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落樱满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尸语回廊,我正在古墓现场直播,风落樱满肩,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墓室深处,寒意如实质般侵袭而来。我后颈黏着细碎冰碴,缓缓将目光投向墓顶。
手中战术手电的光柱,宛如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在浓稠的黑暗中艰难地开辟出一条光路。
映入眼帘的,是十三口倒悬的漆棺,如同钟乳石般从墓顶垂落,诡异而肃穆。棺底渗出的水珠,不紧不慢地坠落,砸在我的防毒面具上,那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梅花易数》中变爻的神秘韵律。
直播间的弹幕早已卡在99+,再也无法刷新,而身旁的充电宝表面,不知何时已结满了一层白霜,寒意似乎正从各个角落渗透而来。
当第一滴棺液穿透我身上的冲锋衣时,一阵剧痛从锁骨处传来,仿佛被滚烫的烙铁生生烫出一个窟窿。
我强忍着疼痛,将镜头对准衣领处的破洞。
在夜视模式下,破损处的皮肉泛着诡异的青紫,显得格外骇人。直播间的弹幕瞬间被“水滴有腐蚀性!”的警示刷屏。
我迅速摸出试纸,接住第二滴即将坠落的棺液。
试纸瞬间被染成猩红,ph值显示为1.5,那刺目的颜色在镜头里不断扩散,宛如一朵贪婪的食人花,正准备吞咽下猎物。
“这是‘寒尸水’,老铁们看棺头的霜纹。”我操控着无人机缓缓升到五米高处,镜头对准漆棺表面,将那些细密的冰裂纹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据《酉阳杂俎》记载,汉代方士会用冻毙的冤尸炼化守墓之物……”我的话音未落,一声刺耳的冰裂声突然响起。
东北角的漆棺表面,赫然炸开一道缝隙,半截裹着冰晶的胳膊从棺内垂下,指甲盖里还镶着未化的雪片,仿佛在诉说着棺中主人的悲惨遭遇。
我穿着军靴,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脚下的积冰在重压下发出“咔嚓”的碎裂声。这声响在空旷的墓室里回荡,层层叠叠,竟荡出七重回音。
当第十三次回声渐渐消散时,西北角的漆棺开始渗出暗红的血水。这些血水在冰面上缓缓流淌,最终汇成一个甲骨文的“聻”字——在古老的传说中,这是鬼死后的称谓。
此时,直播间飘过一条付费留言:“温度计!看温度计!”
我低头看向怀表内侧的温度计,指针显示为零下十五度。
然而,我哈出的白气刚离唇,便瞬间消散,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吞噬。我犹豫片刻,摘下手套,伸手触碰棺液凝结而成的冰柱。
出乎意料的是,指尖传来的并非刺骨的寒冷,而是一种灼烧般的刺痛。
我示意镜头推进,当画面聚焦在冰柱内部时,二十万观众同时倒抽一口冷气——每根晶莹剔透的冰柱里,都封印着一根寸长的金针,针尾雕刻着哭丧人脸,狰狞而恐怖。
“九窍寒冰针,西晋巫蛊案里曾用它弄死过太子。”
我握紧伞兵刀,轻轻敲击冰柱。就在刀尖接触冰柱的瞬间,突然被一股神秘的磁力吸向棺椁,“棺底嵌了磁石,这些针会随着温度变化……”我的话还没说完,漆棺群突然剧烈震颤起来。
无数冰针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闪烁成一片璀璨的银河,令人目眩神迷。
我反应迅速,一个翻滚躲进棺群的盲区。肩头的战术包不幸被冰针撕开三道口子,好在人并无大碍。
我打开夜视镜头,扫视半空,只见十三根铁索从穹顶垂下,锁链上挂满了铜铃。这些铜铃无风自动,奏响的竟是《凉州词》的变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