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片尾曲的箫声
剑二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章 片尾曲的箫声,男走绳/三角木马/绳子/绳结小说,剑二十三,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混音师老陈看到叶徽手里的母带时,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他颤抖着抚摸那台老机器:\"现在的小年轻都用pro tools,没人懂磁带饱和的滋味...\"
当天下午,制片人听到成品时打翻了咖啡。不是预期中工业光鲜的电子国风,而是带着细微环境噪音的箫声。你能听见风吹竹叶的沙响,听见演奏者换气时的轻颤,甚至听见三公里外寺庙隐约的晨钟。
\"这不符合市场...\"制片人擦着西装上的污渍。
\"这才是《南方雨巷》该有的声音。\"叶徽把玩着桌上的青铜镇纸,\"杜比音效做得出现场感,做不出时间感。\"他顿了顿,\"1927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夜深沉》时...\"
芳姐的来电突然切断了这段话。叶徽走到走廊才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歇斯底里的尖叫:\"你疯了吗?平台方说这种制作根本没法做音效分离!\"
叶徽望着窗外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落下来,像极了前世老宅天井里那棵。他轻声说:\"那就换平台。\"
三天后,这段争议性的箫声配乐却意外引爆社交网络。某个拥有百万粉丝的音乐博主发了条长微博:
【当你们用Auto-tune修正灵魂时,有人在雨巷里留下了呼吸的痕迹】
配图是叶徽在竹林录音时的偷拍照。青衫男子执箫的侧影,与电影里撑着油纸伞的书生形象完美重叠。转发量半小时破万,评论区挤满\"求无损音源\"的留言。
芳姐再次出现在叶徽面前时,手里拿着三份代言合同。她鲜红的指甲点在最上面那份:\"德国监听耳机品牌,他们爱死你的'工匠精神'了。\"
叶徽正在给那管紫竹箫上油。闻言抬头,嘴角勾起微妙的弧度:\"告诉他们,我只用得起三百块的国货。\"
芳姐的表情凝固了。她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根本不是在立人设。那些被媒体疯狂转发的\"复古坚持\",不过是他最平常的生活方式。这个认知比任何反抗都更让她恐惧。
当天深夜,叶徽接到音乐学院李教授的电话。老人激动的声音里带着哽咽:\"叶同学,你那段箫声...我父亲是吕文成先生的学生,他说这就是失传的'水磨腔'!\"
叶徽握紧了手机。前世跟岭南乐派大师学的技巧,竟在这个时代成了绝响。窗外的月光照在书桌上,那里摊开着明天要交的《宋代音乐史》论文。他突然觉得荒谬又庆幸——至少此刻,他还能在论文与掌声之间,选择先写完这篇作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