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黎明,港综之江湖,作者陈然,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缅北的父老乡亲们!\"陈耀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山谷,\"今天,我们不是成立一个新的军阀政权,而是要建一个'人人有田种、有书读、有病医'的家。\"他从怀里掏出本《缅北土地改革法》,\"所有土地收归集体,按人口分配;毒贩的土地分给无地农民,军阀的土地分给种地的穷人;每家每户都有宅基地,房前屋后能种榴莲、橡胶、蔬菜。\"
台下爆发出欢呼声。克钦族的老猎人举着猎枪喊:\"陈先生,我家有五个娃,能分五亩地吗?\"佤邦的老木匠捋着胡子笑:\"我要在分到的地里种橡胶,以后给洪兴造拖拉机!\"果敢的年轻媳妇抱着孩子问:\"学校啥时候建?我想让娃学普通话,去新加坡看陈先生的果园!\"
\"学校下个月动工!\"陈耀指向远处正在平整土地的工程队,\"医院、诊所、超市,三个月内全覆盖。洪兴的合成团改编为'建设军团',坦克变推土机,直升机运化肥,步兵当基建队——咱们不打仗了,要种出全缅甸最甜的榴莲,盖起最结实的砖房!\"
三个月后,缅北的第一所\"洪兴希望小学\"在金穗村落成。教室的窗户是防弹玻璃,黑板是光滑的橡胶木做的,每个座位上都铺着绣着榴莲花的坐垫。陈耀站在操场上,看着孩子们举着用榴莲壳做的算盘,跟着老师念:\"一加一等于二,种好地,学好习,缅北的未来甜如蜜。\"
广场上,分田现场正在热闹进行。测量队用无人机航拍土地,会计组拿着平板电脑登记户名,村民们排着队领地契——红色的封皮上印着\"缅北独立政府\"的钢印,背面写着:\"此田归你,子孙永享。\"
阿凯蹲在新分到的地里,正和老乡一起埋橡胶树苗。树坑里埋着个小铁盒,里面装着洪兴的土地证和陈耀手写的纸条:\"愿你家的橡胶树,比我的年纪还高。\"
夕阳把山谷染成金色。陈耀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榨汁厂、冷库、物流中心,突然想起三年前陈然在新加坡说的话:\"真正的强大,不是占领多少土地,是让土地记住你的温度。\"
此刻,山风卷着榴莲的甜香掠过广场。孩子们追着无人机跑,老人们在树底下下棋,妇女们在晒谷场打糍粑——新秩序的种子,已经在这片曾被毒品和战火侵蚀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这是洪兴的新篇章,没有枪声,没有硝烟,只有——
橡胶树的坚韧,榴莲的甜香,
和三千村民的心跳,共同谱写的,
缅北的春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