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的岚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力挽狂澜 扭转乾坤,世界锦绣繁华,三清山的岚蝶,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楚王朝,正深陷于内忧外患的惊涛骇浪之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被这无尽的黑暗所吞噬。边境之外,北燕国的军队如汹涌潮水,步步紧逼,铁蹄所至,尘烟滚滚,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朝堂之内,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争斗恰似熊熊烈火,愈演愈烈,将往日的祥和与安宁焚烧殆尽。整个国家宛如一艘千疮百孔的巨轮,在暴风雨的肆虐下艰难挣扎,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在这至暗时刻,年轻的帝王楚逸,宛如破晓时分喷薄而出的璀璨骄阳,带着与生俱来的果敢与智慧,决心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劈开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宛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往日的庄严肃穆早已被两派激烈的纷争冲击得支离破碎。保守派与改革派恰似两只陷入绝境、斗红了眼的猛兽,彼此怒目而视,龇牙咧嘴,互不相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保守派的核心人物,丞相赵天华,此刻情绪激动到了极点。他那花白的胡须,随着他慷慨激昂的言辞,如同风中凌乱的枯草般微微颤动。只见他双手紧紧握住手中的笏板,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拍打着面前的桌子,声嘶力竭地大声疾呼:“陛下,改革之事绝对不可再继续推进!祖宗们历经无数艰辛,为我们留下的规矩,怎能如此随意地更改?这改革之举,分明是在动摇我大楚的根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赵天华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愤怒,额头的青筋高高凸起,仿佛每一条血管都在诉说着他对祖宗规矩的坚守。
而改革派的中坚力量,户部尚书李清风,同样双眉紧紧蹙起,眼神中满是焦急与不甘。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丞相,您此言差矣!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如今的局势早已今非昔比。若我大楚依然固步自封,拒绝改革,又如何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变革,何来繁荣昌盛?难道您想眼睁睁看着大楚在这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沦,被其他国家远远甩在身后吗?”李清风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改革对于大楚的重要性,如同溺水之人紧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论声此起彼伏。朝堂之上,仿佛瞬间变成了一个嘈杂喧闹的菜市场,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乌烟瘴气,混乱不堪。大臣们分成两派,有的面红耳赤地大声争吵,有的挥舞着手臂试图强调自己的观点,有的则在一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泥沼之中。
楚逸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眼前这混乱不堪的一幕。他的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与失望,紧接着,愤怒的火焰如同被浇了油的熊熊烈火,在他的心底越烧越旺。他的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成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牙齿也咬得咯咯作响。
终于,楚逸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他猛地站起身来,伴随着一声低沉而有力的怒吼,双手重重地拍在了面前的龙案之上。这一声怒吼,仿若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轰然炸响,震得所有人的耳膜嗡嗡作响。刹那间,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所有人都被楚逸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威严所震慑,纷纷不由自主地低下头,不敢再发出一丝声响,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
楚逸目光如炬,犹如两把锋利的宝剑,冷冷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大臣们不顾国家安危、只争私利的愤怒,也有对这个国家未来的担忧与坚定。他一字一顿地说道:“如今,我大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北燕国的军队虎视眈眈,已经大兵压境,我们的百姓在战火中四处逃亡,妻离子散,苦不堪言。而你们,身为我大楚的臣子,享受着国家给予的荣华富贵,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却在这关键时刻,不思如何报效国家,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反而在这里为了一己之私,争得你死我活,毫无臣子的担当与风范!”
楚逸微微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你们可曾认真想过,若大楚一旦灭亡,你们所谓的利益、所谓的立场,还有任何意义可言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朕一直以来铭记于心的准则,也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牢牢地刻在心底!从现在起,所有人都必须摒弃前嫌,放下个人的恩怨与偏见,携手为国家的安危出谋划策。若再有谁敢肆意挑起争端,扰乱朝堂秩序,朕绝不轻饶,必将严惩不贷!”
楚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重重地落在了大臣们的心上。大臣们纷纷面露羞愧之色,一个个都默默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楚逸那威严的目光。
丞相赵天华率先反应过来,他向前迈出一步,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愧疚与诚恳,说道:“陛下息怒,臣等实在是糊涂,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臣愿听从陛下的旨意,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清风也紧跟其后,快步出列,同样躬身说道:“臣亦愿与诸位同僚齐心协力,摒弃前嫌,共渡这艰难的难关。只要是为了大楚的未来,为了百姓的安宁,臣万死不辞。”
其他大臣们见状,也纷纷上前表态,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效力的决心。楚逸看着大臣们的表现,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些,心中的怒火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于是,一场为拯救大楚而展开的激烈讨论在朝堂上热烈地展开了。大臣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应对当前危机的看法和建议。有的大臣建议加强边境防御,增派兵力,修筑坚固的城墙;有的大臣则主张采取外交手段,与周边国家联合,共同对抗北燕国的威胁;还有的大臣提出要整顿国内的经济,减轻百姓的负担,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楚逸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发言,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整个朝堂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氛围,所有人都为了大楚的未来而努力着。
解决完朝堂上的纷争,楚逸深知,军队的士气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就如同猛虎添翼,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而一支士气低落的军队,则如同一盘散沙,不堪一击。于是,他不顾路途的遥远与危险,毅然决定亲自前往军营,鼓舞士兵们的士气。
当楚逸身着一袭威严庄重的龙袍,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白色骏马,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出现在军营之中时,整个军营瞬间沸腾了起来。士兵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激动地朝着楚逸的方向涌来。“陛下!陛下!”士兵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军营,声音中充满了喜悦、激动与崇敬之情。
楚逸面带微笑,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鼓励。他缓缓地走下马来,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每一排士兵的面前。他不时地停下脚步,与士兵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战斗情况。他轻轻拍打着士兵们的肩膀,给予他们温暖的鼓励和安慰。“将士们,你们辛苦了!朕知道,你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搏斗。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大楚的英雄,朕为有你们这样的勇士而感到无比骄傲!”楚逸的声音温暖而有力,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照进了每一个士兵的心里,让他们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如今,北燕国的侵略者悍然侵犯我大楚边境,妄图践踏我们的土地,奴役我们的百姓。他们的行为,简直是天理难容!但朕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就一定能够将这些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你们有没有信心?”楚逸大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有!有!有!”士兵们的回答整齐而响亮,如同雷鸣般在军营中回荡。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坚定的神情,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熊熊燃烧的斗志之火。这一刻,士兵们心中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他们仿佛变成了一群无畏的勇士,随时准备为了国家和荣誉而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