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问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愿得一心人,青衫刃破千重阙,林问溪,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单大山夫妇待菜上齐,就搓着手站在门口,神色有些忐忑,担心农家菜不合贵客们口味。
见大家举筷吃得津津有味,才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憨厚笑容。
晚饭过后,单大山两口子把瓜果茶水都摆在了院子里。自家种的西瓜用井水浸得透心凉,咬下去甜津津的汁水沁人心脾。这么热的天,能啃上几口冰西瓜真是舒坦,连向来斯文的谢兰兰都连着吃了三四块才停手。
店主一家在院子另一头的青石凳上歇凉吃瓜。单大山正给杏娘揉捏肩膀,杏娘偏过头和丈夫低语,月光映着她含笑的侧脸,两个孩子在旁追逐打闹,清脆笑声回荡在院子里。
谢兰兰望着这画面,忽然觉得心口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
她想起父亲永远板正的面孔,母亲挺得笔直的腰杆、人前端庄得体的笑容人后眉间拧着的愁绪,还有后院姨娘们掐尖要强的模样。
她们涂着蔻丹的指甲掐着绣帕,口脂抹得一个比一个鲜亮,在父亲面前都是娇美温柔的可人儿,彼此见面时话语和眼神里都带着尖刺。
那些庶弟庶妹们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总爱耍些小动作……
石凳边杏娘鬓发散下一缕,单大山伸手替她抿到耳后,这个动作让谢兰兰指尖不自觉揪紧了绢帕。
八岁那年祖母做寿请戏班,戏台上旦角甩着水袖唱“愿得一心人……”,她拽着母亲衣袖问:“娘亲,戏文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那时谢兰兰在家族女子学堂读书,每日学的都是妇德规矩。从如何站立行走到侍奉公婆,从打理家务到主持宴席,连晨起先迈哪只脚都有讲究……教课的嬷嬷是宫里退下来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每个动作都得严格把关。
那天她问出那句话时母亲攥着帕子的手突然收紧。她怔怔望着女儿,嘴角轻轻翘了翘,像是想起什么久远的事。可那点笑意转瞬就没了。
“傻丫头,咱们这样的人家,婚事都是写在族谱里的。”母亲怜爱地摸了摸她的小手,“你该学的是怎么当宗妇管家,不是琢磨那些戏文里的荒唐话。”
谢兰兰低头看自己衣摆上的兰花。每月初都有裁缝来量新衣,京城里时新的头面首饰她总能最先拥有……
她知道自己的诗作总被抄在贵女们聚会的花笺上,更知道那些贵夫人们摸着她的发髻说“谢家姑娘当真担得起大家风范……”这些金玉似的夸赞意味着什么。
远处的欢声笑语裹着夜风扑在谢兰兰脸上。单大山正把切好的西瓜分给两个孩子,杏娘笑着用帕子给丈夫擦额角的薄汗。
谢兰兰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盯着那家人看了太久。
“小姐,该回房休息了。”小莲在身后轻声提醒。
她起身,又看了一眼那边。
杏娘鬓角那缕散发又垂了下来,单大山这次直接伸手替她解了发簪。乌发流水似的泻了满肩。杏娘笑着捶打丈夫,两个孩子趁机把瓜瓤抹到了爹爹脸上,月光把四个人的影子融成模糊的一团。
谢兰兰转身往屋内走,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玉簪,突然觉得它没有杏娘发间那支木簪子鲜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