。

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在朝堂之上巧妙地提及此事。

既能让皇上理解他的决心,又能让众大臣心服口服。

许久之后,他回到书桌前,拿起毛笔。

开始在纸上书写一些思路与要点。

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着精心的准备。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一件至关人命运的大事。

张旻翊在嘉文殿内奋笔疾书,直至夜深。

将心中所思所谋一一落于纸上。

待一切妥当,才拖着些许疲惫身躯,前往寝宫歇息。

靖安王府的工匠们日夜赶工。

庭院之中,依照慕达族草原的风格。

移植了大片如茵绿草,其间点缀着从草原采来的各色野花。

微风拂过,仿若草原上的花海在轻轻摇曳。

墙壁之上,绘着慕达族的传统图腾与英勇的骑士狩猎图。

色彩斑斓而富有神秘气息。

屋内的陈设,皆选用安馨喜爱的淡雅色调与柔软材质。

从精致的羊毛毡毯到雕花的木质家具。

每一处细节都倾注着张旻翊对她的深情。

次日,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

朝堂之上,众臣奏事毕,皇上缓缓起身,退朝回往御书房。

张旻翊早已在御书房外等候,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

待皇上坐定,张旻翊恭敬地步入书房。

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今日有一事恳请父皇恩准。”

皇上抬眼,目光平和:“翊儿何事?但说无妨。”

张旻翊微微抬起头,目光诚挚:“父皇,儿臣心仪慕达族公主安馨已久。

儿臣与她相识以来,历经诸多考验,彼此情比金坚。

儿臣深知,这不仅关乎儿臣个人的情感归宿,亦关乎大原与慕达族的友好往来。

安馨公主心怀善良,聪慧过人,若能与儿臣相伴,定能为儿臣分忧,为皇家增辉,亦能促进两族在文化、贸易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两国边境永享太平。望父皇成全。”

皇上微微沉思,片刻后说道:“翊儿,此事朕亦有所考量。你既决心与她携手,可有长远规划?”

张旻翊忙答道:“父皇,儿臣已命人修建靖安王府,皆依慕达族风俗与安馨喜好布置,儿臣愿以一生呵护于她,与她共同为大原与慕达族的情谊尽心竭力。

且儿臣知晓,君主与君后亦赞同此事,儿臣定会遵循皇家礼仪,不负父皇期望,让此联姻成为佳话。”

皇上听后,微微点头:“朕需再斟酌斟酌,此事涉及甚广,朕要综合多方因素考量。你且退下,待朕有了决断,自会告知于你。”

张旻翊虽心中忐忑,但仍恭敬地行礼告退:“儿臣多谢父皇,静候父皇旨意。”

退出御书房时,他的步伐坚定。

心中默默祈祷一切顺遂,能与安馨终成眷属。

皇上在张旻翊退下后,思忖片刻,便命人传召贤妃前来御书房。

贤妃听闻召唤,赶忙整了整妆容,匆匆赶往。

入得书房,贤妃见皇上神色凝重。

忙屈膝行礼:“臣妾拜见皇上,不知皇上急召臣妾所为何事?”

皇上微微抬手示意她起身,缓声道:“今日翊儿前来,恳请朕成全他与慕达族公主安馨的婚事。朕知你一向疼爱翊儿,此事你可有看法?”

贤妃面露微笑,眼中满是赞许:“皇上,臣妾确是全力支持。自翊儿与安馨相识,臣妾便瞧出他二人情谊深厚。安馨那孩子臣妾也略有了解,她温柔善良且果敢坚毅,在草原颇受敬重。她与翊儿携手,定能使旻翊在为皇家效力之时更添助力。且这门亲事于两国邦交亦大有益处,可保边境安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皇上微微点头:“朕亦知此理,只是联姻之事关乎重大,朕不得不谨慎。若应允,需筹备诸多事宜,礼仪、规制皆不可有差。”

贤妃走近一步,轻声道:“皇上圣明。但臣妾以为,只要皇上恩准,这些筹备事宜臣妾愿与礼部等相关部门悉心筹划,定不会有失皇家颜面。况且翊儿为了此事煞费苦心,靖安王府皆依安馨喜好而建,足见其诚意。”

皇上站起身来,踱步片刻:“朕还需考虑朝中大臣的态度,毕竟此事涉及外族,难免会有不同声音。”

贤妃忙道:“皇上,只要皇上表明立场,晓以利害,大臣们自会明白这其中的长远利益。且翊儿在大原推行水利、发展农桑,功绩卓着,百姓对他亦是赞誉有加,大臣们也会考量他的能力与威望。”

皇上沉思良久,道:“朕再想想吧,你且退下,此事暂莫要声张。”

贤妃行礼告退:“臣妾遵旨,皇上但有所需,臣妾随时听候吩咐。”

退出御书房后,贤妃心中默默祈祷皇上能早日应允这门亲事,让儿子得偿所愿。

次日,朝堂之上,气氛略显凝重。

皇上高坐龙椅,目光扫视群臣后。

缓缓开口:“众爱卿,朕今日提及一事,关乎靖安王的婚事。靖安王有意迎娶慕达族公主安馨,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看法。”

孙丞相率先出列,他清了清嗓子。

沉稳说道:“皇上,老臣以为,此乃美事一桩。

靖安王与安馨公主联姻,于大原实有诸多益处。

慕达草原地域广袤,其畜牧之盛可补我大原之缺,若联姻成功,两国贸易往来必将更加顺畅,可促我大原经济繁荣。

且安馨公主乃慕达族公主,身份尊贵,与靖安王结合,亦能彰显我大原皇家之包容气度,于邦交之上,可保边境长久安宁,此乃互利共赢之局面。”

悒爵侯苏候捻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皇上,臣虽认可联姻之利,但亦有些许担忧。

慕达族与我大原风俗迥异,文化隔阂或成婚后隐患。

且安馨公主生长于草原,其行事作风恐与我大原宫廷礼仪多有不合,若日后入主王府,恐生诸多纷扰,还请皇上三思。”

楚将军则昂首挺胸,声如洪钟:“皇上,末将以为,无需顾虑过多。

靖安王英勇睿智,若连自家王妃之事都不能妥善处理,何谈守护大原疆土?且安馨公主既有为靖安王挡刀之勇,亦定有适应我大原之能。

况且,婚姻之事,本就是相互磨合,只要二人情比金坚,些许差异不足为惧。末将支持这门亲事,望皇上成全。”

中书令林大人微微皱眉,拱手道:“皇上,此事关乎重大,不可仅凭情感而定。

需从长计议,制定详尽规制,以防日后变数。

既要考量慕达族的态度与期望,也要确保我大原皇家威严不受损,联姻之后的各项事宜,如礼仪教导、人员往来等,皆需明确章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与纷争。”

朝堂之上,众大臣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皇上坐在龙椅上,静静聆听,表情未显喜怒,心中却在权衡各方利弊。

思考着这门亲事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影响。

毕竟这不仅是皇子的婚姻,更牵扯到整个大原的政治格局与外交走向。

朝堂之上,众大臣各抒己见后。

大部分皆觉张旻翊与安馨联姻之事可行,纷纷表示同意。

皇上见此情形,并未当即表态,只是微微点头,便宣布退朝。

待群臣散去,皇上独独留下了楚将军。

御书房内,皇上屏退左右,目光深邃地看着楚将军。

缓缓开口道:“楚将军,今日朝堂之上,朕听闻你对翊儿的婚事颇为支持。

朕心中有一想法,想与将军商议。

将军之女楚凌霜,朕也略有耳闻,听闻她温婉贤淑、才情出众。

朕在想,若将她许配给翊儿,与慕达族公主安馨一同入府为妃,将军意下如何?”

楚将军面露惊愕之色,赶忙行礼道:“皇上,小女虽略有薄德,但此事关乎重大,臣实不敢妄议。

靖安王与安馨公主情深意笃,此乃众人皆知之事。

且这门亲事于两国邦交意义非凡,臣恐小女无端介入,会引发诸多不便。”

皇上轻轻摆手,踱步说道:“将军且听朕言。

朕亦知旻翊与安馨情谊深厚,然朕身为天子,需从大原的全局考虑。

楚凌霜入府,不仅可与安馨相互为伴,更能让大原与楚家的关系更为紧密。

楚家一门忠烈,为大原立下汗马功劳,朕此举也是想嘉奖将军,稳固朝纲。

况且,朕观楚凌霜的品性,定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共佐靖安王。”

楚将军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皇上隆恩,臣感激涕零。只是小女的婚事,臣虽为其父,亦需尊重她的意愿。

臣先回去与小女商议,再回复陛下,不知可否?”

皇上微微点头:“朕自是知晓婚姻大事需尊重子女意愿。

将军且去与楚凌霜好好谈谈,朕静候将军的答复。

但此事关乎皇家颜面与大原的未来,将军需慎重对待。”

楚将军再次行礼:“臣遵旨,定当谨慎处理,不负皇上所托。”

言毕,缓缓退出御书房,脚步略显沉重。

心中暗自纠结该如何与女儿说起此事。

而皇上则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陷入了更深的沉思,思索着这一系列安排对大原各方势力平衡以及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楚将军怀着满心的忧虑回到府邸,径直走向楚凌霜的闺房。

此时的楚凌霜正在房中研习书画,见父亲神色凝重地走进来,忙起身行礼。

楚将军看着女儿,欲言又止,终是叹了口气道:“霜儿,今日为父在朝堂之上,皇上单独召见了我。”

楚凌霜微微歪头,疑惑道:“皇上召见父亲,所为何事?可是与女儿有关?”

楚将军点点头,缓缓说道:“皇上有意将你许配给靖安王,让你与慕达族公主安馨一同入府为妃。

靖安王在大原如今威望颇高,且他与安馨公主的联姻于两国邦交意义重大,皇上此举,也是多方权衡。”

楚凌霜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她急忙说道:“父亲,女儿不愿。女儿虽听闻靖安王的诸多事迹,也敬重他为大原所做的贡献,但女儿心中早有属意之人,婚姻大事,女儿不想勉强自己。”

楚将军面露难色:“霜儿,为父知道这让你为难。可这是皇上的旨意,我们楚家深受皇恩,违抗圣命,恐给家族带来灾祸。”

楚凌霜眼中含泪,坚定地说:“父亲,女儿明白家族的责任,但女儿也有自己的坚持。

若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女儿一生的幸福,女儿宁愿受罚。

况且靖安王与安馨公主情投意合,女儿若强行介入,只会徒增烦恼,破坏他人的美好姻缘。”

楚将军在房中来回踱步。

内心十分纠结:“霜儿,你先莫要激动。为父也不想你不幸福,可皇上那边,该如何回复是好?”

楚凌霜沉思片刻,说道:“父亲,您如实回复皇上便是。若皇上因此降罪,女儿愿一人承担,绝不连累家族。女儿只希望,能嫁给心中所爱之人,相伴一生。”

楚将军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女儿的性子,一旦决定便难以改变。

可面对皇上的旨意,他又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不知该如何抉择,才能既不违背圣意。

又能保全女儿的幸福与家族的安宁。

皇宫的御花园中,虽已过秋,仍有几株绿树顽强地留存着些许绿意。

张旻翊应召前来,心中隐隐有不安之感。

皇上站在小径上,见张旻翊行礼后。

缓缓开口:“翊儿,朕今日再次与你提及一事。楚将军之女楚凌霜,温婉贤良,朕有意让她入你靖安王府为妃。”

张旻翊一怔,忙回道:“父皇,儿臣心中只有安馨一人,此生非她不娶。先前儿臣已表明心意,且与安馨历经诸多,情谊深厚,儿臣不能辜负于她。”

皇上脸色微沉:“朕知道你与安馨情投意合,可你身为皇子,婚姻之事不能仅顾儿女情长。

楚家于大原功勋卓着,你若娶了楚凌霜,既能稳固朝纲,又能让楚家继续为大原效力,此乃一举多得之事。”

张旻翊心中焦急,声音也提高了几分:“父皇,儿臣理解您从大局着想,可儿臣与安馨的感情也并非轻易可弃。

儿臣在大原的作为,皆是为了能与她有个美好的未来,若纳楚凌霜为妃,安馨该置于何处?儿臣又如何面对她?”

皇上怒道:“朕是天子,朕的旨意你也敢违抗?朕已为你多方考虑,你却如此不懂朕的苦心。”

张旻翊倔强地抬起头:“父皇,儿臣感激您的养育之恩,也愿为大原鞠躬尽瘁。

但在婚姻之事上,儿臣无法妥协。

儿臣曾与安馨并肩行侠仗义,生死与共,儿臣答应过要给她一个完整的爱。”

皇上冷哼一声:“你以为朕不知你那些江湖行径?

若不是朕默许,你以为你能如此肆意?

如今朕成全你与安馨,让她入府已是莫大的恩赐,你却不知感恩,还拒绝楚凌霜。”

张旻翊眼眶泛红:“父皇,儿臣所求不多,只求与心爱的女子相伴一生。

若父皇执意如此,儿臣宁可放弃一切,也不愿违背本心。”

此时,气氛剑拔弩张,父子二人互不相让。

皇上没想到张旻翊如此坚决,而张旻翊也对皇上的固执感到失望与愤怒。

御花园中的宁静被这一场激烈的对峙彻底打破,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波即将来临。

皇宫御花园内,张旻翊与皇上的争执仍在继续,气氛紧张得似要凝固。

这边,楚凌霜与楚将军在府中一番商议后。

楚凌霜鼓起勇气说道:“父亲,此事女儿想去向贤妃娘娘求情,或许娘娘能体谅女儿的苦衷,在皇上面前为女儿说项。”

楚将军思索片刻,点头应允。

楚凌霜遂前往贤妃居所,见到贤妃后。

她盈盈下拜,泣声道:“臣女楚凌霜拜见贤妃娘娘。”

贤妃赶忙让人扶起她,问道:“凌霜姑娘,你这是为何哭泣?”

楚凌霜便将皇上欲将自己许配给靖安王之事道出。

且表明自己心有所属,不愿卷入其中。

贤妃听后,心中了然,微微叹息道:“这事儿确是棘手。”

随后,贤妃带着楚凌霜匆匆赶往御花园。

此时,张旻翊与皇上正僵持不下。

楚凌霜上前,行礼:“臣女楚凌霜拜见皇上,拜见靖安王殿下。”

而后直起身来,坚定地说道:“皇上,臣女今日冒昧前来,实是因为皇上欲将臣女许配给靖安王之事。

臣女自知身份低微,但婚姻大事,臣女不敢欺瞒皇上。

臣女心中早有倾慕之人,并非靖安王殿下。

臣女听闻靖安王殿下与安馨公主情深意笃,若臣女强行介入,非但破坏了他人的姻缘,也会让臣女痛苦一生。

臣女恳请皇上收回成命,莫要让臣女陷入如此两难之境。”

皇上看着楚凌霜,眉头微皱,说道:“楚凌霜,你可知这是朕对你楚家的恩宠,也是为了大原的安稳。”

楚凌霜却毫不退缩:“皇上,臣女感激皇恩浩荡,但臣女的幸福亦不可轻弃。

臣女愿以其他方式报效朝廷,却不愿违背本心踏入这无爱的婚姻。”

张旻翊看向楚凌霜,眼中多了几分感激。

“楚姑娘,你的勇气和坦诚令人敬佩。我与安馨之情,此生不渝,实在不愿连累姑娘。”

楚凌霜微微点头,与张旻翊一同望向皇上,等待着皇上的回应。

御花园中的秋风似乎也因这紧张的氛围而停滞。

只余下众人沉重的呼吸声与忐忑的心跳声。

贤妃见楚凌霜表明态度。

便也开口向皇上说道:“皇上,臣妾观这情形,翊儿与凌霜皆有各自的难处与坚持。

翊儿对安馨的深情,皇上也是知晓的,而凌霜既心有所属,强扭的瓜不甜,若执意促成此事,恐日后生出诸多事端,反倒不利于皇家与楚家。皇上一向圣明,还请皇上三思啊。”

楚将军在府中如坐针毡,焦急万分。

他实在放心不下女儿,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进宫一趟。

于是匆匆赶往皇宫,一路询问小太监皇上的所在之处,得知在御花园后,更是加快了脚步。

当楚将军赶到御花园时,正瞧见众人站在那里,气氛凝重。

他赶忙上前,先向皇上行礼:“皇上,臣来迟了。”

接着看向女儿,眼中满是关切。

楚凌霜见父亲到来,眼中泛起一丝委屈的泪花:“父亲,您来了。”

楚将军转而向皇上说道:“皇上,臣在家中与小女细细交谈过,小女确实对这门亲事极为抵触。

臣也深知皇上此举是为了大原和楚家考虑,可小女的幸福也同样重要。

臣斗胆请求皇上,能否重新斟酌,莫要让小女陷入痛苦之中,也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风波。”

皇上看着楚将军和楚凌霜,又看了看一旁的张旻翊与贤妃,心中五味杂陈。

他本是一番好意,想借联姻巩固各方势力,却没想到遭遇如此多的阻力。

他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思索着究竟该如何抉择,才能平衡各方利益与情感,让这复杂的局面得以妥善解决。

御花园中,气氛凝重得似能拧出水来。

皇上面色阴沉,听着贤妃的劝诫之词,心中虽有不悦,但也知晓其话语不无道理。

贤妃轻声道:“皇上,您看翊儿与安馨历经生死考验,二人之情坚如磐石。

而凌霜这孩子,亦是心性纯良且有主见,她既已表明心有所属,若强行为之,恐日后靖安王府不得安宁,皇家与楚家的情谊也会蒙上阴影。

皇上心怀天下,想必不愿看到这般局面。”

楚将军紧接着拜倒在地,言辞恳切:“皇上,臣一家老小深受皇恩,皇上忠心耿耿。

臣知晓皇上的安排是为了大原的长治久安,可凌霜乃臣的掌上明珠,臣实在不忍见她余生悲苦。

臣愿在边疆再守十年,以换凌霜的婚姻自由,只求皇上开恩。”

楚凌霜早已泪湿眼眶,却仍倔强地挺立着。

“皇上,臣女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可臣女以为,婚姻不该成为政治的筹码。

臣女钦佩靖安王的功绩,也敬重安馨公主的为人,他们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臣女但求能与心中所爱之人相伴,于愿足矣。”

张旻翊亦向前一步,抱拳行礼:“父皇,儿臣愿为大原肝脑涂地,可在这儿女情长之事上,儿臣无法让步。

儿臣曾许诺安馨,要与她携手一生,不离不弃。

若儿臣负她,便是不仁不义之人,又何谈为大原子民表率?”

皇上凝视着他们,心中矛盾重重。

他深知若强行推行这门亲事,只会引发众人的不满与怨恨,于朝局稳定无益。

况且,他们的话语句句属实,情真意切。

良久,皇上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朕就依你们。翊儿,朕准你与安馨成婚。

楚凌霜,朕也不再强求你嫁入靖安王府。

望你们日后都能各安其位,莫要辜负朕今日的成全。”

众人闻言,皆面露惊喜与感激之色,纷纷拜谢皇上圣恩。

这场因联姻引发的风波,终在众人的坚持与劝说下,得以平息。

只待靖安王与安馨的大婚,为大原添上一抹喜气。

张旻翊怀揣着满心的轻松与喜悦回到嘉文殿,刚踏入殿门。

陈德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王爷,您可算回来了,一切可还顺遂?”

张旻翊微微点头,脸上的笑意难以抑制:“陈德,速速准备笔墨纸砚,本王要给安馨写信。”

宫女们赶忙上前,端来文房四宝,又细心地为张旻翊整理好桌案。

张旻翊坐下后,深吸一口气,提起笔。

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宠溺。

「馨儿,今日于御花园之中,经历诸多波折,幸得母妃、楚将军与楚凌霜姑娘相助,父皇终是同意你我成婚。

本王此刻满心欢喜,只盼能早日将你迎入府中,从此再不分离。

你于大漠之畔的飒爽英姿,于困境之中的勇敢坚毅,皆深深印刻在本王心中,往后余生,定当护你周全,与你共赏世间繁华,同历风雨沧桑。」

写罢书信,张旻翊小心地将其封好,交予小太监。

“快马加鞭送往慕达族草原,安馨公主,不得有误。”

随后,他又对陈德说道:“去约林宇轩、慕弋生、苏尘前来,本王有好事要与他们分享。”

不多时,三人齐聚嘉文殿。

林宇轩一进门便打趣道:“王爷如此急召,可是有什么天大的喜事?”

张旻翊笑着请他们入座,待宫女奉上茶点后。

才缓缓开口:“今日在父皇面前,我与安馨的婚事终得应允,再无阻碍。”

林宇轩率先起身祝贺:“恭喜王爷,此乃大喜事!王爷与安馨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如今得偿所愿,实乃天作之合。”

慕弋生也跟着起身,爽朗笑道:“是啊,日后这大原可就又要多一桩佳话了。王爷得此佳偶,定能在江湖与朝堂之上更加意气风发。”

苏尘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欣慰:“王爷,此等好事,当浮一大白。愿王爷与安馨公主的婚姻如这大原的山河,绵延不绝,永享太平。”

众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畅想着张旻翊与安馨的未来,嘉文殿内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与温馨。

安馨在慕达草原的宫殿之中,正望着远方发呆,心中默默思念着张旻翊。

这时,侍从呈上了张旻翊的信件。

安馨迫不及待地拆开信,逐字逐句地阅读着。

随着目光的移动,她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脸上先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后笑容如春花绽放般灿烂。

“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她兴奋地呼喊着,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眼眶也微微泛红,那是喜悦与激动交织的泪水在打转。

她紧紧地将信贴在胸口,在宫殿中来回踱步,脚步轻快得如同一只小鹿。

周围的女奴们被她的情绪所感染,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询问发生了何事。

安馨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们。

女奴们也都为公主感到高兴,宫殿内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安馨走到宫殿外,望着广袤无垠的草原,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与张旻翊携手漫步在草原与宫廷之间。

共同经历风雨,共享幸福时光的画面。

微风吹过,她的发丝随风飘舞,就像她此刻飞扬的心情。

自由而欢快,所有的等待与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心的甜蜜与期待。

安馨手持信件,像一只欢快的鸟儿般飞奔至六姐安音与七姐安荷的宫殿。

未及踏入,她的声音便已急切地传来:“六姐、七姐,快出来!”

安音与安荷闻声而出,见安馨满面红光、眼中闪烁着璀璨光芒,不禁相视一笑。

安音嗔怪道:“小妹这般欢喜,可是有什么天大的喜事?”

安馨将信高高举起,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阿翊来信了,皇上同意我们的婚事,我终于可以嫁给他了!”

安音与安荷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也绽出极为欣喜的笑容。

安音拉着安馨的手说道:“小妹,这真乃天赐良缘。

你与靖安王一路走来,诸多不易,我都看在眼里。

如今苦尽甘来,往后定是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美满日子。

你这般勇敢追爱,也终得圆满,实乃我草原之幸、家族之幸。”

安荷则兴奋地走上前。

一把抱住安馨,说道:“小妹,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和靖安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你以后定要与他好好地,若是他敢欺负你,我定带着草原的勇士去为你讨回公道。”

说着,还佯装出一副凶狠的模样,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安荷松开安馨后,眼睛亮晶晶的。

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我都能想象到你穿着华美的嫁衣,与靖安王在草原与宫廷之间幸福穿梭的模样了,那定是草原上最美丽的风景。”

一旁的青黛与绫影听闻,也连忙走上前来向安馨道喜。

青黛眼中满是笑意:“公主,此乃大喜事,日后您定能与靖安王琴瑟和鸣,幸福美满。”

绫影亦点头称是:“是啊,公主的深情与坚持终有回报,整个草原都会为您的喜事而欢腾。”

众人围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畅想着安馨未来的美好生活。

安馨被喜悦的氛围紧紧环绕,她知道,自己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而这旅程,因为有了张旻翊的陪伴,充满了无尽的期待与光明。

安馨激动地在宫殿中踱步,说道:“我日日夜夜盼着能与阿翊相守,如今这喜讯突然降临,我虽满心欢喜,却又有些慌了神。

我常常对着他的信件发呆,盼着相聚之日,可真到了要筹备婚事,我却觉得自己还未准备妥当,这心境实在复杂。”

安荷笑嘻嘻地凑上前:“小妹,别慌。

你与靖安王情深似海,大婚之事定能顺顺利利。

不过说起这婚事,我倒想起林宇轩那家伙,也不知他何时才会来迎娶我,让我也能风风光光地嫁入他家。”

安音轻笑着嗔怪:“七妹,你就这般心急。

不过,我也在想,慕弋生那边可有什么打算。”

青黛在一旁听着,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轻声道:“公主们的喜事将近,我也在想,陈德何时会来找我,这心里呀,总有些牵挂。”

绫影也微微点头:“我也盼着能早日见到苏尘,与他畅叙别情。”

安音拉着安馨坐下,说道:“小妹,大婚虽繁琐,但这是你与靖安王的终身大事。

我们定会帮你筹备妥当,让你成为最美丽的新娘。”

安荷在一旁拍手称快:“对呀,到时候我们草原的风光加上大原宫廷的盛礼,必定举世瞩目。”

于是,宫殿内的众人围绕着大婚之事,你一言我一语地畅聊起来。

既有对未来的憧憬。

也有少女们对情郎的思念与期待。

欢声笑语不断回荡在宫殿之中。

夜幕笼罩着皇宫,华灯初上,皇上轻车熟路地来到了贤妃的寝宫。

贤妃早已听闻皇上驾临的消息,在宫门口恭迎。

“皇上,您来了。”

贤妃福了福身,眼神中带着一丝温柔与期待。

皇上微微抬手扶起她,目光中满是深情。

“爱妃,朕今日心烦意乱,特来与你说说话。”

两人走进内殿,宫女们奉上香茗后便退下了。

皇上轻轻叹了口气,陷入了回忆:“爱妃,你还记得朕初见你之时吗?

那是在春日的御花园,繁花似锦,你身着一袭粉色宫装,在花丛中浅笑嫣然。

朕只一眼,便觉世间万物皆失了颜色,一颗心就此沉沦。”

贤妃微微垂首,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皇上,臣妾的心中只容得下皇上一人。”

皇上握住贤妃的手,轻轻摩挲着:“时光匆匆,转眼间,我们的翊儿都已长大成人。

今日朕看着他,才惊觉岁月不饶人,他已到了成婚的年纪,也有了自己心爱的姑娘。”

贤妃点头称是:“是啊,翊儿这孩子重情重义,对安馨公主一片痴心。

今日他能求得皇上恩准婚事,想必是欣喜若狂。”

皇上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朕虽应允了这门婚事,可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朕的皇子娶妻,意味着他即将开启自己的家庭,不再如从前那般依赖朕与你。”

贤妃轻声劝慰:“皇上,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自是常理。

翊儿定会在婚后更加稳重,为皇家分忧。

况且,他与安馨公主情投意合,日后定能夫妻和睦,这也是皇家之福。”

皇上微微皱眉:“朕明白,只是朕总担心他经验尚浅,在处理夫妻关系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政治纷争时不够周全。”

贤妃温柔地看着皇上:“皇上,儿孙自有儿孙福。

翊儿自幼聪慧,又有皇上的教导与提点,想必不会出什么差错。

您且放宽心,莫要为这些尚未发生之事过于忧虑。”

皇上沉默片刻,又道:“爱妃,朕也在思考,这桩婚事于大原与慕达草原的关系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若处理得当,自是能保边境安宁,可若有差池……”

贤妃靠近皇上,轻轻依偎在他怀中:“皇上,两国联姻本就是为了巩固关系。

翊儿与安馨公主定能明白其中利害,他们的结合会是一个好的开端。”

皇上搂着贤妃,缓缓说道:“希望如此吧。

爱妃,朕如今越发觉得,这宫廷之中,唯有你能懂朕的心思,与你相伴,朕才稍感慰藉。”

贤妃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上:“皇上,臣妾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无论风雨。”

内殿之中,烛火摇曳,皇上与贤妃相偎而坐。

他们的话语声在静谧的夜里轻轻回荡,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与期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夏第一妖后

猫多哩

诡异复苏末世降临

137684

这个丧尸有点猛

馒头天下

沧兴大陆

洛洛蛋炒饭

未来的我?是天降的白给美少女!

牧心雕龙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此夜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