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师兄的援手
澜疏水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师兄的援手,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澜疏水润,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07 年 3 月 18 日,京城城被裹挟着黄沙的狂风肆虐了整整三天。
祁同伟站在专案组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行人裹紧大衣、低头疾行,路边报刊亭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的报纸上,还印着 “两会特别报道” 的字样。
纪检组的调查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办公桌上那部黑色的固定电话每一次响起,都让他神经紧绷。
“祁局,有位张先生找您。”
内勤小王探进半个身子,脸上带着疑惑,“说是您的故人,但没预约。”
祁同伟手中的钢笔在《案件进展报告》上划出一道歪斜的墨痕。
他合上文件夹,起身时警服下摆扫过堆满案卷的桌角,几本装订好的材料 “哗啦” 散落。
他弯腰收拾时,瞥见最上面那份材料上,“暗夜钱庄” 几个字被红笔圈得醒目 —— 这是他熬了三个通宵整理出的关键线索。
推开办公室门,走廊尽头,一个身着藏蓝色中山装的身影背对他而立。
那人右手夹着一支燃到一半的香烟,烟灰足有两厘米长却迟迟未落 —— 这个独特的抽烟习惯。
“三师兄。” 祁同伟的声音不自觉地发紧。
张海洋缓缓地转过身来,他那戴着金丝眼镜的面庞显得格外儒雅,但镜片后的目光却如鹰隼一般锐利,仿佛能够洞悉一切。
然而,当他的视线与祁同伟交汇时,那原本锐利的目光却在瞬间变得柔和了下来,尤其是在看到祁同伟眼下的青黑和两鬓新添的白发时,更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张海洋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说道:“半年不见,你倒是学会在风口浪尖上起舞了啊?”
他弹落烟灰,将烟头按灭在走廊那个绿漆斑驳的老式烟灰缸里,“找个安静地方聊聊?”
两人驱车穿过沙尘弥漫的长安街。
2007 年的京城街头,还随处可见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的标语牌,路边报刊亭售卖的《京华时报》头条是关于地铁 5 号线建设的新闻。
张海洋的黑色桑塔纳驶入后海胡同,槐树在风沙中沙沙作响,冰面下的湖水尚未完全解冻,偶尔传来冰裂的 “咔嚓” 声。
在一家挂着 “国营副食店” 木牌的老店里,张海洋从褪色的帆布包里掏出一叠文件。
牛皮纸的封面上,“ZY纪委” 的鲜红字样与文件边缘因频繁翻阅卷起的毛边形成鲜明对比。
“匿名举报信的 Ip 地址,查到了。”
他推过泛黄的打印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网络追踪数据,“朝阳区新世纪科技大厦 17 层,正是赵成业名下那家科技公司的所在地。”
祁同伟的手指在文件上顿住。2007 年的网络追踪技术远不如后世成熟,能查到这样的线索,背后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还有这个。”
张海洋又摸出一个用牛皮纸信封包裹的照片,像素不高的画面里,赵成业的秘书戴着棒球帽,正将一个银色 U 盘交给某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背景墙上贴着 “2007 年网络舆情应对培训” 的横幅。
“网络上那些帖子,是有组织的舆论攻势。”
张海洋点燃第二支牡丹牌香烟,烟雾在两人之间弥漫,“论坛里的‘真相追寻者’‘正义卫士’这些 Id,注册信息全是假的,但它们的发帖 Ip 都来自同一个机房 —— 巧了,还是赵成业的公司。”
祁同伟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三师兄,您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