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神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神社谜案(下),楚明探案,多情神刀,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汉的清晨总带着长江水汽的湿润,六月的蝉鸣已在法租界的梧桐树上拉成长调。我和纪白坐在黄包车上,竹帘外晃过老字号“汪玉霞”的点心幌子,穿竹布褂子的学徒正往门板上刷桐油,空气中混着芝麻酱、煤炉和江水的味道——这是民国十五年特有的市井气息,却被阿什塔特神社的案子蒙上了一层阴翳。

“昨儿化验结果出来了,”我从袖筒里掏出张油纸包着的粉末样本,“局里的老陈说这是‘曼陀罗华’的干燥花粉,掺了少量鸦片粉末。”

纪白推了推眼镜,指尖在样本上轻轻捻过:“曼陀罗能致幻,鸦片镇痛……凶手是想让亨利在幻觉中死去?”他忽然顿住,目光落在街对面“宝昌祥”古玩店的幌子上,“亨利去古玩市场,会不会是找能配合这毒物的器物?”

黄包车在石板路上颠簸,我望着车辙里积着的雨水映出的碎云。曼陀罗与鸦片的组合让我想起保定军校时听过的江湖迷药,但凶手为何要在神社里制造如此诡异的死状?难道真是为了呼应“阿什塔特女神”的传说?

古玩市场在汉口旧城墙根下,青石板路被百年脚步磨得发亮。摊位上摆着铜香炉、青花瓷片和不知真假的玉器,穿长衫的掌柜们摇着折扇,用算盘珠子敲出哒哒声响。我和纪白分头询问,当提到亨利·威尔逊时,“集雅斋”的老掌柜突然把算盘一推:“哦!那个英国佬!上个月总来问‘阿什塔特女神像’,说是要配神社里的祭坛。”

“什么样的神像?”纪白掏出笔记本。

“巴掌高,青铜的,女神手里攥着毒蛇,底座刻着古英文。”老掌柜眯起眼,“他说在英国拍卖行见过图,托我找了半个月,最后一次来还说‘找到了关键东西’,笑得跟捡了金子似的。”

我和纪白对视一眼——亨利死前所谓的“重要仪式”,恐怕就与这尊神像有关。可神像去哪了?

回警局的路上,我绕道英租界工部局,查到亨利的遗产继承人除了远房侄子约翰·史密斯,还有个在剑桥大学研究考古的弟弟。但档案显示,他弟弟去年死于一场“意外”车祸。而约翰·史密斯,正是昨天口供里“和亨利关系不错”的那位亲戚。

“约翰·史密斯的住址查清楚了吗?”我问跟班的警员小李。

“在俄租界的鄂哈街,一栋带花园的洋房。”小李擦着汗,“昨儿您走后,我看见他偷偷回神社外转了一圈,还跟个穿黑袍的洋人说了几句话。”

穿黑袍的洋人?我立刻想到亨利书房里那本《凯尔特神话与巫术》,书里夹着张便签,用钢笔写着“6月5日,圣三一教堂后巷,黑袍人”。今天正好是6月11日,难道亨利的死与某个秘密社团有关?

纪白突然拽住我的袖子:“楚明,你看那个!”

街角馄饨摊旁,一个戴瓜皮帽的老头正往竹筒里倒黄色粉末,竹扁担上挂着的幌子写着“秘制蒙汗药,祖传配方”。这场景让我猛地想起现场的曼陀罗花粉——难道凶手是从街头郎中手里买的药?

我走上前,摸出块银元拍在桌上:“老人家,这‘蒙汗药’怎么卖?”

老头眼睛一亮,凑近低声道:“客官要真材实料?十块大洋,包您放倒头牛。上个月有个戴礼帽的先生买过,说给洋人用……”

“戴礼帽的先生长什么样?”纪白追问。

“中等个,鹰钩鼻,说话带洋腔……”老头比划着,“对了!他袖口总沾着点蓝墨水,像是读书人。”

蓝墨水!我立刻想起约翰·史密斯做记录时,袖口确实有片淡淡的蓝色污渍。看来这条线索直指约翰,但他为何要用到曼陀罗?难道真是为了模仿传说?

下午,我带着小李去圣三一教堂后巷蹲守。巷子窄得只能过一辆黄包车,墙根长着青苔,空气中飘着教堂的钟声和隔壁洗衣房的肥皂味。等到黄昏,果然看见一个穿黑袍的洋人匆匆走过,怀里抱着个油布包。

“站住!”我拔出手枪冲上去。

洋人吓得跪倒在地,油布包摔开,里面露出一尊青铜神像——正是老掌柜描述的“阿什塔特女神像”,蛇信子上还沾着暗红的痕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净世昭雪

风灵楚韵

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

王权荣耀

开局满配荒古圣体,我无敌了

画上仙

满级仙帝,带着修为回来了

九节茶

农家小女有空间,逃荒路上像过年

染雨季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九分九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