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赶上好日子了
时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赶上好日子了,人参小福宝,从娘胎开始旺全家,时好,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咋办,就这么算了?”郭成文皱眉问,“我娘第一个就不能答应。”
“是啊,我寻思着,这事儿还是得着落在松江村身上。
“等过完年我安排个人,找个由头去松江村一趟,看能不能打探出什么消息来。
“甭管是死是活,总得有个交代才行!”
郭家父子站在院子外面说完话才开门进屋。
“娘,我回来了。”郭成文进门赶紧打招呼。
郭母卫氏双眼红肿,即便努力想用水粉遮盖,却也没什么用处。
她强打起精神点头道:“回来了就好,赶紧回屋换身儿衣裳,洗把脸,洗洗手过来吃年夜饭了。”
见全家人都在等着自己,郭成文又赶紧跟大哥大嫂打招呼道歉,飞快地回屋换了衣服出来,洗了脸和手坐下,郭家的年夜饭这才算是开席。
看着满脸憔悴,强掩悲伤还要努力冲家里人露出笑容的老娘,郭成文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他当即打定主意,等过完初五,他就抓紧时间去松江村一趟,无论如何都要弄清楚舅舅的下落。
郭家这顿年夜饭虽说比预计的晚了挺久,好多菜都不得不重新端下去加热再上桌,但好歹还算家人齐全地聚在一起吃上了。
黑风寨此时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张冀每天都是枕着哭声入睡,一晚上被哭声吵醒好几回,昏头涨脑地睡到早晨,再被人给哭醒。
白天更是一波波的人过来找他哭诉,求他赶紧去找人。
张冀被哭的头昏脑涨,感觉自己精神都要出问题了。
哪怕只有一个人待着,他也总觉得有哭声环绕着自己。
这样悲惨的气氛,随着日期越接近过年,就愈演愈烈。
小年儿那天,竟直接有个老太太带着年幼的孙子准备上吊,一了百了。
幸亏邻居发现及时,才没闹出人命。
但是寨子里的人却好像瞬间开窍了似的,一个两个地闹起自杀来。
张冀一时间也很难分辨,究竟哪些人是来真的,哪些人只是为了向自己施压。
但他此时万万承担不起寨子里再有人死亡。
一旦发生,其他人积攒多日的情绪就会立刻找到出口。
到时候就会铺天盖地将他淹没,渣都不会剩下。
所以他只能拖着伤腿,带着仅剩的十几名手下,在寨子里到处奔波。努力安抚和开解这些人。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来到了除夕。
如今寨子里,除了个别没跟着出去的光棍儿汉,哪里还有人有心情过除夕啊!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觉得好歹是除夕了,就都没再出来闹事儿。
张冀总算是能安静地在自己屋里待上一会儿了。
他自己抱着酒壶喝起来就停不下来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难道是大当家走前拜山神爷的姿势不够谦卑?心不够虔诚?”
张冀喝得半醉不醉,便自言自语起来。
“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过完年,我这腿也该好的差不多了,我必须亲自去松江村看看,究竟是哥什么情况……”
松江村的人此时哪里知道,村子又被人给惦记上了。
当然,就算知道,他们也不会把张冀和郭成文放在眼里。
黑风寨小两百名山匪都被他们收拾了,剩下的这些虾兵蟹将算得了什么!
此时村民们都纷纷从家里出来,看着何劭做的烟花在天空中不断绽放。
老金头站在一处较高的坡上,将村里各家各户的大红灯笼和孩子们手里提着的小灯笼尽收眼底。
再抬头看看满天的璀璨烟花。
松江村的人以前哪里知道烟花是什么东西!
今天一个个也都开了眼。
“原来烟花这玩意儿这么好看呢!”
“这名字起的还真贴切,可不就是一股烟儿上去就开花了!”
“你懂啥,听说那个可难做了,一个弄不好说不定都会把人给炸了。”
“你懂个屁,我早就听说了,何劭那小子,以前在京城是将作监的人。
“算了,跟你们说将作监你们也听不懂。
“这么说吧,何劭以前啊,是专门给皇上和宫里的贵人们做东西的。
“给贵人们做东西可跟给咱们做东西不一样。
“那玩意儿一个做不好,就得跟他现在似的,直接被流放到咱们这儿了。
“所以他肯拿出来的东西,必然都是小心又小心,绝对不会出事的。”
“你这话说的好没道理,他这不都被流放了么,肯定是做的东西出事儿了。”
“说你们笨,你们还不服气。
“不然你们想想,如果他做好烟花送进宫里,还没放上天自己先炸了,那皇上还不得诛他九族?能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其他几个人听了这话,一个个无言以对。
因为他这话说得好有道理,他们是真的无法反驳。
在全村人都激动沸腾的时候,只有孙家人冷清清地待在家里。
年夜饭的餐桌也没几道像样的菜,更别提其他好吃的了。
孩子听着外面的热闹,想要出去,却被孙大龙一眼瞪了回去。
“看什么看,人家不欢迎咱们,你非要去热脸贴冷屁股么?”
小孩子哪里懂这些东西,只知道大过年的,别人家孩子都有新衣服,有灯笼,现在还有烟花看,他却只能待在家里,还要被爹责骂,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孩子一哭,孙家屋里立刻鸡飞狗跳起来。
老王头今晚喝得有点多,所以干脆没出去。
他披着棉衣站在自家门口,听着隔壁孙家的吵闹哭喊,倒也不耽误他看烟花。
老王头一边看一边对身后的老伴儿道:“真是没想到,咱俩活着的时候,还能过这么热闹一个年。
“虽说此时天黑了,可看着村里如今的模样,我这心里头别提多敞亮儿了。
“咱们虽说上岁数了,但儿孙算是赶上好日子了。
“这下好了,啥时候闭眼我都能安心的走了。”
“你这人,大过年的,这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也不知道说几句吉利话!”
听着老伴儿嘴里的埋怨,老王头也不争辩,只靠着门框,看着烟花,听着村里人的阵阵欢呼,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