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无从知晓
辞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无从知晓,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辞姿,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希真顿时哑口无言,许久才开口说道:
“这些都是奸臣作祟!圣上英明睿智,定会识破奸佞面目,到时天下自会太平……”
话未说完,时迁又嗤笑一声:
“道长何必如此天真,若圣上真如你所说这般英明,怎会辨不清奸佞真伪?”
“依我看,圣上不过是昏庸无能罢了!”
“不然怎会重用那些奸佞,而将真正有能力的人贬谪江湖?”
“你胆敢诋毁圣上!”
陈希真勃然大怒!
“道长莫忘身处何地?”
时迁嘲讽道:
“梁山本就专做劫富济贫之事,别说辱骂昏君了!”
“即便将来攻入东京,取那昏君首级,也不过是迟早之事!”
时迁一番话,彻底激怒了陈希真!
道士本想翻脸,但环顾四周尽是芦苇荡,自己水性全无,只能忍气吞声。
一旦触怒了梁山的人,被困在这片芦苇荡中,那真是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老道士意识到这一点,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随后的路程,两人默默无语。
直到小船抵达金沙滩,时迁挥手招呼来两队山寨守卫的士兵。
“他是寨主的客人,要在山上走走,你们必须寸步不离地保护他。”
时迁嘱咐完士兵,又转向陈希真,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说:“我家兄长已经很给面子了。
虽然梁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但有些地方外人不能随便进入,请道长多加留意。”
“我此行只为寻找女儿和外甥女。”
陈希真闷声回应。
“既如此,道长请自便吧。”
时迁微微一笑,随即转身离开。
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关于栾廷玉兄弟的下落,以及刘慧娘和陈丽卿的行踪,都需要他去调查,实在没空陪陈希真闲聊。
……
梁山上下共有四座主峰,七条支脉,方圆百里,不是一天就能游览完的。
接下来的三天,陈希真在梁山内四处游荡,却越走越心惊,越看越恐惧。
上山之前,陈希真虽已知梁山的强盗与普通绿林人士不同,他们能震慑山东,让各州府官军闻风丧胆,必有特别之处。
但他原以为,匪徒终究是匪徒,顶多就是擅长打仗罢了。
然而,此次上山一看,才发现赵言等人完全是按官府的方式管理整个梁山。
此山聚集数万民众,治理得井然有序,上下分明。
人人都安居乐业,家家衣食无忧。
仅凭这一点,就远胜过宋朝治下的百姓。
此外,梁山的军士也训练有素,陈希真曾是禁军教头,深知禁军情况。
东京的禁军本是宋朝根基,却做不到禁军上下,无论高低,大多只是混日子。
如今的宋朝,能打仗的也就只有近年来屡经战事的西军了。
除军士之外,梁山的军备也让陈希真惊叹不已。
皮甲、铁甲、锁甲随处可见,长弓利箭以及对付西夏和辽国的秘密武器——各种大小连弩一应俱全。
相较之下,东京禁军多年未换新装备,军费不是被皇帝挥霍于享乐,就是被官吏层层克扣。
如今几十万禁军中,除了负责皇帝安全和皇宫守卫的少数人尚算装备完好,其余士兵能免于饥饿已属幸运。
这一切……难道真的是我大宋的现状?
陈希真站在山巅,看着繁荣忙碌的梁山,心中五味杂陈……
三天后,士卒带着神情呆滞的陈希真来到聚义厅。
“陈道长,慧娘和她表姐是否在此山?”
赵言放下手中文书,抬眼询问。
“不在。”
陈希真摇头回应,言简意赅。
“看来道长这几日感触颇深啊?”
赵言轻笑一声,见陈希真脸色难看,在陈丽卿的份上,他也不愿再刁难对方了。
“镜面高粱?”
陈希真默默记住了这个名字。
他对沂州不太了解,但亲家刘广一家正是沂州人士。
“既然如此,这几日打扰了,我就先行告退吧。”
陈希真拱手说道。
“奇怪,道长怎突然变得这般客气?”
赵言疑惑道,“听着有点不习惯。”
“是我先前太武断了。”
陈希真自嘲一笑,“来这里后我才明白,梁山为何能在半年内如此兴盛。”
“看来道长此行收获颇丰啊。”
赵言笑道。
“赵兄,我知道你的志向远大。”
陈希真认真地说,“但我希望你做决定时,别忘了天下百姓。”
“如今朝廷奸臣当道, ** 遍地。
百姓日子苦得很。”
“可如果 ** 了朝廷,胡虏占据中原,情况会更糟。”
听到老道仍劝自己忠于宋廷,赵言无奈摇头:“道长,这屋子已经破败不堪,梁柱都快塌了。
即便修修补补,也只能撑个十来年,终究还是会坍塌。”
“若你现在痛下决心,推倒旧屋重建新房,”
“建造期间也许要在荒野中暂居,但待新房落成,它定能为你遮风挡雨,安稳居住百年。”
“你究竟会选择哪一个?”
“我……”
陈希真心头一震,
赵言话中的深意他怎能不懂?
如今的大宋,恰似那摇摇欲坠的小屋,
虽可勉强修补,勉强支撑一二十年,
但若持续这般衰败,终将难逃覆灭之局!
“重建固然重要,但建设期间你要在外流浪,难道就不惧野外的猛兽吗?”
陈希真忍不住发问。
“恐惧又有何益?”
赵言冷笑一声,
“猛兽若执意伤害你,即使藏身于残破旧屋又能如何?早晚都会闯进来!”
“躲避猛兽的最佳方式,便是先拿起武器,将它们一一击退!”
“罢了罢了,年轻人果然志向远大!老夫远不及此!”
陈希真叹息一声,转身向聚义厅外行去。
“道长,若日后阿秀与她的表姐有意加入梁山,请您务必相助促成。”
“只要寨主能说服我的女儿,我绝不会阻拦,一切随她心意。”
陈希真挥了挥手,
“至于阿秀,自有双亲操心,不必我多虑。”
……
陈希真一路沉默地离开梁山,
被士卒用小船送至南岸后,
径直走向十余里外的山口镇。
因曾答应刘慧娘,
此次去梁山查探之事,
他对刘广只字未提,
仅嘱咐他们在镇上等待消息。
抵达山口镇的客店时,
见陈希真神情憔悴,
刘广一家以为女儿或外甥女出了意外,
刘夫人当场晕厥,
刘广安排两个儿子照料母亲,
自己则急忙将陈希真引至一旁。
兄长为何这般神色不佳?是不是阿秀和丽卿遇到了麻烦?
“她们二人并无事,”
陈希真轻叹一声,缓缓开口,“已经返回沂州了。
听闻同行的还有一位名叫镜面高粱的女子。”
“镜面高粱?这个名字我倒是听过!”
刘广思索片刻,说道,“那位女子似乎是蒙阴县召家村的人,因武艺高强、擅使飞刀,在沂州颇有名气。”
“奇怪,我虽听说过她的名声,但刘家与召家村素来少有往来,阿秀她们怎会与她同行?”
“这个贫道也无从知晓,”
陈希真摇头道,“不过眼下,我们还是先动身去沂州找她们,然后再去安乐村吧!”
刘广疑惑地问:“兄长,既然阿秀和丽卿安然无恙,你为何这般神情?”
在刘广的记忆中,这位连襟一直对修仙之事极为专注,尤其注重养生,面色总是红润而健康。
他从未见过陈希真如此憔悴的模样。
“其实……”
陈希真略作沉吟,最终还是决定坦白。
尽管他与刘慧娘早有约定,但在下山之际,梁山寨主赵大郎的话已表明,梁山有意将刘慧娘和陈丽卿都纳入麾下。
既然早晚刘广夫妇会得知此事,不如现在就告知他们,让他们有所准备。
“这几日,我去了一趟梁山,”
陈希真苦笑着说道,“关于阿秀和丽卿的消息,也是从梁山那里得知的。”
“什么?”
刘广顿时变了脸色,“兄长?不,陈希真!梁山是匪徒聚集之地,你怎么会与其结交?”
提及梁山二字,刘广立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陈希真虽早已料到他的忠厚性格,却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你知道我是怎么与梁山相识的吗?还不是因为你的宝贝女儿。”
“阿秀?”
刘广愣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