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亦木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6章 上下迷乱,奇壤,小小亦木之,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迫使猫太下场。
在尽可能不暴露自身底牌的前提下,携正规军精锐部队进行了一次专项讨伐。
精锐部队负责道具支援的同时,主要是在猫太和那大树干起来的时候过去“救人”。
虽然核心目标完成了。
可最后结果却不算太好。
因迷乱后,随意行动遭遇危险死亡的族人。
在任务针对期,被巨木吸收的族人。
以及在最后围剿,因为被战斗波及死去的族人。
前前后后,超过了120人。
这不是蚂蚁,也不是萝卜,而是一百二十名活生生的人。
是部落花费大代价,从林行者、从边境之森、从纳猿族...那些地方收集过来,过了初筛的人。
他们甚至还没有见到部落真正的模样,部落也还未真正从他们身上得到弥补消耗的劳动反馈。
就这么,全没了。
甚至,还倒贴了一波武器和兵力进去。
而始作俑者,仅仅只是一棵被光照久了,发生了短暂“假神化”的巨木。
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层不够成熟。
不上报给黎木,拿不到较高的权限和力量,就找不到办法一次性解决掉。这与教育、行业成熟度有很大关系。
若是各行各业很成熟,产能发达、调动迅速,彼此间有较高的联系性,管理者也不会眼界狭窄,一有事就习惯上报等消息。
黎木也因为要忙的事情太多了。
初期对这件事不够关注,这才有了“逐步放手”决策变更,而非一上来就直接宣布“一刀切”。当
那样,或许只要损失个小几十人,就能把事情解决掉。
可问题是。
黎木想要吸取教训,更进自己的思维模式。
可偏偏,“生命不能比较,也不能轻易被放弃”这句话被放在面前,还又无法做到“果断切割”对等位理性想法的完全替换。
归根结底,就是那“救多救少”的老生常谈的问题。
可这问题,放在不同的条件中,答案未必统一,也未必有相对正确的选择。
就拿这件事举例。
如果黎木果断一刀切,固然会救更多人。
可剩下的徭役会怎么看部落?
部落不把人命当人命。
不仅会让未正式加入部落的人有反心,也会导致部落内部的矛盾,以后族人会不会照着学习,什么都一刀切?对生命的态度变得更漠然?
而且。
救下来的人,又怎么保证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一个坏人救回来,指不定以后还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可若不用“一刀切”。
不仅人员损失大,经济损失也大,同样也可能被徭役说成“部落也就那样”“部落实力有限”。
换个角度。
救回来的人少,总归是救了人的,依旧避免不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那是不是还不如不救?
生命虽不如整个自然那般千变万化,却同样很复杂。它很难用一种逻辑、理论去推演出某一框架下的准确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