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铺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胥吏变革,女主被兄弟三人轮流欺负的小说,地铺稀客,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句加上是刘桂生特地吩咐的,那些胥吏得势已久,乡民在积威之下可能畏缩不前,只有让他们知道钦差彻底站在他们一边,他们才可能站出来。

刘桂生组织公审不单单为了惩恶扬善,同时也为了打击土豪劣绅,重新划分土地,追缴逋赋。

当然,对于胥吏,他也有了彻底变革的想法。绝大多数草民一辈子见不到大官,他们只能接触到胥吏,对他们而言,胥吏就是官府。故胥吏之害更甚于主官。

胥吏虽是贱籍,却掌握权力,又因为世袭,故而可以世代经营积累,互相勾兑,早已形成庞大坚固的关系网,而且无任期限制,其地方影响力远胜主官。

这些人不清理,再好的政策都要大打折扣,不过,清理并非一味斩杀,必须恩威并重。

首先是废除贱籍,列入民户,同时废除世袭,统一通过吏员试招募,童生即可报考。

事实上科举考试的难度是地狱级别,即使是秀才也近乎百里挑一,而童生作为有一定文化,却无法进入士绅序列的群体,数量庞大,却少有用武之地,胥吏这种必须具备文化水平的工作却对他们关上大门,造成巨大浪费。

废除贱籍,给童生开辟一个通道,同时对胥吏这个群体注入流动性,避免世袭带来的利益固化和盘根错节的抱团关系网。

其次是大幅提高胥吏待遇,高薪未必养廉,但低薪一定不可能廉。大周胥吏收入极低,几乎不可能养家糊口,有些岗位甚至算徭役,自带干粮上班,不捞钱不可能。

刘桂生打算给他们不低于一两的月俸,按层级增加。并且按工作表现发放一定数额奖金。

第三,提供升迁机会。大周胥吏没有升迁机会,岗位世袭,基本干到死,又是贱籍他们不会珍惜这种工作,也不会在乎声誉,多半沦为无耻下流逐利之徒。

若能升迁,比如衙役升为书吏,书吏升为各房典吏,甚至可以升为佐贰官。并且,县衙胥吏可升迁到府衙,甚至布政使司。如此,他们才会珍惜胥吏职位。

当然,主官的位置需要给科举正途保留,以免遭遇巨大阻力,酿成轩然大波。

提高待遇的同时加强监管。监管职责交给御史台是不成的,他们人力物力有限,又都是科举正途出身,眼高手低,岂能细致监察州县小吏的狗苟蝇营?只有审计署有资源有决心。

审计署接受草民对胥吏的投诉,被投诉的胥吏立即停发奖金,若查实被冤枉,事后奖金补发;若查证属实,依律处理,罚俸、降职、撤职、开除、刑罚,个人原因造成投诉人损失,双倍赔偿。

若半年内累计被投诉三次,无条件停职接受调查。

……

心中不断构思胥吏变革之法,同时也在共同审理胥吏残民案。

自从告示贴满各乡村,草野小民听闻大量胥吏已投入监牢,遂陆续赶赴县衙首告,卷宗逐渐堆满案头,而且告发者越来越多,简直铺天盖地。

卢存忠见这架势已经六神无主,这是要将本县胥吏连根拔起啊,其中牵连之大,可谓史无前例,国师一定要搞这么大吗?卢县令一向是求安稳的性子,如今的情势让他如坐针毡。

不过刘桂生并非没有准备,他早已命翟士稆带钦差令牌调凤阳卫兵马坐镇。

刘桂生虽坐在主审位置上,但极少开口,只是为了震慑宵小,真正的主审是傅名山。

傅名山长期带黑衣衙役、护田组对抗五成兵马司、州县衙门,对胥吏残民之术知之甚详,常能抽丝剥茧,切中肯綮。

卢存忠虽是县令,却只能当个哑巴,偶尔回答一下傅名山的询问,也多半知之甚少,只好当个背景板罢了。但他心里知道,此事过后,自己颟顸无能、纵属逞凶的考评不可避免,不被投入大牢就谢天谢地,这官肯定当到头了。

随着庭审推进,濠州胥吏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牵涉凤阳府和江南布政使司,刘桂生不管涉及何人,一概发出拘票,带上公堂讯问调查。

同时,刘桂生将考虑成熟的胥吏革新奏疏发往京师大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升斗烟民

极乐轮回

诡话连天

上城之下

李马

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

来清酒半壶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油炸西红柿

美女总裁的僵尸老公

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