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江夏郡黄祖,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以空空,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承彦出了县衙以后,就在杨平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城外,和黄家嫡系子弟黄赞汇合。

黄承彦向他细细交代了诸多事宜后,让黄赞随大部队渡过汉江,到家中告知夫人蔡氏:黄家已经安然度过危机,自己将去江夏郡一趟,毋须挂念。

和黄赞告别后,黄承彦就来到了樊城东南方向的临时水军营寨。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队队甲胄齐全、刀兵锋锐的护民军步兵正在登船,向南渡过汉江。

他抬眼望去,整个江面上,密密麻麻全是运兵的战船。

黄承彦不禁在心中感慨:“杨都督果然是诚实人,不屑于夸大兵力来吓唬人,说是三万精锐南下前去攻打南郡,就不带一点夸张的。”

这两天,黄承彦当然知道襄阳城是怎么破的——那种超出了他认知范围内的武器,可以轻松地破开城门。

他想到:即便是荆州城墙再坚固,但是城门被攻破了,凭借杨都督手下这如狼似虎的战兵,承平已久的南郡郡兵,如何能抵挡得住?!

看来,自己得赶紧劝说黄祖、黄忠……

不等他思虑完,得到通知的江波,就带着几名亲兵来到了营寨前面,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黄承彦后,问道:

“尔就是都督所说的黄家家主?让本都统明日带你一同东进。去劝降江夏郡太守黄祖。”

江波在打量黄承彦,黄承彦同样也在打量江波——这个率部全歼了他小舅子蔡瑁,所率的荆州水师主力的汉子,看上去平平无奇,只是那眼中对自己的敌意毫不掩饰。

于是,黄承彦行礼说道:“正是在下,不知将军是?”

江波此时耍了个心机,咧嘴一笑,大大咧咧地说道:“某正是护民军水军都统。

依某之见,根本用不着带你前去劝降黄祖。

某麾下水兵精锐非常,以三万精锐打黄祖那不到两万之兵,简直轻而易举。

要你前去劝降,麾下儿郎们如何立功授勋,分得更多田地?!”

说完,也不顾黄承彦那难堪的面色,直接对身边的亲兵说道:“军营重地,不得让外人乱逛。

你等且带他到个营帐休息,明日随我等出征便可。若其敢在营内乱跑,直接斩杀。”

说完,江波扭头就走。

黄承彦心中不忿,但面上却不显,只是暗暗感叹了一句:“真骄兵悍将也!”

同时,对自己去劝降黄祖更多了一丝急迫——正如刚刚那个不耐烦的将军所说,杨平手下的军功制,那是标标准准仿制当年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军。

杨平的护民军士兵,无不是闻战而喜,渴望着拿敌人的人头去换取军功,最终换得土地。

这么一支虎狼之师,确实有可能干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事情。(黄承彦急迫了,江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就这样,黄承彦在江波的水军营寨里忐忑地待了一夜。

第二天,五月十八,天还未亮之时,水军营寨里就传来了动静。

黄承彦急忙出帐来看,只见一队队水兵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营帐。

天蒙蒙放亮之时,一队队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前去就餐。

餐后,直接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向江岸边集结。

在江岸旁,一艘艘挂着红灯笼的怪异战船,已经靠着岸边搭下了舷梯。

水兵们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以五十人一队开始陆续登船。

整个过程,除了军官们的呼喝,所有水兵皆是默默无语,只是排着队列前进。

看到这一幕,黄承彦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是何等精锐!”

没看多久,就见昨日那个跋扈的将军江波。又带着几名亲卫过来,直接对黄承彦说道:

“那个黄家家主,你立刻同都督的亲兵,坐到最前的先锋船上去,随我军的先锋团为大军开路,向江夏而去。

某警告你一句:都督的命令,本将军遵守了。若是你没能在本都督的大军,到达江夏之前劝降黄祖。

待本将军大军到时,即刻展开攻城,你黄家的王图霸业就此结束!”

说完,江波直接带着亲卫就走。

两名杨平的亲兵,以及江波留下的四名亲卫,带着黄承彦来到了最前端的一艘蜈蚣船上。

这艘船在黄成岩看来是足够大的,就是太矮了,甲板离水面只有六、七尺的距离。

他心中还在嘀咕:“不知道在这宽阔低矮的战船,能不能经受得住汉江这波涛汹涌的考验?”

黄承彦刚刚进到船舱,就听到后面传来出发的号角声。

这艘船上的水兵,拿着号角回应了两声,岸上的后勤兵便解开了缆绳。

这艘宽大、怪异的战船,就开始缓缓地顺着水流向江心而去。

坐在船舱的黄承彦,能够看到在船身正中间蹬着水轮的水兵。

对于机械类很有研究的黄承彦,瞬间眼睛就直了,开始研究这种不需要帆桨、仅靠蹬水轮就能前进的战船。

船舱内的水兵也没有搭理他,毕竟,你就是能看出个花来又能怎样?!没有大量的钢铁,你也造不出来这蜈蚣战船!

战船缓缓到达汉江中心的航道后,开始顺着每小时二十多里的江水流速,劈波斩浪,迎着朝阳而去。

黄承彦发现自己坐的这艘船,速度快得惊人,顺水而下的情况下,足足能做到每小时三十里的速度。

而且,船舱内蹬水轮的士兵还十分轻松,根本就未尽全力。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坐下的这条船全速前进,一个小时跑上四十里不是问题,一个白天便能够前进五多百里。

黄承彦立马被这惊人的速度,吓得头皮发麻。

也确如黄承彦所想,即便是水兵们未尽全力,到天黑时,一个白天十四个小时,他坐下的这艘双壳体蜈蚣船,也已经前进了四百余里,

开始在汉江的东岸,选一处平缓的水湾缓缓靠岸。

两刻钟后,后边的一百多艘蜈蚣船,便浩浩荡荡地开始在这里靠岸。

今夜仍是皓月当空,明月照大江。

只见那位水军都统江波的一位亲兵,来到黄承彦所在的船上,传达命令:

“都统有令,先锋团今晚不用停歇,直接带着那位黄家家主向南而去,将其送到西陵城内(今汉口附近,以后直接称汉口,方便阅读)。

明日白天,他有四个时辰的时间劝降黄祖。

明日傍晚,我水军大部队便可抵达汉口。

届时,若城头无白旗飘扬,我军立即展开攻击。”

说完,江波亲卫对着船长敬了个军礼,就下船上岸去了。

黄承彦坐的这艘船,正是水军第一师近卫第一旅第一团。原来的团长是姚西,现在的团长是高翔。当初也曾护送杨平顺着淮河东进。

得到命令后,高翔低头对船舱内的黄承彦说道:“黄家主且坐稳当了,我等要开船了。”

说完,便命令舱外的水兵,将一个红灯笼高高地挂到了旗杆上。

随后,旁边的三艘蜈蚣船同时挂起了红灯笼。

在看到营地桅杆上飘起一个红灯后,四艘船开始解下缆绳,在月光的照耀下缓缓向江心而去。

一夜的行进,让黄成岩再次见识了这支水军的精锐。

只见水兵们不时反蹬着水轮,控制着船速,以极为平稳的速度,在明月照耀的汉江之上缓缓前行。

到天亮之时,迎着晨曦,黄承彦看到了前方的汉口城。

汉口城西边的水军营寨里,看到江面上过来的这四艘造型怪异的战船,派出了几艘快船前来拦截。

高翔命令船上挂起白旗,将黄承彦带了出来。

见来船挂起白旗,那就是没有敌意。前来巡查的荆州校尉,命令自己的快船缓缓靠近。

待两船靠近十步之内,黄承彦拱手说道:“在下南阳黄家之主黄承彦,劳烦位校尉带吾前去汉口城,去见黄祖将军,吾有要事相商。”

关于刘表兵败身亡、南阳郡已经被太平民团所占,三、四天的时间,早有从樊城逃过来的商旅予以言说。

这名校尉觉得:这位黄家家主可能是带领家人来找族人庇护。

于是命令手下将快船靠近蜈蚣船,将黄承彦接上小船。

黄承彦对着高翔行了一礼,说道:“感谢高校尉一路相送。”

高翔淡淡地回了个军礼,说道:“黄家主,你时间不多,且请快些。”

那荆州校尉不知是何意,但是黄承彦却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不答话,示意校尉赶紧带自己进城。

汉口城内的黄祖,此时早已起床。

不是黄祖跟杨平一样有早起的习惯,而是他被北方快马而来的军报给惊醒了。

原来是诸葛亮、黄正等人,在五月十六日清晨,便收到了杨平让他们出兵南下的命令。

早已经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第六师,旋即从武胜关开始南下,第二天上午,便攻下了挡在前边的麻城县。

此时,黄祖接到的急报,就是麻城县逃出来的校尉在向其禀报。

只见这名极其疲惫的校尉,惊恐的对着黄祖说道:“将军,北边这些护民军会妖法!

属下五百之兵守着坚城,即便敌方有六千人,属下也自信能守上五、七日,等待将军来援。

谁知,敌军到城下以后,只听一声雷响,城门便莫名其妙地开了。

属下只能快马来报与将军知晓……”

主座上的黄祖,是一个十分魁梧的中年将军。

听完这名校尉言说麻城丢失,心下一急就想发作。

但此时,却有匆匆而来的亲兵,向其耳边轻语:“家主来了,在前堂,言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要见将军。”

正在气头上黄祖一听黄承彦来了,也不敢怠慢,交待那麻城的校尉在此稍候,自己急忙来到镇守衙门前堂,

却见温文尔雅的黄承彦,已经在大堂里等候了。

黄祖赶紧行礼:“见过家主,为何至此?”

虽然在船上颠簸了一天一夜,但此时的黄承彦仍是精神奕奕,笑着说道:“吾此来,一为我黄家存亡而来。

二为承烈(给黄祖杜撰个字)之王图霸业而来。”

黄祖听到黄承彦这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豪言,面色一变,问道:“家主,这却又是何故?”

黄承彦面色不变,看着黄祖。

黄祖反应过来,对着旁边的亲兵挥挥手说道:“全部退出堂外,任何人不得靠近大堂。”

几名亲兵躬身走了出去。

两人落座。黄承彦这才面色肃然地问道:“承烈,若有不亚于豫州、兖州、徐州、冀州四州之地,许你为统领;

又有不下于南阳郡肥沃之地,许你建国称王,你当如何?”

黄祖一听,下意识问道:“家主莫非在开玩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乱世AI

爱吃莫高冰酒的冰宗主

明日余生

文溥

七零:离开渣父子后我靠随身空间发财了

慕小希

都市:炼气九千层,归来已无敌

步千帆

神眼鉴宝从垃圾堆捡到万亿

洋葱穿过齐云山2

不教功法只好自创禁术了

阿拉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