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千户大人,水煮大明,嗒嗒猪,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时,吴承志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张舆图,“大人,这是您所需的上海新城规划图。”他展开那张微黄的舆图,平铺在桌上。李勇的目光顺着手指划过黄浦江的入长江口:“此处两江交汇,确实是通商的关键之地。”
陈知府的圆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李将军,现在上海县已换成了我们的人了。”他特别强调了“我们”这个词,并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李勇会心一笑,不愧是大明时期典型的亡国型蛀虫。
李勇迅速扫视了舆图,然后指向苏州河和上海县城的方向:“我计划的新城将建在这两者之间,这里是码头,那里是造船厂,还有这里是商埠……”两人聚精会神地密谈了两个时辰,最终决定由金山卫出资七成,由陈大人牵头,我们松江府的官吏们集资占三成,成立新上海商行。窗外的竹帘轻轻摇曳,吴承志抱着图纸悄然离开,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
金山卫城,最初由土墙构成,到了明永乐16年(公元1418年),城墙被改建为砖砌,并建造了楼橹;到了明化成3年(公元1467年),城墙外侧又加筑了石块保护。在正德年间,金山卫城的周长达到了12里300步以上,高度为2丈8尺,周围环绕着一条护城河,全长13里300步。明樊莹在《登金山卫城楼》一诗中写道:“孤城周匝倚江干,大海微茫入望宽;蜃气丰收初霁日,潮声渐细已迥澜。海盐有利民空羡,谷粟无功我愧餐;独喜四夷时贡献,将军不用事征鞍。”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金山卫古城的雄伟景象。金山卫城的南面,镇海门外的入海口处,还有一座建于元代的青龙港,其规模远超过金山港。
五月中旬,李勇站在卫城将军府的望楼上,凝视着那些泛黄的明代地契,沉浸在深思之中。这些地契详细记录了永乐年间卫所分封的宅邸范围。而此刻,他的脚下,是一片超过二十亩的宏伟四进府邸。望着这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府邸,千户李勇决定重拾房地产的旧业,着手绘制别墅的平面图和施工图。他好奇地想,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有多少人见过占地二十亩以上的独家别墅?他计划将水泥、钢筋、火砖、玻璃、瓷砖、地砖,以及现代化的马桶等材料全部运用上,打造一个样板房,为后续的上海新城开发和建材推广树立一个典范。想到即将返回现代,他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穿越至此的生活实在太过艰难。
六月初三,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上,卞玉京轻盈地转动着水晶酒杯,发出悦耳的叮当声。杯底映照的烛光突然闪烁,使得邻桌的纨绔子弟急忙护住腰间的荷包——他们明白,这场牌局的面子需要用银两来维持。
在富海酒楼的天字号包间内,一位富家子弟摇着折扇步入雅间,身后跟着捧着锦盒的酒楼王老板。锦盒开启的瞬间,两把水晶酒壶和一套完整的水晶酒杯及茶具在烛光下闪耀着彩虹般的光泽,吸引了隔壁雅间富商的注意,他们推开窗户,好奇地探头观望。
这些人都在免费体验金山商会推出的新产品,这被称为“限时免费高端体验品”。
六月初四,苏州知府史应选的官邸后厨飘来异香。一桌丰盛的佳肴摆上了桌,丫鬟揭开砂锅,沸腾的鱼汤表面浮着晶莹的油星,旁边摆放着装有飞天宫庭玉液酒的水晶酒瓶——这是金山商会赠送的“体验装高端酒”。与此同时,在杭州知府陈潜夫的书房里,管家正仔细擦拭着新到的水晶茶壶和茶杯......
在杭州知府的家中,也上演了苏州知府类似的场景,许多高阶官员同样享受着这份奢华。
这番熟悉的景象,正是金山集团对高端目标人群展开的精准体验式营销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