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贡院搜出夹带文
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贡院搜出夹带文,天赐良臣,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京贡院的龙门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青光。李辰浩手持圣旨,率领刑部差役封锁了这座百年考场。自从泄题案爆发,他已在此驻扎三日,今日要进行彻底搜查。
\"大人,东字号舍有发现!\"一个差役匆匆跑来报告。
李辰浩快步穿过层层考棚,来到东区第三排。号军(考场警卫)正按着一个胖考生,那人的青色外袍已被扯开,露出里面雪白的中衣。
\"大人请看。\"差役递上一件丝绸内衣。
李辰浩接过细看,乍看只是件普通里衣,但对着阳光一照,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极细小字!他命人取来炭盆,将内衣在热气上轻轻一晃——奇迹般的一幕出现了:原本空白的衣料上,渐渐浮现出《大学》《中庸》的全文!
\"遇热显字...\"李辰浩冷笑,\"好精巧的手段!\"
胖考生瘫软在地:\"大人饶命!这是...这是小人在夫子庙前买的,花了五十两银子...\"
\"谁卖给你的?\"李辰浩厉声问。
\"不...不认识,是个戴斗笠的老者...\"
李辰浩命人将考生押下,继续搜查。不到两个时辰,竟在二十多个号舍中查出类似夹带:有写在米粒上的《论语》,藏在馒头里的微型《孟子》,甚至还有考生将答案刻在蜡烛上,点燃后蜡油流下,露出文字!
\"这不是个别行为,而是有组织的舞弊。\"李辰浩对随行官员道,\"立刻查封南京所有书坊、刻字铺!\"
城南夫子庙一带的书坊被翻了个底朝天。在\"文渊阁\"书坊的后院,差役发现了几块精致的雕版——正是用来印制那种遇热显字绸缎的模板!
书坊老板周炳昌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子,见事情败露,竟一头撞向廊柱。差役急忙拉住,他已头破血流。
\"让我死!\"周炳昌嘶吼,\"横竖都是死...\"
李辰浩敏锐地察觉异常:\"你怕什么?谁在威胁你?\"
周炳昌只是摇头,咬紧牙关不肯开口。李辰浩命人搜查书坊,在仓库地板下发现一个暗格,里面藏着账本和几十套未售出的\"绸缎内衣\"。
账本上的记录令人震惊:仅今年就有二百多套夹带售出,每套售价三十至一百两不等。更关键的是,账本最后一页记着几个官员的名字,后面标注着分成的银两数目——上至考场提调官,下至巡查号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
\"周炳昌,\"李辰浩指着账本,\"这些官员分了多少银子?\"
书坊老板面如死灰:\"大人...小的若说了,全家老小都活不成啊...\"
\"不说,现在就得死!\"李辰浩拍案厉喝。
周炳昌瘫软在地:\"是...是提调官张大人牵的头。每卖出一套,他抽十两,号军抽二两...\"
正当审讯进行时,王勇匆匆进来:\"大人,有重大发现!\"
他在雕版底部发现一行小字:\"陈玉山刻于丁卯年\"。这显然是雕刻匠的落款!
\"立刻查这个陈玉山!\"
陈玉山并不难找。他是南京有名的微雕大师,家住秦淮河畔的乌衣巷。但当李辰浩赶到时,只见大门敞开,院内一片狼藉,桌椅翻倒,地上还有拖拽痕迹。
\"来晚了...\"李辰浩蹲下身,捡起地上一块断裂的玉佩,\"刚走不久。\"
突然,内室传来轻微响动。李辰浩拔剑冲入,只见一个白发老者被绑在床柱上,嘴里塞着布团,手腕已被麻绳勒出血痕。
\"陈玉山?\"
老人虚弱地点头。松绑后,他老泪纵横:\"大人...救救我孙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