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房间其实挺干净
如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房间其实挺干净,四合院:拒秦淮如,我不当血包,如风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来,已经到撕破脸的地步了。作为邻居,总得帮一把吧?”
宋飞宏心里想着。
想到了系统窗口里还有一张卡。
刘海中家。
三个人喝得差不多了,各自都喝了七八两,都醉了。
易中海也有点迷糊,走路都摇摇晃晃,走两步退一步。
当他走到中院的时候,忽然发现秦淮茹在地窖门口朝他招手。
他心里顿时火起。
这地窖可是很隐蔽的地方。
秦淮茹该不会是想……
易中海直接走过去,果然,秦淮茹一句话没说,就拉着他就进了地窖。
然后,竟然主动凑了过来。
易中海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熟悉气味,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秦淮茹,根本顾不上这些。他只想赶紧把事情办完。
半小时后,一声惊叫打破了院子的安静。
“易中海,你又对我做了什么?”
贾张氏满脸震惊,她本来只是去地窖拿点菜,醒来后却看到易中海衣衫凌乱的样子。
“怎么又是你!”
易中海差点气疯了。刚才明明是秦淮茹,怎么突然变成了贾张氏?所有美好的感觉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烈的厌恶。
地窖里的动静很快引来了邻居们。
“壹大爷,你们怎么在地窖里?”
“壹大爷,你这衣服都乱了,是不是在里面干了什么坏事?”
“你们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会玩。”
易中海和贾张氏虽然是夫妻,就算做那种事也正常,但偏偏是在地窖里,多少有点让人遐想。
面对大家看热闹的眼神,贾张氏说:“是易中海欺负我的,他太坏了。”
易中海顿时额头青筋暴起,后背冷汗直冒,连酒意都醒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喝醉了,才做出这种事。
猛地拍了下脑袋,怎么总是出错?
这时,刘海中刚好从前面撒尿回来,看到大家都围在地窖门口,便走过来一看,原来是易中海和贾张氏。
“老易,你这也太没定力了吧,刚才说什么来着,现在又忍不住了?”
刘海中本来还想帮易中海撑场面,可易中海自己不争气。
“老刘,我喝多了。”
第一次强上贾张氏是他自己都不清楚的错误,这次却是有意识的,只不过脑子里一直想着秦淮茹,所以他只能承认自己喝多了。
“哎,你们家的事真是难说清楚。”
刘海中一脸无奈,都已经第二次了,还要离婚,怕是会被别人背后议论。
他干脆不想管了,回屋睡觉才是正经事。
邻居们看到这一幕,都觉得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不好插手,纷纷回家。
临走时,有人还说:“壹大爷,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注意点影响,身体最重要。”
易中海和贾张氏沉默了。
“走吧,还站在这干什么?”
贾张氏率先反应过来。
在地窖里发生了这事,她对易中海有了更深的了解。
她决定明天不去轧钢厂上班了。
或许,好好过日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她现在说话的语气,也没有了之前的泼辣劲儿。
看起来有点像贤惠的妻子。
易中海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柔吓了一跳,就像被电打了一下一样。
整个人都麻了。
现在还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回去吧。
第二天早上,
大家都去上班了。
许大茂昨天喝多了,脑袋还有点晕,走到中院,
发现贾张氏已经给易中海做好了早饭。
“张大妈,今天不去厂门口**儿了?”
贾张氏听了,翻了个白眼,说:“许大茂,我去**儿,对你有什么好处?我现在想通了,你昨天说得对,我得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
许大茂一惊,
原来自己昨天那几句话,让贾张氏突然开窍了,决定重新做人?
这也太让人意外了。
他再看易中海,
已经没有了昨天对贾张氏的那种强势。
“壹大爷,这婚离不离?”
许大茂好奇地问。
“离什么?现在离婚,整个大院的人都会说我。”
易中海无奈地说。
许大茂听得一头雾水,
这是怎么回事?
经过一晚上的时间,难道两人关系变好了?
这时,刘海中慢慢走到了中院。
“大茂,你可能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走,边走边说。”
“昨晚有什么大事,我怎么不知道?”
“你都喝醉了,当然不知道。我也是出门上厕所的时候,碰巧看见的。”
“到底是什么大事?”
“昨晚,老易和贾张氏在地窖里找**,大院里很多人都知道了。”
许大茂吃了一惊,
难怪易中海不说离婚的事,
原来昨晚又干了一次。
壹大爷这个人,怎么说呢,有点定力,但不多。
平静的日子一晃就过了半年。
宋飞宏家,小美瑜已经四岁了。
相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小美瑜不管是个子还是智力,都要高出一大截。
毕竟宋飞宏天天用灵泉水喂她,自然不一样。
像阎解成家的妞妞,因为经常来宋飞宏家玩,也蹭到了灵泉水做的饭菜,小女孩长得也不错。
小美瑜和妞妞从小就是好朋友。
不过,妞妞更像是小美瑜的跟班,因为小美瑜长得实在太漂亮了,像个小瓷娃娃。
而宋飞宏的儿子宋清华也两岁多了,
已经能清楚地叫出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和姐姐这些词。
“秋雨,我们每天上班,把小美瑜放在爸妈那儿也不是长久之计,她都四岁了,该上学了。”
宋飞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飞宏哥,我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但现在学校都停课了,要不,我们请妞妞的爷爷来教教?”
于秋雨说。
“咱们想法真一致。我刚才看了下,大院里四五岁的小孩就有五六个,正好能办个小班。要是叁大爷愿意,还能赚点外快。”
“对,这个主意不错,让叁大爷开个幼儿园的小班,专门教些学前课程,叁大爷应该没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