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身份合法化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章 身份合法化,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默轩站在县革委会的走廊里,手里攥着那份滚烫的《社队企业资质申请表》。走廊尽头的办公室传来争吵声,是县工业局的王科长在训斥办事员:“这种漏洞百出的申请也敢收?当省厅的审查是过家家吗?”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敲了敲办公室的门。王科长抬头看到他,脸色稍缓:“沈先生,坐吧。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谈谈纺织厂的资质申请。”
沈默轩注意到办公桌上摊开的申请表,第一页上用红笔圈着“技术来源”一栏,墨迹未干。他不动声色地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推到王科长面前:“这是纺织工艺的‘祖传秘方’手抄本,还有县医院的‘皮肤过敏测试报告’,证明我们的布料确实有保健功效。”
王科长挑眉,打开纸袋翻看。泛黄的抄本上,“山泉水纺织法”的手绘流程图旁注满了蝇头小楷,末尾还有沈默轩伪造的“太爷爷”签名。测试报告则显示,使用灵泉处理的布料能抑制90%的大肠杆菌——当然,这是沈默远用空间灵泉偷偷做的实验。
“沈先生果然有准备,”王科长嘴角上扬,“不过省厅的审查组下周就到,他们要看的不仅是文件,还有现场生产流程。你那‘山泉水’的处理池,能经得起推敲吗?”
“绝对没问题,”沈默轩道,“我们连水质检测报告都备好了——省城xx实验室出的,编号可查。”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另外,上次您说夫人喜欢苏绣,我让人绣了幅‘松鹤延年’,明天给您送去。”
王科长满意地点头,拿起红笔在申请表上签下“同意推荐”。沈默轩走出革委会大楼时,阳光正穿过云层,照在他胸前的“红星纺织厂”徽章上。这枚徽章是他特意让人仿照国营厂样式制作的,边角还刻了极小的“公社直属”字样,既显眼又合规。
回到镇上,沈默兰正在指挥工人搭建“省级社队企业示范车间”。青砖砌成的墙面上,“团结生产”“技术革新”的标语 freshly painted,空气中弥漫着石灰水的味道。沈默轩注意到,车间门口新修了一个喷泉水池,水流潺潺,正是他设计的“山泉水工艺”展示区。
“哥,”沈默兰递来一份名单,“省厅审查组的行程定了,后天上午十点到。除了看车间,还要求见‘技术发明人’。”
沈默轩皱眉:“发明人?我不是说对外宣称是集体智慧吗?”
“他们说必须有具体负责人,”沈默兰道,“我想了想,不如推你出来,就说你是‘工艺传承人’。”
沈默轩沉吟片刻:“也好。不过得给我弄个‘县纺织协会顾问’的虚衔,显得专业些。对了,审查组的人住哪?”
“县招待所,”沈默兰道,“我让人送了新做的棉褥子过去,里面絮的是空间的长绒棉。”
沈默轩点头,目光投向远处的西山。为了应对审查,他昨晚特意在空间里开辟了一个“假原料库”,用普通棉花和染料伪装成“山泉水处理”的半成品。核心的灵泉纺织流程则被压缩到深夜进行,由沈默远亲自把关。
审查当天,镇子里罕见地来了几辆吉普车。沈默轩站在车间门口,看着省厅领导们鱼贯而下。为首的是位戴眼镜的女工程师,自我介绍说姓陈,省轻工业厅技术处的。
“沈先生,久仰大名,”陈工握手时力道不轻,“我们在省里就听说,你们用‘古法工艺’做出了能出口的保健布料,今天一定要好好讨教。”
沈默轩微笑着引众人进入车间。第一站是“山泉水处理区”,沈默远正在演示过滤流程。他拿起一块活性炭,大声道:“这是我们从西山岩层采的‘活性石’,能吸附杂质,让泉水达到饮用标准。”
陈工弯腰观察水流,突然问:“可以测测水质的微量元素吗?”
沈默轩心脏猛跳,却笑道:“当然可以,不过我们每月都会送样到省城检测,结果都在办公室贴着。”他转头对沈默兰使眼色,后者立刻捧来一叠检测报告。
陈工翻看报告时,沈默轩注意到她的眉头逐渐舒展。这些报告是老周花大价钱从黑市买来的空白模板,填上了灵泉的“伪造数据”——钙、镁含量略高,ph值弱碱,完全符合“天然矿泉水”的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