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5章 影帝背后的男人,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影帝背后的男人

1985年,应该说是香江电影最鼎盛的阶段,行业内人才济济,天马行空和奇思妙想在大银幕上随处可见。</p>

不仅本埠市场每年节节攀升,连在外埠市场也同样攻城略地,无往而不利。</p>

在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横行之前,香江电影说一句称霸亚洲丝毫不为过。</p>

香江电影金像奖最早是由电影杂志《电影双周刊》在评选十大电影的基础上,与香江电台合办的电影奖项。</p>

这几年,随着香江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好,也让金像奖这个新生的电影奖项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p>

,《华侨日报》今天的销量久违的突破了12万份,硬生生比平时多卖出了5万份报纸来。</p>

《华侨日报》历史悠久,二战后一度与《工商日报》《星岛日报》在香江中文报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年好歹也是大报。</p>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江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竟然要养几十家报纸,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到了70年代以后,这种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p>

纸媒行业的激烈竞争,逼的这些报纸不得不花样百出,在新闻内容的报道上也不得不向花边新闻靠拢,满足广大市民的“低级趣味”。</p>

明报大厦内。</p>

董桥翻着《华侨日报》,口中发出啧啧的声音,“真想不到啊,《华侨日报》现在的格调是越来越低了。”</p>

他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会儿报纸,然后抬起头看向林朝阳,满脸写着不怀好意四个字。</p>

“朝阳,作为‘影帝背后的男人’,你对这篇报道怎么看?”</p>

林朝阳无奈的笑了笑,“我看他们迟早要完。”</p>

董桥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p>

今天一早,林朝阳家的电话被打爆了,来电的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媒体的采访邀请,另一类则是电影公司找他合作。</p>

对于这些采访邀请,林朝阳通通都拒绝了。</p>

他又不想当明星,没必要出那个风头。</p>

至于那些电影公司的合作邀约,林朝阳也都敷衍了过去。</p>

在一众给林朝阳打电话的人里,董桥算是最有正事的,他打电话的目的是为了约林朝阳谈新作出版的事。</p>

上个月林朝阳将《楚门的世界》手稿交给了李士非,花城出版社方面给出的计划是在8月中旬出版。</p>

这次《楚门的世界》出版,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了杂志发表这一过程。</p>

以林朝阳如今的名气,早已不需要杂志发表这一途径来扩散新作的影响力。</p>

而且杂志发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作品出版后的销量,以前拿千字稿费的时候销量高低无所谓,可现在林朝阳拿的是版税,每一份销量的背后都是收入。</p>

《楚门的世界》内地出版在即,香江这边的出版也该提上日程了。</p>

有了之前的几次合作,新作的出版事宜谈的很顺利,依旧是20%的版税率。</p>

等谈完了新作出版的事,董桥突然又跟林朝阳提出了采访要求。</p>

昨天的颁奖典礼上林朝阳蝉联最佳编剧奖,也算是这届金像奖最有话题性的获奖者了,外面的媒体想采访林朝阳都没有机会,董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p>

来都来了,林朝阳也不可能生硬的拒绝他的请求,只好答应了下来。</p>

采访这事不是董桥这个总编来负责的,两人等待采访的间隙,才有了刚才的那番对话。</p>

又过了一会儿,《明报》方面的两个记者来了,一个负责文字采访,一个负责摄影。</p>

负责文字采访的名叫沈西城,留着两撇小胡子,一脸精明,见到林朝阳十分热络的攀谈起来。</p>

熟悉了一会儿之后,正式进入采访环节。</p>

《明报》的格调在香江媒体中算是比较高的,因此沈西城的采访提问也很正经,只是他时不时的就要卖弄一些学识,让林朝阳有些不适应。</p>

“林生蝉联两届金像奖最佳编剧奖,现在新闻上已经有人给您冠以‘才子’之名,不知道您对这件事是如何看的?”</p>

采访进入到后半段,沈西城问出了一个颇为犀利的问题,眼神笃定,似乎想从林朝阳身上挖掘到一点具有话题性的内容。</p>

林朝阳脸色轻松,沉吟了片刻才说道:</p>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应该谦虚两句。</p>

不过每个人对才华的定义不一样,对才子的评断也是不同的。</p>

有媒体因我写的剧本获奖了赞我是才子,那是媒体捧场,读者和观众看到了一笑了之,我这个‘才子’本人也没必要当真。</p>

否则下回人家称别人为‘才子’,我这个‘才子’兴许心里还要发发酸。”</p>

林朝阳回答问题的语气幽默诙谐,轻飘飘的便将沈西城的伶俐提问给瓦解了。</p>

沈西城是《明报》的记者,这次采访林朝阳,当然也少不了要给《楚门的世界》这部即将出版的小说打打广告。</p>

何况小说已经确认了要改编成同名电影,这也是个宣传点,因此沈西城又问了一些关于林朝阳跟明报出版社的合作问题。</p>

采访结束后,沈西城略感遗憾,他问的那些问题都被林朝阳举重若轻的化解,不带丝毫烟火气,对于记者来说,这样的采访实在缺少爆点。</p>

当然了,整个采访过程是十分流畅的,林朝阳的回答也言之有物,偶尔的幽默和智慧的闪耀也给采访过程增添了不少色彩。</p>

等沈西城走后,董桥又与林朝阳交谈了一阵,礼送他出了大厦。</p>

“有了你今天的独家采访,明天《明报》肯定会有个不错的销量!”</p>

林朝阳回到了东方花园已经是傍晚了,陶玉书说这一白天家里的电话就没消停过,到后来陶玉墨带着孩子不堪其扰,最后把电话听筒搁到茶几上,才得了清静。</p>

“去年你得奖,也没见有这么多人来联系你,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我们家电话的?”</p>

“去年是被邵氏给冷藏了,最近大半年一直没拍戏。</p>

上个月,他和邵氏的合约到期了,本以为从此可以天高任鸟飞,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巴掌。</p>

这几年香江影坛人才辈出,新星如过江之鲫,他四十多岁才从邵氏出来,戏路又被固定在了武侠电影上,根本没有几个投资人和电影公司看好他。</p>

从邵氏出来之前,有不少电影公司跟他聊的热络,结果等他出来之后,这些电影公司一个个都没了动静。</p>

要说这其中没有方小姐的作梗,狄龙是不会相信的。</p>

这前后巨大的落差让狄龙感到世态炎凉,更感觉到了大浪淘沙的无情。</p>

“阿龙,最近还没有电影公司联系你吗?”许观文问。</p>

狄龙摇了摇头,岳华皱眉道:“方小姐够狠啊,这是费了多大的力气?”</p>

“估计是想杀鸡儆猴吧。”</p>

大家讨论着狄龙的境遇,方小姐的从中作梗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狄龙的江湖地位在这里,一般的制作和角色可配不上他。</p>

要不然以狄龙的名气,总不至于沦落到没有戏拍的境地。</p>

“阿龙,你也别太挑剔了,现在已经不是我们那个年代了。”</p>

岳华的话很没有志气,也很现实,但狄龙如果要向现实低头,早就跟邵氏续约了,何必要走到现在这步呢?</p>

狄龙用沉默表达着自己的态度,众人也能明白他的心思,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p>

电影是娱乐,也是江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羁中马

成为领主的我被迫种田

逆流水水

苍蓝星,亦是宝可梦大师!

Dr莫比乌斯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小小鱼虾

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小麦菠萝西

旧神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