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怕蜀道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因果自种,混沌天行,吾怕蜀道山,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住持师兄。”在静谧的禅室内,慧明长老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深深的困惑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松懈,“这……这野和尚,似乎……真的只是在参悟佛法?”他顿了顿,补充道,“藏经阁的师叔日日看在眼里,说他翻阅的典籍虽杂,却从未试图触碰核心秘藏,看完也都规规矩矩放好,倒像是真心求索。”
“是啊,”另一位长老捻着胡须接口,脸上往日的戒备之色淡去了许多,“除了那口腹之欲难以割舍……其他方面,倒真像个摒弃外物、一心向道的苦行僧。后山洞府那边的灵气波动也异常平稳,全无修炼邪功或是秘法的迹象,只是在自然吐纳……”
“更奇的是,”又一位长老插话道,“他有时翻阅一些艰深晦涩的古卷,眉头紧锁,仿佛遭遇关隘,却也不见焦躁,只是静静思索,那份定力,寻常僧众也未必能有。”
听着师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慧德住持只是沉默地捻动着手中的佛珠,那圆润的木珠在他指尖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心中的戒备高墙,其实也在日复一日平静中,被无声地侵蚀了大半。回想那野和尚每日沉浸在经卷海洋中的专注神情,那偶尔因悟得妙处而双眸绽放的智慧光芒。
若不是脑海中时刻盘旋着那根威能惊世骇俗的宝杖、那化缘时的霸道手段、以及其深不可测的实力带来的压迫感,慧德几乎要产生一种错觉——这或许真是一位大隐隐于寺的得道高僧,只是其行事作风过于离经叛道了些。
“唉……”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从慧德喉间溢出,饱含着难以言喻的复杂与苦涩。他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泛白。“若非当初我等贪念作祟,妄图强占他那宝杖,惹下这段孽缘因果……或许,看在同是佛门弟子的份上,我法华寺非但不会损失惨重,反而能多一位佛法精深、足可为座上宾的奇人异士……”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心湖,连他自己都被惊了一跳,随即一股更深的懊悔与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般汹涌而至,几乎将他淹没。是啊!一切的根源,不正是他们七人见宝起意,贪欲蒙心吗?若无那场处心积虑的诬陷与恃强凌夺,又怎会引来这位手段莫测、偏偏还占着理的佛爷?白白赔上了镇寺佛宝、万枚灵石、后山最好的洞府,更要命的是,整座寺庙上下,终日活在提心吊胆之中!这真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种下贪婪之因,必得苦痛之果。这最浅显的佛理,他慧德参禅打坐几千年,本该比谁都透彻明白。可事到临头,面对那惊天动地的至宝诱惑,那点修行了几千年的佛心,终究还是被尘垢蒙蔽,炽盛的贪念如野火燎原,瞬间压倒了理智清明。终究是……道行不够,定力不足啊!
慧德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落在那座沐浴在金色夕阳中的藏经阁上。一个胖大的身影正蜷在窗边,抱着一卷比砖头还厚的古经,看得如痴如醉,浑然忘我。夕阳的金辉洒落在他身上,本该勾勒出一幅充满禅意与智慧的画卷。然而,只因为那身影的主人是戒色,这幅画面便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诞感。这荒诞,又像一面无比清晰、无比刺目的镜子,映照出他们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高僧内心深藏不露的贪、嗔、痴、慢。
慧德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最终也只能化作一声比之前更深沉、更悠远的叹息,在寂静得落针可闻的禅室里幽幽回荡,久久不散。这自种的苦果,终究还是要他们自己,一口一口,慢慢地咽下去。至于那位看似安分的佛爷,何时会再次展露他那令人胆寒的獠牙?慧德心中,已是一片茫然,不敢再深想,唯余一片沉甸甸的、对未知的忧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