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固执
1困呼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固执,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1困呼呼,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史记载中,浮苏或显刚正,亦或略显愚钝,实则深受当时儒家思想影响。
而胡害伪造诏书致其自尽,足见其性格缺陷。
至于嬴正对浮苏评价如何,各有千秋,此处仅呈作者视角下的浮苏形象。
李奇听罢浮苏质疑,神色如常,内心却不免暗笑:“果真如此,正如史载,浮苏确有瑕疵,被儒家误导,怪不得秦始皇虽重视却迟至临终方定浮苏为嗣,或许正是期望愈高,失望愈甚。”
据李奇所知,此时的儒家远不及后世完备,只知倡导仁义治国,轻法度;后世汉代推崇的独尊儒术,其实是融合法家后的产物,并非原貌。
秦国朝堂之上,一场关于礼法与君权的争论悄然展开。”大王以礼法治国,臣以为此举极为恰当。
然则,若连陛下都不能尊崇礼法,天下百姓又怎能信服?”
浮苏侃侃而谈。
李奇微微一笑,“那么依你看,礼法之中最重者是何?”
“当然是忠孝仁义,这是儒家立身之本。”
浮苏答得斩钉截铁。
李奇目光微沉,“既然如此,那你今日直言规劝大王,可算作对君上的忠诚?”
浮苏稍作迟疑,“为社稷长远计,自是忠心所在。”
“那你称自己孝顺,可曾想过,直言冒犯是否合乎孝道?”
浮苏正色回应:“父王若有失察之处,做儿子的理应直言。”
李奇轻笑一声,“假使天下皆依你所言施行礼法,果真能太平无事?”
“必能让万民生息安康。”
浮苏眼神坚定。
嬴正冷眼旁观,心中五味杂陈。
其他几个儿子或惊或惧,神色各异。
唯独李奇从容自若。
嬴正感叹:“看来浮苏已被教化得太深。
朕若百年之后,这些孩子能否担起重任,实在难说。”
“幸亏冬儿为我诞下奇儿,不然这大秦江山真要面临无人继承的局面了。”
“这些不成器的东西,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礼法,礼法。”
“可笑。”
“难怪岳丈让我暂不认奇儿,如今更不该追封冬儿、迁改王陵。
就连我的亲生儿子都能用礼法来教训我,那些宗室和大臣怕是会更加肆无忌惮。”
嬴正心中冷然思忖。
他对浮苏满是失望。
礼法,这虚伪的礼法。
他嬴正怎会受其束缚?
“罢了。”
“我已经明白浮苏公子之意。”
“在你心中,儒家礼法便是诸子百家之首,治国安邦的根本。”
“无论何人,都不可超越儒家礼法,对吧?”
李奇的笑容渐渐隐去,神情严肃地注视着浮苏:“不错。
大秦立国,天下安定,皆因遵循礼法。”
“这只是你的想法而已。”
“今日咱们不妨辩一辩。”
“这里虽是章台宫,却非真正朝堂。”
“可以说,这章台宫便是大王的家。
家中之事,岂能拘泥于你所谓的礼法?”
“难不成你在家休息也得按礼法行事?”
“又或者,天下百姓居家休憩,也要遵从你口中这套礼法?”
“你仅凭小事便想否定你的君父,用礼法彰显所谓的大义。
既然你称儒家以忠孝仁义为先,却在君父面前如此无礼,算不得忠孝。
你竟还以此自居,不觉可笑吗?”
李奇凝视浮苏,毫不留情地责备道。
什么长公子,什么公子浮苏,李奇压根不在意。
若要说对李奇有多恭敬,那李奇偏偏不恭敬。
所谓公子,不过秦始皇之子罢了。
登上将军之位,何惧之有?
李奇的反驳让浮苏哑口无言。
尽管他本以为自己的立场坚不可摧,但此刻却满面阴霾。
他无法找到合适的回应,尤其是在章台宫这种私家场所讨论礼法的问题。
如果严格按照礼法行事,岂不是连普通家庭的生活都会被束缚?这样的逻辑无疑显得荒诞。”其次,”
李奇继续说道,“你认为仅凭礼法就能平定天下?照此说法,我大秦百万将士岂非多余?难道你真以为靠着礼法就能劝退敌军,让他们主动归顺?更别提那些目光冷酷的蛮夷,他们会听从所谓的礼法和仁义吗?”
在李奇看来,浮苏不过是未经风雨的稚嫩之人,空谈理论却毫无实际经验,就像历史上的李括一样无知。
面对李奇的指责,浮苏神情尴尬。
他张嘴欲言,却又无言以对。”浮苏公子,”
李奇语气缓和了些,“让我告诉你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即便你推崇礼法治国,也必须明白,没有任何法律能超越君 ** 威。
无论是道家、法家、儒家或其他学派,其目的都是辅助君主稳固权力。
若这些规则反过来约束君主,岂非可笑至极?”
李奇说完便离开了,对浮苏是否理解这一切已不再关心。
浮苏今日显然是来挑刺的,但李奇并非任人欺压之人。
在他看来,浮苏若想挑衅,就随他去好了。
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浮苏的想法确实有些荒唐。
试图以礼法制约君王,甚至将礼法置于王权之上,这种念头简直荒诞至极。”说得太对了!”
嬴正闻言高声赞同,目光中满是欣赏,“这才是我的儿子,我真正的继承者!”
李奇微微一笑,谦逊地向嬴正行礼:“臣失仪了。”
“不妨事。”
嬴正挥了挥手,毫不介意。
这一举动让其他公子对李奇更为敬重,在 ** 面前公然批评储君,却安然无恙,可见其胆识过人。”若无他事,你们先退下吧。
我与李奇还有要事商谈。”
嬴正扫视众子一眼,果断下令。
原本他还打算考验几个儿子的能力,却被浮苏搅乱计划,心中难免有些不满。”儿臣告退。”
几位公子依次退下,浮苏虽面色不佳,仍依礼退去,神情略显失落。
显然,被李奇这般驳斥,他对自身信念产生了动摇,儒家礼法在对方眼中竟如此不堪,这让他颇感困扰。”你也出去,关门。”
嬴正看向伺立一旁的李高吩咐道。”遵命。”
李高恭敬行礼后退出,并顺手关上了殿门。”坐。”
嬴正示意李奇入座。”谢陛下。”
李奇坦然落座,随后笑着问道:“不知陛下如何看待几位公子的表现?”
“大王之子,自是英才辈出,臣甚为钦佩。”
“此乃大秦千秋基业,后继有人。”
李奇直言赞颂,脸上堆满笑意。
嬴正听罢,不禁侧目看他一眼。
这年轻人,竟将寡人视作庸主?若是寻常 ** ,听到这般恭维,或许真会心生欢喜。
但嬴正却只觉好笑。”小辈,好好说话。”
嬴正语气不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