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遇劫,万界归元之智脑助我证道,陈文武,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

灿烂的阳光撒遍整个大地,道路两旁的野花,顶着露珠一朵朵绽放。

不知名的小鸟在空中翻滚、飞翔,土壤也在太阳的照射下褪去了夜晚带来的潮湿。

“驾!”

挥动手中的马鞭,陈武最后朝着宗门的方向一眼。

随即转过头,毫不犹豫的骑着马向着宗门相反的方向离去。

“驾!”

再次挥动马鞭,策马奔腾。

“我怎么有种不是去做宗门任务,而是离家避祸的错觉?”

陈武有些无奈,

除了换洗的衣物与用于平时修炼用的小灵火丹,还有灵木剑和藏在怀中的万界商行发放存取灵石凭证,少量的灵石,其他的东西是一样没带。

“哒哒!哒哒!”

雄壮的马儿驮着陈武在大路上极速飞奔。

四蹄生风,尽情奔腾,陈武此时当真是放飞了自我,感到一身轻松。

可惜陈武忘了一句俗话,年轻人,做人莫装b,装b遭雷劈。

“止步!”

随着一个中年男声传出。

铺天盖地的灵压出现,显然是有人使用了灵压术,并且他修为不低。

“咴儿!咴儿!”

飞奔的马儿被突如其来的灵压压倒,只能趴在地上不停的嘶鸣。

马上的人更惨,陈武直接就摔了个狗吃屎,幸亏他有炼体修为在身,否则就是个满脸是血的下场。

“我…,我有凭证…。”

被灵压术压制躺倒在地,陈武只能使出吃奶的劲,断断续续的向对方说道。

“凭证呢?”

感觉身上的灵压一轻,陈武赶忙站起身,从怀中拿出血色令牌凭证。

“嗯,凭证没错,你是谁家的子弟?如此肆意妄为,毫无顾忌?”

那个中年男声询问道。

“炼丹峰的首座是弟子我家老祖,弟子一时得意忘形,还请门内前辈海涵。”

势比人强,况且对方至少是个结丹期修士,陈武只能老老实实回答,并诚恳道歉。

“好了,走吧!”

刚刚的那个中年男声对陈武说道。

“谢过前辈。”

虽然暗自叫苦,但陈武还是双手作躬以示感谢。

半晌过后,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传来,刚刚那人也只闻其声,并没有见到他的真身。

陈武苦笑一声,拿起自己的包袱背在身上,丢下马匹,独自步行赶路。

没有办法,刚刚他还胯下的马儿如今已是五孔出血,进气少,出气多,眼看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这应该是刚刚那个前辈小惩大诫,给陈武得意忘形的惩罚。

入了宗门,人便是宗门的,想要轻易离开,简直就如同白日里做梦。

“我一定要努力修炼,将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陈武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并有怨恨刚刚那名拦截他的中年修士。

远处的山坡。

一个神秘的人影坐在马背上,远远的观察着陈武的一举一动,显然他(她)已经跟了陈武不少的路程,并且不知是敌是友。

随着离宗门越来越远,路边生长的草木也越发茂盛。

太阳逐渐向西边落下,陈武此时已经整整走了一天,他练体修为不低,所以即便走路,也比骑马只快不慢。

“叮!发现危险攻击!请主体迅速躲避!”

红色的警示标志在眼前突然出现,是灵魂智脑发现突发异常时用于提醒陈武的。

陈武的反应极快,在灵魂智脑提出警示的一瞬间,就迅速闪身,躲避突如其来的攻击。

“啪!”

一根绿色的藤蔓狠狠的抽在了地上,不仅仅将地面抽出一个大坑,还发出一声巨响。

见此情景,陈武不由一阵感到庆幸,这藤蔓要是抽在他没有灵气护盾保护的身上,就算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葵花宗的杂鱼,没想到反应还挺快。”

一个与陈武穿着相同黑色服饰的女子从路边走了出来,但与陈武的葵花不同,她左边胸前写着长生二字。

“拦路的是个长生宗的,这下有些辣手。”

见到刚刚偷袭他之人,陈武不由眉头微皱。

在落霞仙岛五宗中所有修行者中,长生宗的炼气期弟子是出了名的难缠。

这与他们宗门修炼的功法与法术有关。

《三世洞真法》,五行属木,长生宗的修炼者灵力悠长,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藤蔓术》炼气七层修习,利用体内灵力,唤醒特殊种子变成藤蔓帮助战斗。

《回灵术》炼气八层修习,吸收周围草木灵气,快速恢复体内灵力值。

落霞五宗一脉相承。

炼气六层以前所有弟子修习的法术都一模一样,只有到了七层、八层才各不相同,第九层因要专心冲击筑基,所以没有相应的法术传承。

而长生宗的练气期弟子不仅丹田内储存的灵力值最多,而且战斗时恢复自身灵力最快,在五宗所有练气期弟子中最有优势。

最为重要的是,木能克土,就算是陈武,遇上了长生宗也觉得颇为棘手。

“灵气弹指!”

俗话说的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没有与对方搭话。

“叮!消耗灵力值80点。”

陈武没有任何犹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唐玄奘西游释厄传

胡姓生活网

我好像在修仙

我叫小阿东

从散修到旁门大佬

该吃土了

星际之农女悠闲生活

赚多多晁舒

装乖骗到暴君后,我屠了全府

风暖

原神,现代社畜重生原神的冒险

现实与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