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饥荒,港综之江湖,作者陈然,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先生,\"阿凯蹲在草屋门口,\"老阿公不让动他的米。他说,'我活了七十岁,没见过当官的跟老百姓同吃树皮。'\"

陈耀沉默了。他走进草屋,老阿公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摸着米袋,米袋上还缝着红布——是他孙女的百家衣。\"大爷,\"陈耀蹲下来,\"我是陈耀,洪兴的陈叔。\"

老阿公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陈...陈先生?\"他从怀里摸出个皱巴巴的本子,\"我儿子在金象帮当马仔时,您给他治过腿伤。他说您说过,'洪兴的地盘,饿不死人'。\"

陈耀接过本子,上面歪歪扭扭记着:\"民国三十八年,陈先生带医疗队来,给我娘治疟疾,没要一分钱。\"

\"大爷,\"陈耀把米袋塞回他怀里,\"您把这米熬粥,给儿媳补身子。米不够,我让人送红薯来。\"他指了指窗外,\"您看,后山的葛根都挖完了,河里的鱼也捞干净了——可咱们的地在,人在,就能再种出粮食。\"

转机出现在九月的雨夜。中国农机厂的货轮绕道菲律宾,悄悄停靠在缅北边境码头。船舱里装着五十台拖拉机、二十台播种机,还有两百吨杂交稻种。随船来的技术员老张拍着陈耀的肩:\"陈总,我们厂长说,'洪兴的人能让榴莲树改种橡胶,能让毒贩的地变成稻田,这样的政府,该帮。'\"

同一天,新加坡的榴莲商人老林发来邮件:\"陈先生,我把货轮改道了。这批猫山王,给缅北的孩子当点心。\"附件里是转账记录——不是给洪兴账户,是给\"缅北儿童营养基金\"。

更让陈耀惊喜的是,村东头的老阿公带着儿媳来谢他。儿媳的肚子已经显怀,她捧着碗热粥,里面飘着半颗榴莲干:\"陈先生,这粥比我嫁过来时喝的还香。\"老阿公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这是我孙子的长命锁,给您戴着——保佑洪兴的地,风调雨顺。\"

年底,缅北的第一茬杂交稻熟了。金黄的稻浪翻涌着,盖过了曾经的焦土。陈耀站在田埂上,看着阿凯带着士兵帮忙收割,阿依教孩子们辨认稻穗,老阿公的儿媳抱着刚出生的娃娃在田边转悠——娃娃的小名叫\"稻花\"。

\"陈叔,\"阿积举着平板跑来,\"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翻了三倍!中国答应明年继续提供农机,东盟也松口了,说可以考虑解除部分制裁。\"他顿了顿,\"还有,新加坡的榴莲订单回来了,买家说要'支持勇敢的土地'。\"

陈耀摸出兜里的稻穗,放在嘴里嚼了嚼。青涩的米香混着阳光的味道,在齿间散开。他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学校和医院,突然想起三年前陈然说的话:\"真正的强大,不是让敌人害怕,是让土地记住你的温度,让百姓相信明天会更好。\"

暮色渐浓时,洪兴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广场上,村民们架起大锅煮新米,香气飘出十里。孩子们举着用稻穗编的草帽跑,老人们在树底下打糍粑,妇女们把新米装进陶瓮,贴上\"洪兴丰年\"的红纸。

陈耀站在市政厅顶楼,望着山脚下的万家灯火。风里飘来新米的甜香,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像极了陈然在新加坡果园里说的那句话:

\"土地不会辜负用心的人。

你给它希望,它就给你丰收;

你给它脊梁,它就给你春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仵作生香

秃头蘑菇

穿越摆脱苦情剧情

茉卿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前方到达天津站

重生88:开局捡漏古董,全家哭着数钱

阿拉丁柚子

从底层崛起,我要这世界低头

四象宫的艾尔伊洛

开局小杂役获神镜,狂截别人机缘

月映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