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农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2章 林家动手 船匠密谋,我在大唐做战神,一个老农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邦见状,嘴角不禁微微抽搐了一下。房俊这个名字,在大唐的确算得上是家喻户晓,只不过这名声之中,夹杂了太多的争议与非议。
在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尽管他们拥有巨额的财富,但在世人眼中,他们依然是被轻视的存在。
“是的……”
杨迅确认了罗邦的身份后,忽然倒吸了一口冷气,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房二公子这是要有什么大动作吗?难道他是想要打造船只?”
造船,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门高深的技术活。船只的吨位、稳定性、航行速度等,都受到材料、工艺、设计等多方面的限制,想要有所突破,绝非易事。
大唐虽然拥有自己的战船,且据说吨位极大,战斗力强悍,但在民间,能够打造出如此规模船只的工匠,却是寥寥无几。
罗邦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正是如此。房二公子此次打算涉足造船业,必然有着他的深意。“
大唐水军在与倭奴的一战中,所用的拍杆威力巨大,简直就如同拍苍蝇一般轻易地将敌人击溃。那一战,大唐一战成名,威震四海。房二公子或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想要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然而,这一事实仅仅能够表明倭奴国的船只规模相对较小而已,并不能确凿地证明大唐的船只就一定庞大无比啊。毕竟,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或对比。
“房二公子,也就是房俊,如今已经成为了我的主人。而我此番随他一同南下,目的便是要寻觅那些技艺精湛的船匠们。至于房二公子心中究竟怀揣着怎样宏伟的计划,我作为他的下属,所知晓的实在有限,实在不敢胡乱猜测啊。”罗邦一脸诚恳地说道,他的话语中并没有丝毫的虚假成分。
事实上,房俊虽然一直在积极地投身于造船事业,但目前为止,他所建造的船只主要还是以商船为主,而且这些商船的体型也并非特别巨大。
至于房俊内心真正的意图和目标究竟是什么,罗邦确实是一无所知。
听到罗邦这样说,杨迅原本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
不过,他的心中依然存有疑虑,于是追问道:“房二公子的信誉在江湖上确实有一定的口碑,只是,我又该如何确定你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真实的呢?”
其实,杨迅的内心早已疲惫不堪,若非念及这一船坞中的老兄弟们,他恐怕早已拂袖而去。而今得知是房俊在招募人手,他自然是愿意给予信任的。
“我虽无法立即拿出什么确凿的证据来,但公子不久之后便会南下巡视,到时候你自然有机会亲眼见到他。”罗邦诚恳地回答道。
杨迅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突然变得异常难看,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房俊竟然要亲自南下,而且目标竟然直接指向了这里?这怎么可能呢?
“你说的可是真的?”杨迅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似乎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这只是一个玩笑。
罗邦一脸严肃地看着杨迅,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是真的,我怎么会拿这种重要的事情跟你开玩笑呢?”
得到了罗邦肯定的答复,杨迅的心情瞬间变得激动起来。他的步伐也突然变得急促起来,原本因为年纪大而略显蹒跚的脚步,此刻竟然变得异常矫健,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就在前方等待着他。他喃喃自语道:“太好了,太好了……”
然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对罗邦说道:“我这就去召集人手,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下,不能让林家得逞!”
说罢,杨迅转身匆匆离去,留下罗邦站在原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叹:南方船坞的繁荣发展,似乎也验证了那句话,兴盛时百姓被压榨,战乱时百姓无力自保,只能任人宰割啊……
站在船坞边,我凝视着眼前忙碌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船坞里,工人们忙碌地穿梭着,船只的建造和修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世家们对空间的激烈争夺,以及对工人们血汗钱的不断压榨。
在这个战乱的时代,百姓们生活艰难,物价飞涨,他们已经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只能默默忍受,任由各种风险侵袭,最终沦为战争的炮灰。
就在这时,罗邦走到我身边,他的目光也落在了船坞上。
罗邦忽然开口:“我决定与你一同前去。”
这句话让杨迅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欣喜。
杨家似乎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境地,不仅要面对林家的攻击,还要应对其他小船坞的威胁。这些年来,林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对杨家进行打击,许多船坞都已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吴大奎掌柜看到杨迅过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老杨,听说林家去你杨家船坞了,现在怎么样了?”他问道。
杨迅回答道:“情况不太好。”
吴大奎点了点头,“唉,我早该想到的。”
在他们谈话的过程中,罗邦突然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很多小船坞的经营已经陷入了困境。
对吴大奎说道:“你们的情况也并不是最糟糕的。很多船坞现在都在遭受打击。”
吴大奎惊讶地看着杨迅,“是有些困难了?”
杨迅和罗邦对视一眼,明白这是他们的机会。
吴大奎身材魁梧,肌肉线条分明,显得很是健壮,这与罗邦心目中船匠那瘦削、佝偻的形象确实有些不太一样。
毕竟,船匠们常年在阴暗潮湿的船坞里劳作,很多时候都需要猫着身子钻进狭窄的空间进行精细的修理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一般很难养出健壮的体魄。
“吴大奎啊吴大奎,我杨家的船坞倒是还经营得有声有色,倒是你,你这身板虽壮,可你的船厂还能撑多久呢?”杨迅一边说着,一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深谙聊天之道,知道如何用最微妙的语言去触动对方的敏感神经。
既然此番前来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盟友,那么制造一种同仇敌忾的氛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吴大奎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哼……我这船厂如今这番田地,都是被林家给算计了。若不是他们从中作梗,我怎么可能会落到这步田地。”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慨。
杨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呵呵,说到底,还是你吴大奎不够聪明,做事不够周全,才会被林家钻了空子。我就不一样了,同样的招数,我可不会轻易上当。”
说着,他便自顾自地找了个地方坐下,眼神中满是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吴大奎看着杨迅那得意的模样,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也没有生气。他深知,自己当初在处理与林家的事情上,的确有些疏忽大意,不够聪明。
“怎么,老杨,你今天不会是专程来看我的笑话的吧?”吴大奎试探性地问道。
杨迅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哪里哪里,我今天来,可是要给你介绍一个小兄弟的。这小兄弟可大有来头,说不定能帮你一把,让你的船厂起死回生呢……”
杨迅循循善诱,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显然是已经吃定了吴大奎,将对方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其实,吴大奎的处境远比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要糟糕得多。
杨家的船坞虽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难以维系往日的辉煌,但好歹还有一线生机。
而吴家的船坞,现在却是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岌岌可危。
林家的债务如同一座大山般压在吴大奎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即便是吴家还处于全盛时期,想要还清也是极为困难的。
“起死回生?”吴大奎带着几分好奇与不解,目光紧紧锁定在罗邦的脸上,仿佛在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他缓缓起身,围着罗邦转了一圈,上下打量了一番,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疑惑。
“这位小兄弟,看你年纪轻轻,不知道你究竟有何等来历,又凭什么底气可以让我吴家的船坞起死回生?”吴大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盼,他太需要一根救命稻草了。
罗邦只是轻轻一笑,那笑容中似乎藏着几分深意与自信,“我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我身后的人有。”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吴大奎闻言,眯起了眼睛,目光在罗邦和杨迅之间来回游移,似乎在确认罗邦所说的话是否属实。
杨迅很配合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开口附和道:“吴大奎,这位小兄弟身后的人确实强大无比,要是他愿意出手相助,我们绝对是有机会重新做人的。”
杨迅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让吴大奎心中的疑虑又消散了几分。
他深知,在这个关头,任何一丝希望都不能放过,哪怕这希望看起来如此渺茫。
如今,他们这些人的生活境遇惨淡至极,活得甚至都不如一条狗来得自在,一日三餐的温饱都成了难以维系的奢侈。
家中常常是米缸见底,炊烟难起,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们便不禁唉声叹气,幻想着要是能有个翻身的机会,哪怕是寻得一个可以依靠的靠山,那也是极为不错的事情,足以让他们在这艰难的时局中觅得一丝喘息之机。
“非得是大官才行吗?”吴大奎心中暗自思量,他觉得,要解决自己这满腹的愁绪和眼前的困境,恐怕也只有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官才能有所作为了。
一旁的杨迅闻言,不禁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几分莫名之色,说起来是有些怪异的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