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落樱满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星陨惊变,我正在古墓现场直播,风落樱满肩,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东南角传来岩层断裂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
整面绘着《河图》的墙壁开始横向平移,缓缓露出后面深不见底的竖井。井口蟠螭浮雕的瞳孔突然点亮,所用的竟是墓里常见的鲛人油。然而,那火光却泛着诡异的橘红,像极了我在洛阳见过的新莽时期血玛瑙的色泽,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
还没等我从这一连串的变故中回过神来,浑天仪的窥管突然卡住了我的手腕,那力度之大,仿佛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将我紧紧抓住。
四游仪尖端寒光一闪,无情地刺破了我的皮肤,鲜血瞬间涌出。
血珠顺着黄道环的纹路缓缓蔓延,在“冬至”刻度处竟凝成了一颗赤红的天狼星,那颜色鲜艳欲滴,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
穹顶星图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召唤,应和般亮起了对应星位。
与此同时,井口吹出一阵阴风,风中夹杂着刺鼻的硫磺味,竟将血珠蒸腾成雾。那雾气在空中不断变幻,最终勾勒出西汉长安城的舆图,一切都显得如此不可思议,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神秘仪式。
“这是‘血祀启门’!”我惊恐地大喊,急忙扯断袖口缠住伤口。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史记·天官书》里提过的以血引星的邪术,
“当年巫蛊之祸……”我的话还没说完,井底突然传来编钟雅乐,然而,奏的却是《礼记》中的丧仪篇章。那乐声悠扬却又透着一股阴森,仿佛是为死亡奏响的序曲。
紧接着,十八具青铜人俑破土而出,它们手持的圭表仪器全部齐刷刷地指向我的方位,晷针尖端还滴着刚凝结的血珠,那场景仿佛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猎杀,而我就是那被锁定的猎物。
浑天仪在第十次旋转时,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崩解。齿轮碎片如天女散花般在空中飞舞,最终组成了一幅临时星图。
我定睛一看,发现那竟是三垣二十八宿的镜像倒影,北斗所指的已非北极,而是井口蟠螭的左眼。
我俯身抓起一把金缕玉屑,用力撒向空中。那些碎屑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附着在星轨之上,渐渐显露出隐藏的暗门轮廓。门楣上的浮雕是雷公像,他手握凿子,正对准虚宿星位,仿佛在守护着某个惊天的秘密。
当我撞开暗门的那一刻,整座墓室响起龟甲碎裂的脆响,那声音清脆而又刺耳,仿佛是打破了某种禁忌。
穹顶星图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萤石砸在地面迸溅出无数碎光。在每一颗萤石映出的残影中,我看到了不同的画面:有方士专注观星的场景,有工匠精心浇铸浑天仪的过程,而在最后一块萤石里,赫然映着我在碑前滴血的画面。
弹幕瞬间被“命中注定”刷屏,而此时,火折子却燃尽了最后一丝光芒,整个墓室陷入了一片黑暗。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有一只手悄然抚过我腕间的伤口,那触感冰凉如青铜器经年的沁,让人毛骨悚然。
岩壁渗出磷粉,重新拼合的星图缺了紫微垣,空出的位置浮现出阴刻碑文。
我用指腹轻轻摩挲过那些刀劈斧凿的痕迹,努力辨认出那是一句楚辞:“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暗门在身后轰然闭合,最后一丝光晕中,我看见浑天仪残骸组成了一个“甲”字。井口的蟠螭瞳孔在熄灭前,将我的影子投在新露出的《山海经》浮雕上。
那夸父逐日图中的烈日位置,镶着一块永光年间的五铢钱,钱孔正好对准我颈侧动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