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生活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童魂,唐玄奘西游释厄传,胡姓生活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猪八戒突然指着城隍庙方向惊叫:\"看那!\"断壁残垣间,数百盏鬼火组成的童魂正抬着黑棺飘来,棺盖上用曼陀罗银簪拼成的咒阵,赫然与玄奘掌心的伤口吻合。黑棺落地时,地面裂开直通地下的血洞,洞底传来千万魂魄的哀嚎,而《俱舍疑云录》竟从光茧中飞出,书页如蝶翼般扑向血洞。
\"古籍要带我们下去!\"玄奘按住欲跳的悟空,指尖触到血洞边缘的寒铁锁链——链上刻着\"光绪三年,百童镇魂\"的字样。当他将银簪插入锁孔时,整座望川镇突然翻转,天空变成血红色的冥河,地面浮起无数刻着生辰八字的墓碑。师徒四人惊觉已站在鬼门关前,门两侧的石灯笼里,竟囚着望川镇孩童的魂魄。
\"擅闯枉死城者,魂飞魄散——\"阴恻恻的声音从门后传来,两扇鬼门自行洞开,门内影影绰绰站着个穿官靴的无头鬼差,腰间挂着的牌位写着\"望川镇镇长之魂\"。孙悟空挥棒便打,却见金箍棒穿过鬼差身体,反而震得墓碑上的名字纷纷剥落。无头鬼差的脖子处喷出黑血,血雾中浮现出千年前活祭的惨状:镇长将红衣女童推入枯井时,她手中的拨浪鼓正卡在井栏石缝里。
\"原来镇长也被镇民分食了!\"沙僧踢开脚下的头骨,发现脑壳里藏着半片《俱舍疑云录》残页。此时,黑棺从血洞浮出,棺中枯骨突然坐起,曼陀罗银簪化作利剑插入无头鬼差的牌位。鬼差发出尖啸,身体崩解成千万飞虫,每只虫的翅膀上都印着\"替罪羊\"三字。
\"这是枉死城的替魂阵!\"玄奘翻开古籍新显影的页面,只见朱砂画着个巨大的太极图,阴鱼眼是望川枯井,阳鱼眼竟是城隍庙的黑棺。当枯骨将银簪插在太极中央时,血洞底部升起一座白骨祭坛,坛上摆着百个刻着生魂名字的陶俑,其中四个陶俑正逐渐发黑——正是师徒四人的影子陶俑。
\"影魅没死!她躲在陶俑里!\"猪八戒的钉耙击碎自己的陶俑,却见碎片化作黑影钻入玄奘的影子。悟空急忙用毫毛变出火莲,却听古籍发出钟鸣般的震响,所有陶俑突然裂开,飞出的魂魄竟与望川镇民居画像一一对应。此时,无头鬼差的牌位落在玄奘手中,牌位背面刻着镇长的血书:\"以百童魂为引,开枉死城换生路,孰料引狼入室...\"
血洞深处传来孩童与老妪混合的笑声,影魅的虚影在白骨祭坛上升起,她手中的拨浪鼓已变成人头骨串成的法器:\"和尚们真聪明,可惜晚了——当陶俑碎尽时,你们的影子就该永远留在枉死城陪我玩了!\"说罢,所有魂魄突然扑向师徒四人,而《俱舍疑云录》的书页间,竟渗出与魂魄同源的金光,在祭坛上勾勒出残缺的镇魂阵。
\"差一角生门!\"沙僧指着阵眼处的空缺,那里正对应着红衣女童的魂魄位置。玄奘突然将银簪刺入自己掌心,血珠滴在阵眼时,枯骨突然发出女童的啼哭。众人这才惊觉,枯骨竟是红衣女童未腐的真身,而曼陀罗银簪正是她的本命法器。当玄奘的血与银簪共鸣时,祭坛中央升起光柱,光柱里浮现出女童临死前的记忆:镇长活祭百童时,她用银簪在井壁刻下了破解咒阵的梵文。
\"原来生门在井壁!\"孙悟空纵筋斗云冲出血洞,却见望川枯井的井壁浮雕已全部翻转,露出背面的梵文咒阵。他按记忆中的图案敲碎第三块人脸浮雕,井底突然喷出清泉,泉水顺着血洞灌入枉死城,竟将白骨祭坛冲成琉璃台。影魅发出绝望的尖叫,她的虚影被清泉融化,化作万千曼陀罗花瓣飘向天际,而那些枉死孩童的魂魄,正随着泉水流向轮回。
当最后一片花瓣落下时,鬼门关轰然关闭,天空恢复晴朗。师徒四人发现自己仍站在望川镇的枯井边,只是井中清水倒映着万里晴空。猪八戒摸着后颈的冷汗:\"师父,那枉死城...是不是真的没了?\"玄奘低头看向手中的《俱舍疑云录》,发现封皮的烫金纹路已变成曼陀罗图案,而最后一页赫然写着:\"影散魂归处,便是轮回始。\"
忽然,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声。几个背着竹篓的村童蹦跳着跑来,领头的女娃头上插着支木质曼陀罗簪子,手里摇着崭新的拨浪鼓。她看见玄奘时歪头一笑,露出与枯井中红衣女童如出一辙的梨涡:\"和尚师父,要听我唱新歌吗?'日头出,鬼影散,曼陀罗开望川岸...'\"
孙悟空望着女童纯净的眼睛,突然发现她脚边没有影子。与此同时,《俱舍疑云录》的书页无风自动,翻至空白的下一页,缓缓渗出四个血字——轮回劫·始。而枯井水中的晴空倒影里,竟又悄然浮现出阴曹地府的奈何桥轮廓,桥边立着个身披黑袍的身影,正用白骨笔在生死簿上勾画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