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春的峰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9章 冬藏待春生 一炉暖岁月,凡人道碑,四季如春的峰峰,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返回时,雪已经停了。月光洒在雪地上,亮得能看清脚印。阿禾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街角的屋檐下,有个乞丐正缩在草堆里发抖,怀里还抱着个破碗。他想起阿青先生接济穷人的故事,从篮子里拿出个刚出锅的肉包,递了过去:“趁热吃吧,暖和。”
乞丐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吃着,忽然指着阿禾怀里的暖手炉:“这炉子……像极了当年青衫先生送我的那个,他说‘冷的时候摸摸,就像有人在身边’。”他吃完包子,从草堆里掏出块烤红薯,非要塞给阿禾,“我烤的,甜!”
回到五味居时,掌柜的正对着幅新画出神。画中是个雪夜,五个身影走在送炭的路上:林七扛着炭筐,铁铲当作扁担用得正稳;姜瑶光提着灯笼,星光照亮了前行的路,连积雪都泛着微光;阿木怀里揣着几只流浪猫,白泽用身体给它们挡风;阿青背着个老人,承薪勺当作拐杖,在雪地里留下串串印记;雪璃的冰魄铃悬在头顶,铃音落处,结冰的路面都化作了暖地。
“你看,”掌柜的指着画中最暗的角落,“再黑的夜,只要有人提着灯,就总有亮处。”阿禾凑近看,发现画里的雪地上,无数个脚印交织在一起,有他们五人的,也有百姓的,最终都通向同一个方向——那是每家每户亮着灯的窗户,窗玻璃上的白雾里,都画着个小小的“暖”字。
打烊后,阿禾把王婆婆的帕子小心地收好,又给灶膛添了些炭。炉火映着墙上的《万邦膳录》,其中一页写着:“冬藏不是结束,是等待春生;温暖不是施舍,是把心放在一起。”字迹旁画着个小小的炉台,炉边围着五个模糊的身影,正对着一锅热汤微笑。
他摸了摸怀里的暖手炉,忽然明白所谓永恒,从不是永不消散的仙身,而是把温暖传递下去的心意——就像这炉火,今夜温暖了这间小店,明日或许会化作春天的种子,在某个角落发芽,长出新的希望。窗外的月光落在雪地上,安静得像首歌,歌里没有仙法神通,只有炭火噼啪、汤沸咕嘟、偶尔响起的猫叫,和五个留在人间的、温暖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