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鸭群治蝗
两只懒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鸭群治蝗,璃光倾国:清宫科技女皇传,两只懒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璃点头,目光落在远处正在翻整土地的百姓。昨日还在哭号的王老汉,此刻正带着儿子搬运鸭粪:\"都说鸭屎臭,\" 他抹了把汗,\"可这臭烘烘的玩意儿,比俺们祖传的草木灰强百倍!\"
深夜,临时搭建的育秧棚里,张秀姑正在给绣娘们演示如何用鸭毛制作驱虫香囊。忽然,棚外传来争执声 —— 几个老汉抱着传统稻种,要换杂交稻秧。
\"林主事,\" 为首的赵大爷搓着手,\"咱昨天看见鸭群吃蝗,\" 他指向秧苗,\"您说这铁秆子稻,真能扛过下波虫灾?\"
林璃取出琉璃水尺,插入试验田:\"赵大爷看,\" 蓝光显形出根系网络,\"稻根周围三指内,蝗虫不敢靠近。\" 她又拿出被咬了一半的普通稻穗,\"这是前天在您家田里捡的,\" 指向杂交稻,\"可咱家的稻,连虫喙都崩断了。\"
老汉们面面相觑,忽然有人跪下:\"俺们信您!\" 此起彼伏的磕头声中,林璃知道,比治蝗更难的 \"治心\" 之战,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子时,胤禩的商队送来急报:罗刹国商船伪装成渔船,已逼近汴水入河口,船上载有数百桶槐叶油。林璃望着智能手环上闪烁的狼头标记,忽然轻笑 —— 对方越是疯狂,越说明鸭群治蝗戳中了要害。
\"通知李柱,\" 她在琉璃地图上圈出三个红点,\"在这三处埋设千霞釉炸弹,\" 目光冷冽,\"让他们的油船,\" 指向鸭栏方向,\"变成蝗群的葬身之地。\"
卫琳琅忽然推门而入,护腕红光未褪:\"先生,索党细作混进了鸭苗运输队,\" 她递出染血的密信,\"他们要在鸭饲料里下毒。\"
\"早等着你了。\" 林璃取出琉璃试管,里面装着从鸭粪中提取的蝗虫残肢,\"把这玩意儿掺进饲料,\" 她的声音带着笑意,\"让他们知道,\" 指向窗外的鸭群,\"敢动我的鸭子,\" 腕间星图骤然明亮,\"就是与整个黄河流域的百姓为敌。\"
黎明时分,鸭群再次启程。经过改良的磁石装置让它们不再依赖人工引导,自主追寻蝗虫密集区。林璃站在堤坝上,看着麻鸭们摇摇摆摆地走进晨光,忽然想起初到清廷时的孤绝 —— 那时她只能依靠智能手环,而现在,她身后有整座县城的百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智能手环发出轻鸣,「杂交稻分蘖率:92%」。她知道,这场与蝗虫的战役,远未到胜利之时。索党的阴谋、罗刹国的黑手、保守派的诋毁,如同蝗群的卵囊,深埋在这片土地下。但当她看见王老汉牵着孙子,小心翼翼地将杂交稻秧插入水田;当她听见鸭群的嘎嘎声盖过蝗虫的振翅,她便坚信,科技的力量,终将如同这初升的太阳,照亮每一寸被灾难笼罩的土地。
远处,金明浩正在教孩童们用琉璃片制作简易驱蝗镜,李柱的工匠队开始改良传统耧车,张秀姑的绣娘们把鸭毛缝进灾民的衣襟。这些曾经只会跪求上天的百姓,如今正用双手,借助格致之术,编织着对抗天灾的大网。
鸭群治蝗,治的不仅是遮天蔽日的虫灾,更是深埋在人心底的蒙昧。当第一粒杂交稻谷在鸭粪的滋养中灌浆,当第一只幼鸭啄食第一只蝗虫,林璃知道,她腕间的星图,终于不再是孤独的时空标记,而是千万人共同握住的,驱散黑暗的火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