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神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破碎船票,楚明探案,多情神刀,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孝感站笼罩在淡青色的薄雾里,积雪在铁轨旁堆成了矮墙。我让小李带着佐藤正雄去警务处核实身份,自己则和纪白回到林伯年的包厢。阳光透过车窗斜照进来,在地毯上投下长条形的光斑,那摊未干的血迹在光线下泛着暗红。

“再查一遍通风口。”我踩着椅子,用放大镜细看铁栅栏。纪白递来机油壶,栅栏转轴“吱呀”一声转开——内侧果然有新的刮痕,像是用金属工具强行拧开过。“张武是北方斧头帮的,这种活儿对他来说不难。”纪白说着,从栅栏缝隙里捻出根粗布纤维,颜色和张武棉袄内衬一致。

我们回到餐车时,乘客们正在分食乘务员买来的馒头。李嫂喂孩子吃着馒头馅,孩子手里的布偶掉在地上,露出补丁上的蓝丝线。我捡起布偶,指尖触到布料夹层里硬邦邦的东西——是半张折叠的纸片,上面用铅笔写着:“壬字号车厢,戌时三刻,暗号‘蓝莲’。”

“李嫂,这布偶谁做的?”我问。

李嫂脸色一白,慌忙抢过布偶:“是……是我老家的手艺。”她怀里的孩子突然哭起来,喊着“妈妈”,但那发音含糊不清,更像在叫“嬷嬷”。纪白凑近孩子,轻声说:“小朋友,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孩子茫然地摇头,却从口袋里掏出块怀表,表盖刻着“陈记纱厂 民国八年”——正是汉口惨案发生的年份。

“陈锡九先生,”我转向那个账房先生,“你认识这块怀表吗?”

陈锡九正在啃馒头,闻言手一抖,馒头掉在地上。他捡起馒头,用袖口擦了擦:“不认识,探长怕是认错人了。”但他无名指上的戒指却出卖了他——那是枚铜戒,刻着“陈记纱厂”的厂徽,和怀表上的印记一模一样。

这时,去汉口调查的警员回来了,气喘吁吁地递过份卷宗:“探长,柳先生真名叫陈景云,是当年汉口惨案中陈姓工人的独子!十年前他母亲带着他乘‘江汉号’轮船逃亡,船票存根和我们找到的半张完全吻合!”

纪白翻开卷宗,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楚明,你看!苏曼卿的姑姑就是当年惨案中唯一的女医生,为了抢救伤员被军阀打伤,不久后去世了。”照片上的年轻女子穿着白大褂,眉眼间和苏曼卿如出一辙。

我走到正在擦拭眼镜的刘牧师面前:“牧师,十年前汉口圣公会教堂,是不是有位刘姓牧师为惨案死者主持过葬礼?”

刘牧师手一顿,镜片滑落鼻梁:“探长……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圣经里夹着的军阀通行证,签发日期正是惨案发生后第三天。”我接过他的圣经,翻开夹着通行证的那页,里面还夹着张名单,上面列着十三名遇难者的名字和家属住址——苏曼卿、陈景云(柳先生)、陈锡九、张武……所有头等车厢乘客的名字,都能在这张名单的亲属栏里找到对应。

唯一的例外是佐藤正雄。但纪白从他行李箱的夹层里搜出份密电,内容是:“监视林伯年,查其与‘十三人’联络情况。”原来日方早就知道这个复仇团体的存在,派佐藤混入车厢,目的是阻止林伯年运输的军火落入北伐军手中。

“蓝丝线是他们的联络暗号。”纪白举起从各处收集的蓝丝线,“瑞蚨祥的账本显示,近半年来,这些人陆续在那里定制过带蓝丝线的衣物。赵文轩的领带、陈锡九的算盘、柳先生的琴囊、李嫂的布偶……都是接头标记。”

我把赵文轩叫到一旁,拿出那封恐吓信:“这信是你写的吧?”

赵文轩身体一震,却摇头:“不是我……”

“但笔迹和你笔记本里练习的签名很像。”纪白翻开他的笔记本,里面除了账目,还有几页在反复临摹林伯年的签名,“你是当年幸存工人的儿子,潜伏在林伯年身边当秘书,就是为了等这个机会。”

赵文轩猛地抬头,眼里含着泪:“是!我父亲就是被林伯年害死的!但恐吓信真不是我写的,是……是老王给我的,说能引他锁门。”

老王正在给刘牧师点烟,听见这话,打火机“啪”地掉在地上。我走过去,他慌忙捡起打火机:“探长,我就是个卖烟的……”

“你卖的‘哈德门’香烟,过滤嘴用的是蓝丝线。”我从他烟盒里抽出根烟,“十年前你是纱厂的老工人,惨案发生时,是你把幸存的孩子一个个送出汉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净世昭雪

风灵楚韵

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

王权荣耀

开局满配荒古圣体,我无敌了

画上仙

满级仙帝,带着修为回来了

九节茶

农家小女有空间,逃荒路上像过年

染雨季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九分九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